图书介绍

中国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探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探究
  • 刘永佶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6109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63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574页
  • 主题词: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探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方法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内容1

经济学研究的道、法、术、技与经济学的层次3

一 道、法、术、技的区别与联系3

二 经济学研究的道、法、术、技5

三 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在道、法8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体15

一 主体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15

二 主体制约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表现19

三 主体从三个方面制约着政治经济学研究24

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及其主体、主义、主题、主张之间的关系27

一 政治经济学的性质27

二 主体与主义的关系29

三 主义与主题的关系31

四 主题与主张的关系33

五 主体、主义、主题、主张的内在统一35

西方近现代哲学对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39

一 什么是西方近现代哲学?39

二 西方近现代哲学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44

三 西方近现代哲学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50

四 西方近现代哲学对资本主义庸俗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58

系统抽象法——实践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具体化65

一 实践辩证法是劳动社会主义的哲学方法65

二 实践辩证法的内容69

三 实践辩证法具体化为内省外化的系统抽象法75

四 系统抽象法的主要内容80

概念运动的环节88

一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88

二 概念的规定91

三 概念的展开98

四 概念的改造和完善104

五 概念的转化111

数学方法在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118

一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数学的关系118

二 资本主义主流经济学数学化存在的问题120

三 数学方法在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126

四 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要避免资本主义主流经济学的数学化130

第二编 外国经济学对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影响133

资本主义“主流”经济学的主体、主义、主题和主张135

一 什么是“主流经济学”135

二 资本主义统制经济体制下主流经济学的主体、主义、主题、主张139

三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体制下主流经济学的主体、主义、主题和主张143

四 市场经济体制下主流经济学的主体、主义、主题和主张147

五 “主流经济学”的演化趋势152

马克思对中国政治经济学基本观念、方法、原则的启示157

一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157

二 马克思的基本哲学观念及对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念的启示158

三 马克思“批判的革命的”辩证法对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启示170

四 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对中国政治经济学基本原则的启示179

苏联模式、苏联教科书及其方法对中国的影响184

一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形成、基本特点及其主要缺陷184

二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中国的影响190

三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方法论对中国的影响196

GDP主义的危害202

一 GDP与GDP主义的源起202

二 GDP主义是中国经济矛盾历史演化的产物204

三 GDP主义的危害209

第三编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219

中国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与逻辑必然221

一 中国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必要性221

二 中国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必然性224

三 中国政治经济学形成的逻辑必然性230

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阶段性233

一 政治经济学发展中假说阶段的特征、内容和验证233

二 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理论的形成阶段239

三 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假说阶段244

四 对《四主》一书的发展阶段的定位248

第四编 中国政治经济学主体和主义253

中国政治经济学主体的确立255

一 中国政治经济学主体性与国度性的统一255

二 当今中国除劳动者以外的阶级或群体均不需要也不能创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264

三 只有中国的劳动者需要而且能够创建中国政治经济学266

四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体——要求变革发展的中国劳动者270

劳动者阶级意识与劳动社会主义的形成273

一 阶级意识与劳动者阶级意识273

二 劳动者阶级意识与劳动社会主义的形成278

三 劳动社会主义的理论、运动、制度285

四 劳动社会主义主要内容291

主义对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指导作用298

一 官僚资本主义、小农意识、资本主义不能指导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298

二 劳动社会主义是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导引307

三 如何在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坚持劳动社会主义的指导310

中国政治经济学对现代劳动者利益和意识的理论概括312

一 劳动与劳动者312

二 中国劳动者316

三 中国现代劳动者与中国社会变革319

四 概括中国现代劳动者经济利益和意识322

第五编 中国政治经济学主题:规定中国经济矛盾系统325

经济矛盾的层次和系统性327

一 经济矛盾的层次327

二 经济矛盾层次的系统331

三 经济矛盾层次和系统规定的必要性335

政治是经济的内在机制339

一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339

二 政治是经济的内在机制343

三 经济活动需要政治对权利的界定354

文化对经济的意识与导引356

一 怎样看文化与经济关系356

二 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经济意识357

三 文化对经济的导引366

四 官文化和小农意识对中国经济的制约371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题379

一 主题是主义的展开和具体化,是研究目的与对象的统一379

二 经济生活的国度性决定了中国经济矛盾的特殊性384

三 在劳动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揭示中国现实经济矛盾系统中各层次的主要矛盾387

阶级分析在中国经济矛盾规定中的运用402

一 阶级分析402

二 中国社会阶级的现实存在与阶级分析的必要403

三 阶级分析在中国经济矛盾规定中的运用408

中国经济矛盾的系统性:制度、体制、结构、管理、对外关系415

一 现实中国经济矛盾的形成415

二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矛盾中的地位419

三 现实中国经济矛盾的各个层次:制度、体制、结构、经营管理和对外经济关系421

四 中国经济矛盾的系统性431

中国经济主要矛盾的规定434

一 规定中国经济主要矛盾首先需要明确主体、确立主义434

二 规定中国经济主要矛盾的重要性435

三 从现实出发规定中国主要经济矛盾439

四 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规定中国经济主要矛盾447

中国政治经济学核心概念的规定与概念体系的建立453

一 核心概念与主要矛盾的关系453

二 中国政治经济学核心概念的规定454

三 概念体系建立的意义、原则以及概念在体系中的地位457

四 中国政治经济学概念体系的完善462

第六编 中国政治经济学主张:探讨解决中国经济矛盾途径469

主张:以改革发展劳动公有制主导解决中国经济矛盾471

一 解决中国现实经济矛盾的必要性471

二 确立劳动者社会主体地位,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根本474

三 以改革发展劳动公有制478

四 公共价值的提取、分割和使用486

五 以计划市场体制实现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发展492

中国经济结构与运行机制矛盾及其解决501

一 经济结构与运行机制501

二 中国经济结构与运行机制的矛盾505

三 中国经济结构与运行机制矛盾的解决511

财政、金融的定位及健全中国现代财政、金融体系519

一 财政的定位及财政体系的健全519

二 金融的定位与金融体系的健全525

中国经营管理的问题及其解决532

一 对经营管理一般性规定532

二 对中国经营管理的矛盾进行研究的重要性535

三 中国经营管理的现实问题536

四 中国现实经营管理问题的解决思路542

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547

一 对外经济交往的必要性及其内容547

二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548

三 现实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存在的问题551

四 现实中国对外经济交往问题的解决555

后记5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