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简明科技通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简明科技通识
  • 赵立新,谢小军主编;黎耕,胡明艳,陈天嘉,李斌,古荒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978711008904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6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176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普及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简明科技通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技历史1

第一节 科学思想的起源1

科学精神的缘起1

古希腊的科学成就2

第二节 从哥白尼到牛顿——近代科学的诞生4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地理大发现4

哥白尼革命5

伽利略与新物理学的诞生7

牛顿力学时代9

近代科学思想与科学研究的建制化11

第三节18—19世纪的近代科学大发展12

近代化学的建立12

能量守恒定律与热学理论的诞生14

光的本性15

天体力学的黄金时期16

进化论的创立与医学发展17

第四节 从蒸汽到电力:第一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19

蒸汽时代20

电磁学理论的进步22

电力革命与电气时代23

第五节20世纪的科学与技术25

物理学革命25

探索微观世界27

观测技术的进步与天文学大发现30

遗传学与生物技术时代31

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33

第二章 现代科技35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35

宇宙的奥秘35

物质从哪里来:上帝粒子的故事40

人从哪里来42

人的智力从哪里来45

第二节 日新月异的高技术突破47

遨游太空——空间技术的发展47

沟通世界——信息技术的进展50

解读生命——生物技术的进展55

守护地球——新能源技术的进展59

制造技术——3D打印的兴起62

第三节 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63

第三章 科技与社会66

第一节 科学家是特殊的群体吗66

科技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支持66

科学的规范结构67

科学的社会分层与科学奖励68

第二节 科学研究是随心所欲的吗71

学术不端与科研诚信71

“砖家”?“专家”?72

科研人员的伦理规范73

科研伦理的意义与局限74

第三节 如何看待新兴技术及其风险75

科技是价值中立的吗75

核技术引发的伦理争议77

信息技术的伦理问题78

对网络拖延症的反思78

生命伦理与转基因之争79

第四节 为什么中国内地没有获得诺贝尔科学奖81

李约瑟问题的启示81

科学计量与科学增长82

中国科研体制83

科技战略与政策85

第五节 科技与人文是对立的吗86

“两种文化”与科玄论战86

科学与政治87

科学与宗教88

科学与艺术89

第六节 科技会毁灭人类还是拯救人类91

工业文明与全球危机91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93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政府与公众94

第四章 科技哲学95

第一节 什么是自然观95

古希腊的目的论(Teleology)自然观95

中世纪的神学自然观97

机械自然观99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100

生态自然观101

第二节 科学是什么102

现代科学的起源103

科学与伪科学104

归纳和演绎105

归纳推理是可信的吗107

最佳说明推理108

第三节 科学能够解释一切吗110

科学的解释功能110

覆盖律解释模型111

因果性与解释之间112

科学主义的纲领113

还原与多重实现115

第四节 物理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思维和感知而存在的吗116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116

可观察与不可观察的区分117

“无奇迹”说118

不充分论证说119

第五节 科学是进步的吗120

科学革命的结构122

范式转变123

不可通约性124

观察数据的理论负荷125

库恩的影响126

第六节 技术哲学有什么用127

科学与技术127

技术中性论127

三种技术观128

技术自主论129

技术与政治130

第七节 特殊科学的哲学问题131

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莱布尼兹与牛顿的时空本质之争131

数学中的哲学问题:数学真理性问题133

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意识是模块化的吗136

第五章 知识生产与科技创新137

第一节 知识经济的时代挑战137

什么是知识经济137

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时代挑战138

怎么理解创新140

第二节 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140

创新的源泉谁来提供141

什么是大科学142

大科学时代科学家还有自由吗143

知识应用的主力军是谁144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145

第三节 科技创新的现实图景:国家创新系统146

创新是一个线性过程还是一个系统146

创新能够是一种生态147

我国创新系统是一幅怎样的图景148

第四节 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科技传播与国民素质158

科普依靠谁来推动158

怎么衡量公民的科学素质160

科普应该是一种灌输还是一种沟通161

我国对科普有哪些政策支持162

我国当下的科普事业发展态势如何164

第五节 结语——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中国传统与创新文化1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