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液学检验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血液学检验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0900106.jpg)
- 侯振江主编;黄斌伦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51436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50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血液检查-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血液学检验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2
第一章 血液学概述及发展史2
第一节 概述2
第二节 血液学发展史3
一、血细胞研究发展史3
二、血栓与止血研究发展史4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6
第一节 血液学与临床6
一、血液病合并非血液系统疾病6
二、非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血液病6
第二节 血液学检验7
一、血液学检验的任务7
二、检验技师的责任7
第三节 血液学检验与循证医学7
一、循证医学7
二、血液学检验与循证医学的关系8
第一篇 造血检验11
第三章 造血基础理论11
第一节 造血器官与造血11
一、胚胎期造血11
二、出生后造血13
第二节 造血细胞15
一、造血干细胞16
二、造血祖细胞17
三、造血干/祖细胞的临床应用18
四、骨髓间质干细胞19
第三节 造血微环境19
一、骨髓血管系统20
二、骨髓神经20
三、骨髓基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20
第四节 造血调控21
一、造血基因调控21
二、造血细胞因子调控22
第五节 细胞凋亡26
一、细胞凋亡特征改变26
二、细胞凋亡基因调控28
三、细胞凋亡生物学意义28
第四章 血细胞形态与检验30
第一节 血细胞生长发育30
一、血细胞生长发育过程30
二、血细胞生长发育阶段31
三、血细胞形态演变规律31
第二节 骨髓细胞形态特征33
一、粒细胞系33
二、红细胞系36
三、巨核细胞系37
四、淋巴细胞系37
五、单核细胞系38
六、浆细胞系39
七、其他细胞39
八、骨髓中类似细胞鉴别41
第三节 骨髓象检查43
一、概述43
二、标本采集44
三、骨髓涂片、染色45
四、骨髓细胞学检查46
五、正常骨髓象53
六、骨髓象分析54
七、血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评价56
第五章 细胞化学染色59
第一节 概述59
一、固 定59
二、显 示59
三、复 染60
第二节 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60
一、铁染色60
二、过氧化物酶染色62
三、苏丹黑B染色65
四、酯酶染色66
五、酸性磷酸酶染色69
六、糖原染色(过碘酸-雪夫反应)71
七、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73
八、细胞化学染色小结75
第六章 骨髓其他检查79
第一节 骨髓活检79
一、骨髓活检适应证79
二、骨髓活检标本的制备和观察80
三、骨髓活检切片检查81
四、骨髓活检的临床应用83
第二节 造血细胞体外培养85
一、红系祖细胞培养85
二、粒-单系造血祖细胞培养85
三、巨核系祖细胞培养86
四、混合祖细胞培养87
第三节 造血干细胞检查87
一、体内重建实验87
二、体外克隆形成实验88
三、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测定89
第四节 细胞因子检查90
一、集落刺激因子检测90
二、白细胞介素的检测91
第五节 血细胞染色体及流式细胞术检查92
一、染色体非显带技术92
二、染色体常规显带技术93
三、应用评价94
四、流式细胞术97
第二篇 红细胞疾病及其检验104
第七章 贫血概述104
第一节 红细胞生成与破坏104
一、红细胞生成与调节104
二、红细胞破坏105
第二节 贫血分类和临床表现105
一、贫血分类105
二、贫血临床表现107
第三节 贫血诊断108
一、确定有无贫血108
二、划分贫血程度109
三、查明贫血原因109
第八章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112
第一节 概述112
一、铁代谢112
二、铁代谢检验113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119
一、实验室检查120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21
第三节 铁粒幼细胞贫血122
一、实验室检查122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23
第九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124
第一节 概述124
一、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124
二、维生素B12和叶酸代谢及实验室检查126
第二节 巨幼细胞贫血132
一、实验室检查133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34
第十章 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136
第一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136
一、实验室检查137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38
第二节 再生障碍危象138
一、实验室检查139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39
第三节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40
一、实验室检查140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40
第十一章 溶血性贫血142
第一节 概述142
一、溶血性贫血分类142
二、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143
三、溶血性贫血诊断145
四、溶血性贫血过筛试验148
第二节 红细胞膜缺陷检验152
一、概述152
二、实验室检查154
三、常见红细胞膜缺陷症164
第三节 红细胞酶缺陷检验168
一、概述168
二、实验室检查168
三、常见红细胞酶缺陷症175
第四节 血红蛋白异常检验178
一、概述178
二、实验室检查179
三、常见异常血红蛋白病185
第五节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90
一、概述190
二、实验室检查190
三、常见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94
第六节 其他溶血性贫血199
一、机械损伤所致溶血性贫血200
二、生物因素所致溶血性贫血200
三、化学物质所致溶血性贫血200
第十二章 其他红细胞疾病202
第一节 继发性贫血202
一、慢性系统性贫血202
二、慢性病性贫血204
三、骨髓病性贫血204
第二节 红细胞增多性疾病205
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05
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206
第三篇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209
第十三章 白血病209
第一节 白血病概述209
一、发病情况209
二、分类与分型210
三、临床表现210
四、白血病细胞学诊断要点211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分型与疗效判断标准212
一、急性白血病分型212
二、急性白血病诊断220
三、急性白血病疗效判断标准221
四、微量残留白血病检测222
五、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223
第三节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23
一、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0型)223
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M1型)224
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型)225
四、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b型)226
五、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227
六、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型)228
七、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229
八、急性红白血病(M6型)230
九、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型)232
第四节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232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32
二、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237
三、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38
第五节 淋巴细胞系白血病240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40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42
三、少见类型淋巴细胞白血病243
第六节 浆细胞病245
一、多发性骨髓瘤245
二、浆细胞白血病247
三、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248
四、重链病249
第七节 恶性淋巴瘤249
一、霍奇金淋巴瘤250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251
第八节 其他少见类型白血病252
一、嗜酸粒细胞白血病252
二、嗜碱粒细胞白血病252
三、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253
四、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54
五、全髓白血病255
第十四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56
第十五章 组织细胞病261
一、恶性组织细胞病261
二、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263
第十六章 其他白细胞疾病265
第一节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265
第二节 类白血病反应267
第三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68
第四节 类脂质沉积病270
一、戈谢病270
二、尼曼-匹克病271
第五节 脾功能亢进272
第六节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273
第四篇 血栓与止血检验及其应用277
第十七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277
第一节 血管壁止血作用及检验277
一、概述277
二、血管壁(内皮)检验278
第二节 血小板止血作用及检验283
一、血小板止血作用283
二、血小板检验286
第三节 血液凝固及凝血因子检验294
一、概述294
二、凝血因子检验296
第四节 抗凝物质及检验300
一、概述300
二、抗凝物质检验302
第五节 纤维蛋白(原)溶解系统及检验311
一、概述311
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检验314
第六节 血栓形成及检验321
一、概述321
二、血栓前状态检验323
第十八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328
第一节 血栓与止血缺陷筛选检验328
一、一期止血缺陷筛选检验328
二、二期止血缺陷筛选检验329
三、纤溶活性亢进筛选检验330
第二节 常见血管壁异常性疾病331
一、过敏性紫癜331
二、血管性血友病332
三、其他血管壁异常性疾病333
第三节 常见血小板疾病334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4
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6
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37
四、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38
五、血小板无力症338
六、巨大血小板综合征339
第四节 常见凝血功能异常疾病340
一、血友病340
二、肝脏疾病引起凝血障碍341
三、维生素K缺乏引起凝血障碍343
四、抗凝物质增多344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45
第六节 抗凝物质缺陷症347
一、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347
二、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348
第七节 抗血栓和溶栓治疗监测348
一、抗血栓治疗监测348
二、溶栓治疗监测350
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监测351
四、降纤药治疗监测351
第八节 血液流变学及检验351
一、概述351
二、血液流变学检验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