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的嬗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的嬗变
  • 顾伟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5531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的嬗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的内涵和特征15

第一节 哲学范式概念的提出和内涵15

一、库恩“范式”16

二、哲学范式的由来16

三、哲学范式的内涵1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的合理性1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合理性考察1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的合理性考察21

第三节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分析24

一、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的现状24

二、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多样化”的反思26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的本质规定2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不是一种“体系哲学”2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的本质——历史中生成的哲学体系34

第五节 从“哲学体系”向“范式”的话语转换41

一、从体系的一般到体系的总体41

二、从“哲学体系”向“范式”的话语转换43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哲学体系的理解46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论哲学体系46

一、恩格斯对哲学体系的理解47

二、马克思对哲学体系的理解53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体系思想的“差异性”表述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意义54

第二节 列宁的哲学体系57

一、如何正确看待列宁哲学体系57

二、列宁对哲学基本原则的捍卫58

三、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的论断59

第三章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传统范式的由来及发展68

第一节 斯大林“哲学体系”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的形成68

一、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68

二、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的生成、发展和演变72

三、《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缺陷及影响75

四、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反思80

五、苏联与东欧:马克思主义的分歧和公共际遇81

第二节 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对哲学体系的构建设想101

一、卢卡奇的哲学体系101

二、柯尔施的哲学体系构想107

三、葛兰西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建的启示111

四、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认识与发展117

第三节 “二选一”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由来与演变139

一、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由来与演变13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主要问题143

三、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反思145

第四章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的分化与重建148

第一节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研究面临的困境14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实践唯物主义范式151

一、实践唯物主义的提出背景151

二、实践唯物主义之于哲学体系改革的基础、路径探析15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人学”范式154

一、“人学”范式的背景155

二、“人学”范式的理论诉求158

第四节 近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路向转换160

一、辩证地看待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160

二、存在论之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162

三、解释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164

第五节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创新的批判性反思165

一、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的前提16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建构的原则172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型研究范式建构的内在逻辑180

第五章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的发展与创新184

第一节 哲学逻辑转换的自我反思与内在性批判184

一、思辨哲学与经验主义统一于实证唯心主义185

二、经验的历史的逻辑学188

三、一个反思19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逻辑20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以人为本”精神的彰显200

二、人、实践、辩证法的“三位一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204

三、人、实践和辩证法的“三位一体”对“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的继承和发展220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新型范式223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思想体系中的现实批判与创新精神223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实践的辩证法22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发展与创新226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型范式探索228

结束语231

参考文献234

索引253

后记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