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危险废物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危险废物管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838462.jpg)
- 钱光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5622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危险物品管理-废物处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危险废物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篇3
第一章 危险废物概述3
第一节 危险废物的性质3
一、危险废物的定义3
二、危险废物的来源4
三、危险废物的特性5
第二节 危险废物的分类6
一、目录式分类6
二、按特性分类8
三、按物理和化学性质分类9
第三节 危险废物的鉴别9
一、中国的危险废物鉴别9
二、美国EPA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9
一、危险废物法规体系12
第四节 危险废物的法规体系和发展方向12
二、危险废物管理法规的发展方向13
第二章 危险废物毒理学基础15
第一节 毒理学基本概念15
一、毒理学和毒物15
二、毒效应16
第二节 毒物的吸收、迁移和转化16
一、毒物的吸收和分布16
二、毒物的蓄积17
三、毒物的排泄17
四、毒物的生物转化17
第三节 毒作用18
一、毒性参数18
二、剂量-反应和剂量-效应关系19
三、联合毒性作用20
一、中毒21
二、致突变、致癌、致畸作用21
第四节 生态毒性21
三、对免疫系统的影响22
第三章 危险废物的有害特性23
第一节 危险废物的化学特性23
一、化学组成23
二、燃烧特性23
三、反应活性24
四、腐蚀性25
第二节 危险废物的生物特性25
一、生物毒性25
二、生物蓄积性26
三、遗传变异性26
一、进入土壤27
二、进入水体27
第一节 概述27
第四章 危险废物的迁移27
三、进入大气28
四、进入人体28
第二节 污染物在地下的迁移28
一、氧化还原反应29
二、配合作用29
四、生物降解30
三、吸附-解吸30
第三节 危险废物在大气中的迁移31
一、挥发作用31
二、扩散32
三、光化学反应32
四、自由基和自由基反应33
五、固态物质的迁移33
第五章 危险废物的风险评估35
第一节 健康风险评定35
二、暴露评价36
一、危害鉴定36
三、剂量-反应关系评定37
四、危险特征分析38
第二节 生态风险评估38
一、生态风险评估38
二、生态风险评估过程39
第六章 典型的有毒污染物41
第一节 重金属41
一、汞41
二、砷43
三、镉43
四、铅44
五、铬45
第二节 有毒有机物46
一、酚类46
二、多环芳烃46
三、多氯联苯48
四、二?英49
五、农药50
第二篇 危险废物的收运管理55
第七章 危险废物的最小化55
第一节 概述55
一、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层次55
二、废物最小化概念56
三、废物最小化技术56
第二节 危险废物的源头控制57
一、先进的操作技术57
二、生产技术改造59
三、原料输入物的控制59
四、产品的改变59
三、废物交换类型和模式60
二、废物交换的定义60
一、概述60
第三节 危险废物的交换60
四、废物交换流程61
五、废物交换的发展趋势62
第四节 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62
一、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概念62
二、危险废物循环利用的法律法规63
三、危险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原则64
四、危险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方法64
第五节 危险废物管理的生命周期评价65
一、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框架65
二、生命周期的评价方法66
三、LCA在危险废物管理中的应用67
四、应用案例71
一、危险废物的收集原则73
第一节 危险废物的收集73
第八章 危险废物的收运与贮存73
二、危险废物的收集方法76
三、危险废物产生者分类76
四、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管理76
五、危险废物的标记78
第二节 危险废物的运输79
一、危险废物运输规则79
二、危险废物的运输方式79
三、危险废物的运输管理80
四、中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的管理办法80
第三节 危险废物的贮存81
一、危险废物的贮存方式和类型81
二、危险废物的贮存容器要求82
五、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与设计原则83
四、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关闭83
三、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运行管理与安全防护监测83
第三篇 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87
第九章 危险废物的物理化学处理87
第一节 危险废物的物理分离87
一、相分离87
二、组分分离91
三、危险废物物理处理法的综合评价97
第二节 危险废物的化学转化98
一、化学氧化法98
二、化学还原法103
三、中和法104
四、化学沉淀法105
五、危险废物化学处理法评价107
一、细胞代谢108
第一节 微生物的代谢108
第十章 危险废物的生物处理108
二、共代谢作用109
三、微生物酶109
四、微生物群落在生物降解中的作用109
五、微生物对危险废物的降解110
第二节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作用111
一、微生物的解毒作用111
二、微生物的激活作用112
三、微生物的吸着作用112
第三节 影响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因素113
一、污染物种类对降解性影响113
二、化学结构对生物降解的影响113
三、环境条件对生物降解的影响114
一、脂肪烃115
二、芳香烃115
第四节 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115
三、多环芳烃(PAHs)116
四、卤代烃117
五、卤代芳烃118
六、含氮芳香烃120
七、人工合成多聚物121
八、农药、杀虫剂122
第五节 典型重金属的微生物处理122
一、微生物处理重金属的主要作用机制122
二、典型重金属的微生物处理122
第十一章 危险废物热处理技术124
第一节 焚烧技术124
一、焚烧基础理论124
二、控制空气焚烧125
三、焚烧系统126
四、焚烧设备131
五、烟气处理技术138
第二节 湿式(空气)氧化技术140
第三节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142
第十二章 危险废物的稳定化与固化144
第一节 概述144
一、稳定化与固化的定义144
二、稳定化与固化处理的基本要求144
三、稳定化与固化的分类145
四、稳定化与固化的机理145
五、稳定化与固化技术的主要应用146
第二节 稳定化与固化工艺147
一、无机材料稳定化/固化工艺147
二、塑性材料稳定化/固化工艺153
三、药剂稳定化处理技术155
一、评价技术与内容157
二、浸出性试验157
第三节 稳定化与固化的技术性能评价157
三、浸出液分析158
四、物理、工程及耐久特性试验158
第十三章 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置160
第一节 概述160
一、土地处置与处理160
二、填埋处置方案选择160
三、危险废物填埋处置的相关法规161
四、危险废物的追踪系统161
五、渗滤液的形成及其性质161
六、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基本构造162
第二节 危险废物填埋场址的选择162
一、填埋场选址在技术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162
二、填埋场选址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163
一、填埋场的底部构造164
第三节 危险废物填埋场的设计164
二、覆盖系统166
三、地表水的控制169
第四节 危险废物填埋场的施工材料170
一、土工膜170
二、土工织物171
三、压实黏土171
四、土工合成黏土衬里层172
第五节 危险废物填埋场的运营172
一、危险废物填埋场运行管理的总体要求172
二、填埋场危险废物的准入标准173
三、危险废物填埋场的操作要求173
四、填埋场污染控制要求174
第六节 填埋场的封场与维护174
一、封场过程174
三、长期维护175
二、封场计划175
第十四章 危险废物综合处理处置运营体系177
第一节 处理处置方案的选择177
一、回收179
二、废物处理180
三、土地处置180
第二节 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181
一、集中处理处置的形式181
二、处理处置规划的设计181
第三节 处理处置设施的运行182
一、装运前的废物分析182
二、废物接收183
三、废物储备183
四、废物处理183
五、残余物的管理184
六、特殊措施185
七、封场186
第四篇 受损场地的生物修复189
第十五章 受损场地的生物修复189
第一节 受损场地修复概述189
一、受损场地、污染源、污染物的概念190
二、受损场地修复的类型191
第二节 受损场地的微生物修复191
一、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及其环境条件191
二、微生物修复的形式194
三、微生物修复的技术195
四、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局限性199
第三节 受损场地的植物修复199
一、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200
二、植物修复的经济性和局限性203
附录一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4
附录二 欧盟危险废物名录212
主要参考文献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