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二届全国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第二届全国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
  • 中华医学会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ISBN:
  • 出版时间:1963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第二届全国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般病理1

1.肝病1

(1)肝炎1

传染性肝炎的临床与病理分析&张太和 金行藻 徐采 夏洪恩1

无黄疸型肝炎与营养不良性肝病肝穿刺病理形态学鉴别&张太和 金行藻2

传染性肝炎病理诊断指标的进一步探讨&丁濂 胡正详 张永志 徐振国 李邦琦2

传染性肝炎病变合并肝脂肪性变的病例分析&张永志 蒋国彦 丁濂 胡正详3

关于传染性肝炎病理诊断的若干问题&赵琳阁4

1606例肝穿刺检查统计分析&赵琳阁 王瑞林 王兆才 肖开华5

近年来上海地区所见的一种所谓特发性肝肿大的研究(组织病理学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穆斌 马正中 姚光弼 费益能6

传染性肝炎肝活体穿刺的病理诊断标准及其适用价值&张宝庚 何安光 李洪瑛 余郁良 李祖卿 关静坤7

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与其他疾病肝穿刺活检病理形态之对比观察&范嫏娣 马健民8

传染性肝炎肝穿刺标本病理诊断分级的实际意义&张继增9

传染性肝炎的肝穿刺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姜蕴 符焕文10

100例传染性肝炎肝穿刺组织的病理观察&王鸿烈 屠道同 孟广义 刘启仁 郑锺璇11

河北省5个地区911例传染性肝炎的病理组织分析&林超然 潘文兴 王玉清 李文镇 郭玉印等12

378例原因不明性肝肿大肝穿刺活组织病理观察的探讨&王宝美 郭寿延12

肝穿刺物609例所见&陈京镐 王亨莉13

200例肝穿刺活检组织的糖元变化&李文镇 王玉清 李凤阁 杨崇贤14

传染性肝炎的硷性和酸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改变&娄启戢 锺传庆14

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组织病理改变&锺光汉 张义勋 秦洪义 罗汉英15

传染性肝炎活检材料的病理组织学及组织化学变化的研究&田鸿生16

162例传染性肝炎病理及临床分析&金履和 锺永明 袁瑞香 马学惠 黄格非17

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病理诊断指征及分型探讨&邓侠进 顾景寿 宿明先18

传染性肝炎病理变化之探讨&苗德林 张定凤 王祖谔18

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病理变化及其转归——145例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的病理分析&程海成 苗德林19

传染性肝炎肝细胞气球样变性组织化学的初步观察&苗德林20

传染性肝炎的分类与转归&天津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组天津市立第一医院内科、化验室20

传染性肝炎远期追踪观察(附40例86次连续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分析)&范嫏娣 王颖月 王之? 李淑坤21

传染性肝炎的后遗病变及其转归&李懿堂 周家全22

进一步分析传染性肝炎之病变及其与病程的关系(164例肝穿刺标本观察)&王锐 马馥庭 苏韵琴23

传染性肝炎的病理改变及诊断标准的探讨(132例传染性肝炎和171例对照组分析)&石秋念 郑树24

小鼠及人类病毒性肝炎的枯否氏细胞反应&沈云英25

患传染性肝炎的肝组织的电子显微镜观察&祁佩芬 赵天德 胡正详25

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肝内自发萤光的观察&刘彦仿26

肝穿刺病理学鉴别诊断的研究(特别是对传染性肝炎的研究)&雷道年 朱昌仁27

(2)肝硬变28

有关传染性肝炎后肝硬化问题的探讨&易涵碧 梁英锐28

结节型肝硬化在尸检中的频率和各型比数的今昔不同&马正中 杨浩俊29

从101例肝硬化病理形态探讨传染性肝炎与肝硬化的关系&姜蕴 于载潮 郑兆炽30

传染性肝炎及传染性肝炎后性肝硬化某些病理形态学问题的探讨&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病理学教研组31

各型肝硬化肝细胞的组织化学初步观察&赵雁飞31

40例肝硬变的病理观察&王泰玲32

肝硬变的病理形态学分类&江西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组33

传染性肝炎与肝硬化关系的探讨&裘馥如34

关于传染性肝炎与肝硬化的关系&张白蒂35

肝硬化的类型及病因的探讨&王肇敏 黄象谦36

(3)其他肝病37

婴儿中毒性消化不良伴发黄疸&陈康年 赵家琪37

黑肝症——肝类脂褐素沉着症(附13例报告)&张太和 陈邦模38

慢性间歇性黄疸及肝内色素沉着&刘彦仿39

人体肝脏和几种主要肝脏病变的组织化学初步观察&杨俊华 吴爱娟40

门脉高压症与肝脏病理改变&王肇敏 黄耀权41

慢性胆囊炎时肝脏的病理变化&萧玉山42

2.心血管病(包括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43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死亡病例的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和死亡原因探讨(附15例病例报告)&黄士通4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急死病例的病理变化(12例尸检报告)&邓仲端 黄光照44

101例尸检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综合分析&杨光霖 顾真45

心冠状动脉变化对梅毒性主动脉炎的影响&王扬宗46

100例成人冠状动脉解剖的研究&陈国芬 宋来凤46

27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普查&傅功昌 唐庚云 蔡榕 李向荣47

304例动脉粥样硬化的分析&周义德 李魁岸47

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中脂类的组织化学观察&楼定安 单裕德 余心如 王祖武 汪国仙 连启星48

高血压性脑出血30例的病理形态分析&臧旭 谭永显 陈毓仙49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分离术切除之心耳标本的临床病理分析和荧光显微镜观察&魏守礼 李文镇 吴同祥49

风湿性心脏病的非特异性病变及其与临床经过的关系&陈铁镇 宋嗣荣 陈铎 潘绍周50

风湿病的病变与临床活动的关系&王扬宗51

关于Fiedler氏心肌炎&王扬宗52

心内膜纤维弹力组织增殖症&周义德52

静脉纤维化症二例病案报告&刘正明53

胆固醇性包炎尸检二例&陈仁胜 孙维纲53

狗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神经精神源性高血压对动脉病变的影响&卢耀增 王宗立 夏人仪54

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机制的研究&夏人仪 王宗立54

猴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夏人仪 王宗立55

3.寄生虫病56

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杨述祖 吴明明56

日本血吸虫虫卵在小白鼠肝组织内发育过程的形态及几种组织化学观察&陈履告 单裕德57

日本血吸虫卵所致病变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人工注入日本血吸虫卵于致敏及正常家兔肝脏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初步报告)&武忠弼 张婉蓉 彭杰青58

用家兔实验性肝血吸虫病肉芽肿的发展过程来探讨纤维化的形态发生机制&邓裕兰 郭寿延 梁书锋 储谦58

肺的粟粒状血吸虫卵病变和它的发生——动物实验研究&宗永生 吉重敏 周克家59

急性血吸虫病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实验Ⅰ.Ⅱ)&孔道彰60

酒石酸锑钾对家兔肝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朱日华 单裕德61

脑血吸虫病&应越英 张沅昌62

湖南省肺吸虫病(15例临床病理分析)&林丛 许建晃63

福建省皮下型肺吸虫病&萧玉山 吕建华64

肝脏蛔虫病(尸检6例报告)&沈云英 陈碧芬64

44例包虫囊肿的病理分析(附肾包虫囊肿一例报告)&王济民 孙仁俊 鲁玉合 刘钦 赵景松 刘铁英64

4.地方病65

克山病心脏病理改变研究Ⅰ.基本病理变化&谷伯起 李从仁 时德志 贾悟真 郭树森65

克山病心脏病理改变研究Ⅱ.心脏病变类型&谷伯起 李从仁 时德志 贾悟真 郭树森66

克山病心脏病理改变研究Ⅲ.关于克山病心肌坏死灶与冠状血管关系之研究&时德志 谷伯起67

克山病心脏刺激传导系统的病理解剖学研究&卢延荣 王克礼 金辅玲68

冠状循环不全的病理形态学研究——兼论克山病心肌病变的发生机制&王凡 李广生68

白喉心肌病变与克山病心肌病变的探讨&贾悟真69

关于维生素B1及C缺乏和克山病关系的探讨&于佩良71

四川凉山地区8例克山病尸体解剖报告&杨光华71

克山病在山东地区的发现及其病因的探讨(附9例尸检报告)&杨名立72

大骨节病的病理学研究&牛恕淼73

流行性出血热的形态学和发病学问题(附7例尸检报告)&田鸿生 孔道彰 伍安顺73

大骨节病的食物性真菌中毒学说实验病理学研究&牛恕淼74

5.职业病75

四川某石棉矿车间石棉粉尘在大白鼠中引起的病变&郑志仁 孟宪钦 李寿祺 蒋撷蓓 杜高鹰75

从病理形态学来看矽肺发病机制问题&张琪凤75

实验性矽肺结核的初步研究——矽肺合并结核的病变严重度与二者发病先后的关系&徐英含 俞秋棠 吕益新 章锁江 袁而恩 许敬尧76

不同pH液对矽肺发生发展中的影响&张琪凤77

6.内分泌腺病78

肾上腺皮质胎儿层细胞巨大(Cytonegaly)&周惠民 姜鉴沏 乔思杰78

皮质素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无反应性结核&陈仁胜 周家全78

肾上腺出血76例的病理分析(附三例报告)&李铮 郑庆璇 王钟秀79

7.肾病80

急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着重观察肾小球内细胞成分的改变)&彭杰青 熊蜜80

肾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一)病变观察和病理诊断&钱韵兰 匡调元 邱国蕊81

肾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二)65例病理诊断结果分析&钱韵兰 匡调元 邱国蕊 程树槃 林琦 邱鸿鑫82

多发性肾乳头梗死和多发性肾乳头缺血的病理意义Ⅰ.多发性肾乳头梗死(附一例尸检病案报告)&马国钧82

多发性肾乳头梗死和多发性肾乳头缺血的病理意义Ⅱ.多发性肾乳头出血——20例急性肾小管坏死病案的病理观察&马国钧83

低血钾性肾病变&匡调元84

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的病理形态学研究&李义清 周慧德 李兴荣84

胆血症性肾病(Cholemic nephrosis)肾小囊上皮之蜕变&叶明85

8.软组织骨关节疾病85

结缔组织的变性及形态发生机制&凌励立 郑忠华 杜心垿85

椎间盘后突症的病理及形态发生机制(Ⅰ)未变性椎间盘组织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观察&凌励立 杜心垿 张佩蒂 马元璋86

椎间盘后突症的病理及形态发生机制(Ⅱ)突出物内退行性变化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观察&凌励立 杜心垿 张佩蒂 马元璋87

骨嗜酸性肉芽肿(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毕可容 龚云鹤88

回归性发热性非化脓性结节性皮下脂膜炎(Weber-Christian氏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附5例报告&杨相林 寿祝民89

9.其它90

大面积烧伤的病理改变&陈剑经90

有机磷农药E605急性中毒的病理变物(18例尸检报告)&黄光照 胡济宏90

迁延性CO中毒致死的病理解剖所见一例报告&郝晋弼91

先天性子宫颈“糜烂”的组织发生&黄受方92

小儿消化道霉菌感染(附6例尸检报告)&谭永淑 陈仁胜93

水痘的内脏病变(尸解7例报告)&叶玉玲 刘子君93

坏死性小肠炎的病理形态学研究&罗安泰94

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李懿堂 谢化龙94

鼻硬结病的病理变化&黄展国95

血行播散性结核所引起的各种血象改变三例尸检分析&赵德育96

结核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结核病时的血管改变&俞秋棠97

单层细胞内的溶酶体(Lysosome)——相差显微镜和组织化学研究&徐浩梁 徐德芳 杨敷海97

播散性脑脊髓炎&臧旭98

麻疹患儿脑组织的病理(“麻疹脑炎”病变的性质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55例麻疹患儿脑组织的形态学研究&黄陵 郑国芬 宋一璇 白洁尘 吴位育98

胸腹水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何毅99

怪霤病(Gargoylism)一例尸检的病理改变&朱小曼 陈剑经100

淋巴腺组织病理研究之一91例尸检中分十二个区重点检查984个淋巴结的探讨&傅功昌 蔡榕 唐庚云 叶焕生101

肿瘤病理102

1.肿瘤统计102

沈阳地区25423例肿瘤统计分析&张殿祥 李洪瑛 霍宏慎 吴芳莲 李德源 张铁城 宋继谒 张阿丽102

河北省地区所见15966例肿瘤的统计分析&河北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组、和平医院病理科、保定、张家口、唐山、邯郸医专病理学教研组103

安徽地区11360例肿瘤的统计分析&陆肇源103

鞍山市4063例肿瘤统计报告&王振华 孙振绅 王凤仕 王玉利 楚奉生104

新疆地区所见之肿瘤2924例统计&新疆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106

小儿肿瘤352例的统计分析&陈金典 李效敏 边师颕106

四川地区2335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及囊肿的活检统计&罗德元 刘臣恒 许德英 王朝福 贾问炬 周志瑜107

2070例肿瘤病理材料的统计分析&昆明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组108

银川附近地区444例癌瘤之统计分析&陈尚彩 陈秉芬 庞君铭 冯光弟108

397例口腔癌的临床病理分析&罗德元 刘臣恒 周志瑜 贾问炬 许德英 王朝福109

2.妇科肿瘤110

166例子宫颈癌前期与早期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类&朱逢春 张国储 凌茂英110

44例绒毛膜上皮癌和23例恶性葡萄胎病理分析&孔锡鲲 杨梅怀110

乳腺肿瘤间质变化的初步观察&程南俊 邓侠进111

子宫颈早期癌及其癌旁上皮形态学的观察&陈天水113

子宫颈癌病理分型的进一步研究&冼美生 吴国祥 陈秀鉴114

500例子宫颈癌的综合分析&杨梅怀 刘建华115

子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中腺管状结构的探讨&肖玉山115

水泡状胎块,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陈尚彩116

子宫肉瘤一例报告&庞君铭 李铮117

卵巢无性细胞瘤(附12例报告)&赵玉田 朱梨馨117

卵巢勃勒内氏瘤(附3例良性及1例恶性报告)&赵玉田 赵春利118

乳腺小叶增殖症及其早期癌变&童国瑔 杨发端 林振石 张祥福 陈渊源119

3.造血组织肿瘤119

网细胞增生病的病理形态学研究&秦光煜 宗永生 刘子君 侯双凤119

淋巴组织恶性肿瘤的研究Ⅰ.14例淋巴肉瘤尸检材料的分析&胡正详 佘铭鹏 成凤羚 沈忠英 邹昌湛121

淋巴组织恶性肿瘤的研究Ⅱ.14例网织细胞肉瘤尸检材料的分析&成凤羚 佘铭鹏 胡正详122

淋巴组织恶性肿瘤的研究Ⅲ.10例何杰金氏肉芽肿及何杰金氏肉瘤的尸检材料分析&邹昌淇 佘铭鹏 胡正详122

淋巴组织恶性肿瘤的研究Ⅳ.淋巴组织恶性肿瘤的细胞类型和生长方式&佘铭鹏 胡正详 沈忠英 成凤羚 邹昌淇123

系统性网织内皮细胞增殖症的形态学研究&谭承项124

尼曼-匹克氏病Niemann-Pick's disease(附一例尸检病例报告)&孔锡鲲 李福祥 娄启辑125

白血病现代疗法所引起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梁淑容 董郡 吉重敏 刘子君126

高车氏病(Gaucher's disease)(附二例报告)&杨梅怀127

白色肉瘤(Leukosarcoma)&李义清127

急性白血病合并妊娠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何光熙128

脾脏原发性淋巴肉瘤附一例尸检报告&游联璧129

组织细胞性髓性网状细胞增殖症&杨光华 罗文 陈嘉铭129

4.神经肿瘤130

脑内转移性绒毛膜上皮癌&杭振镳 姚先莹 狄海云130

脑膜瘤颅外转移(一例报告)&邓侠进 赵仰胜131

38例脑膜瘤病理形态学分析&冯本澄131

脑膜脑癌病一例报告&杭振镳 狄海云132

颅内转移瘤(35例临床及病理分析)&杭振镳 丘禔光133

脑血管瘤三例报告&郑农134

小脑血管畸形尸检二例&孙维纲 杭振镳135

小脑实质内室管膜瘤伴弥散性蜘蛛膜下腔转移(附一例报告)&徐世驎135

5.鼻咽肿瘤136

鼻咽癌的病理组织特性&陈钦材 刘正明136

鼻咽粘膜上皮的一般病理变化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沈云英137

鼻咽癌组织形态学和组织发生学的研究&罗人滋137

鼻咽粘膜上皮及其癌变&许建晃 林丛138

鼻息肉呈乳突状鳞状上皮化生——乳突状瘤性鼻息肉&于佩良 王美清139

6.肺肿瘤140

原发性肺鳞状上皮癌的病理形态学及其组织发生的研究&司徒锐 韩美珍 于汉志 郑鸿德 刘光?140

支气管肺癌53例的病理组织学观察&郝晋弼141

支气管肺癌广泛性转移一例&孙慧宽 李栢龄142

7.肝肿瘤142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形态分类及其病因分析&张继增142

婴幼儿原发性肝癌——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严庆汉143

肝癌的组织发生&应越英 徐元鼎143

133例原发性肝癌病理形态学的观察&童国瑔 杨发端 林振石 陈渊源 郑天水 邓宝和 林家璧144

8.食管肿瘤145

“正常”食管粘膜的病理形态学(介绍一种大面积上皮的“表面染色法”)&杨简 陈妙兰145

贲门癌病理分型的研究&吴遐 孙绍谦 刘玉文 刘玉清146

345例食管癌病理分析&杨梅怀 董聿明 刘建华 郑国豪147

在食管癌时糖元的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的变化&李文镇 高国拣148

经钴60放射治疗的食管鳞状上皮癌的病理改变——关于基本病变、放射剂量与病变分度问题&吴遐 孙绍谦 蒋桂芝148

食管的“癌肉瘤”一例报告&孙成孚 王正国149

9.其它肿瘤149

20例化学感受器瘤的病理形态及生物特征的研究&张仁元 顾绥岳149

恶性化学感受器瘤&程文荦150

胃癌的浸润及扩散的病理形态学&张荫昌 张佩范 陈峻青 张文范151

胃癌的发生和生长的研究&张荫昌 张佩范 陈峻青 张文范152

骨的良性成软骨细胞瘤与软骨粘液样纤维瘤附13例报告&李瑞宗152

骨生肉瘤附124例病理学分析&李瑞宗153

骨巨细胞瘤(即破骨细胞瘤)65例病理学及与临床的关系的分析&李瑞宗154

滑膜肉瘤32例病理讨论&郑树 冯文华155

恶性滑膜瘤(一)——临床资料分析&张道中 黄志勇 智奎156

恶性滑膜瘤(二)——病理学的研究&张道中 黄志勇 智奎156

甲状腺乳头状癌和非乳头状癌168例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其对临床的意义&刘尚廉 顾绥岳158

10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陈树藩159

浆膜腔间皮瘤病&李懿堂 谢化龙159

原发性恶性腹膜间皮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程南俊160

唾腺类肿瘤的病理分类&王德延 李树玲 张天泽160

涎腺型肿瘤200例分析&胡志翔161

造釉细胞瘤及其混合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形态与来源的探讨&刘臣恒 许德英 汪洗之 罗德元161

造釉细胞瘤的组织学再分类及组织发生学问题&冼美生 王玉清162

关于粘液表皮样瘤&蔡世烈163

着色性干皮症并发上皮癌二例报告&杨光华 罗汉超164

鳞状上皮癌生长方式与间质反应的研究&冼美生164

癌肿与多发性血栓形成&沈云英165

肾错构瘤&李连平166

先天性心脏横纹肌瘤(一例病例报告)&王爱霞166

儿童睾丸纤维肉瘤(一例报告)&李栢龄167

肺脏之原发性纤维肉瘤&江英凯 沙仁167

10.肿瘤细胞学168

肿瘤细胞染色体Ⅰ.体外培养的胎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及组型&郭婵 龚煜 余新生168

肿瘤细胞染色体的研究Ⅱ.放射治疗前后的子宫颈癌细胞染色体&余新生 刘玉欣 林兴华169

血中瘤细胞检查&王德延 李其云 范嫏娣 王颖月170

有关血流中肿瘤细胞之初步探讨&范嫏娣 王颖月 何长乐 高长贵 杨永泉170

人体恶性肿瘤短期体外培养的初步观察报告&罗文 何光熙 曹皆仙171

用荧光显微镜做癌瘤的细胞学诊断的初步经验&李文镇 魏守礼172

卵巢无性细胞瘤中的性染色质&徐克纾 周惠民172

乳腺癌中的性染色质&周惠民 徐克纾173

1833例体液细胞学分析&程之 张志尧174

癌细胞的液泡系及Golgi体&张荫昌175

“癌血症”(Canceraemia)&李义清176

脱落细胞学对癌瘤诊断之意义&张义勋 田云禄 朱梅刚 姚云泉177

实验病理178

实验肿瘤178

片状异物诱发肉瘤机制之初步观察&李漪 赵永荃 黄凤岐 林炳水178

小鼠皮下纤维囊对同种正常肝细胞移植之初步观察&李漪 苏蕴诚 李春艳179

小白鼠宫颈人工同步性周期不同阶段中化学创伤条件下苯吡对宫颈致癌作用的比较&王蘅文 蔡关根 江福来180

小鼠类白血反应模型的复制及其实际应用的初步观察&陈妙兰 杨简181

兔的子宫颈癌与阴道癌的实验诱发&李铭新 蔡海英182

创伤引起小鼠子宫颈癌变的进一步观察&李铭新 蔡海英 魏慧娟182

动情素引起垂体前叶细胞的鳞状化生(颅咽管瘤结构的观察)&李铭新183

小鼠宫颈癌的形态分析与动情素影响的观察&蔡海英 李铭新184

实验性子宫颈癌的初步研究&李修延 肖远康 高秀坤 江晴芬184

化学致癌剂诱发大白鼠肉瘤发生过程中机体神经系统形态学改变&张振东185

甲基胆蒽诱发肉瘤发生过程中机体周围神经节形态学改变&张振东 高凤鸣186

甲基胆蒽诱发大白鼠肉瘤发生过程中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化学及形态学的改变&高凤鸣186

甲基胆蒽诱发大白鼠肉瘤发生的实验研究&张振东 高凤鸣187

甲基胆蒽诱发大白鼠肉瘤发生过程中肝脏形态学及组织化学的改变&张振东 高凤鸣187

用不同剂量的甲基胆蒽在A系小白鼠脑中诱发肿瘤的研究&臧旭188

性激素对实验性宫颈癌变的影响&唐素恩 古美慈188

女性激素及男性激素对小白鼠乳腺的某些类似的作用&张荫昌 张佩范189

N—甲酰溶肉瘤素对大鼠吉田肉瘤及宿主器官影响的病理形态学研究&甄永苏 陈惠民190

机械作用、神经兴奋、抑制及激素制剂对小白鼠艾氏腹水癌细胞皮下或静脉注入后发生转移的影响&刘暟 刘文波191

恶性肿瘤异种移植的初步总结&江晴芬 杨光华 徐刚192

Ehrlich腹水癌生长过程中细胞形态和细胞化学的改变&钱勖成192

兔Brown-Pearce癌异种移植过程中肿瘤及周围结缔组织的改变&杨光华 徐刚 李玉琼194

兔耳实验性炎性上皮增殖发展过程中8种脱氢酶的变化&区宝祥194

艾氏腹水癌细胞经胰酶处理后生长情况之初步观察&苏蕰诚 李春艳195

小白鼠肉瘤-180生长过程中肝脏形态学和组织化学的改变&张振东 高凤鸣196

小白鼠肉瘤-180生长过程中肾上腺皮质脱氢酶活性改变&高凤鸣196

小白鼠肉瘤-180生长过程中机体神经系统形态学改变&张振东 高凤鸣 王凤荣197

脾脏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影响&江晴芬 李修延 姚先莹 孟宪钦 李玉琼197

肾上腺皮质素对肿瘤移植的影响&江晴芬 李修延 姚先莹 孟宪钦 肖远康198

恶性肿瘤移植过程中小白鼠网状内皮系统的改变&江晴芬 李修延 姚先莹 孟宪钦 肖远康199

家兔Brown-Pearce癌组织匀浆加Freund氏辅助剂自动免疫试验的初步报告&吴梅筠 吴家骏 孙富德199

疫苗预防肿瘤在肺内生长实验之初步报告&赵永荃 林炳水 黄凤岐 李漪200

实验病理201

实验性骨折愈合胶元及基质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研究&凌励立 杜心垿 柴本甫 梁里安201

肝脏创伤局部再生的研究&王凡 赵林普202

部分肝脏摘除后的肝再生过程&康德仁 王凡 张肾刘202

四氯化碳中毒引起的胰脏及肝脏的病理组织学及组织化学变化&高进203

小鼠一次注射四氯化碳后的肝细胞形态学及组织化学改变&赫明昌 张殿祥 铉玉芝204

大白鼠长期摄入不足引起的肝脏病理变化&李伟道 苗德林 赖嘉瑞 章霞 陆瑾华 谢金明205

不同饲养量对家兔及大白鼠各脏器病理形态改变的观察&王乃谦 张志尧 张风生 徐东琴 戴纪鹏205

肝内右旋糖酐的沉着与磷酸酶活性的变化&徐浩梁 李柏 于洪藻206

肝脏糖元PAS反应的研究&郭寿延207

流行性感冒病毒所致的肺组织和鼻粘膜的病理改变小白鼠实验研究&罗文 谭永淑208

自肺灌注深低温的动物实验病理解剖材料&福州市心血管小组209

其他210

在现阶段中应怎样来培养具有初步独立工作能力的病理解剖学工作者(即相当于讲师级的程度)的商榷&谷镜汧210

有关师资的培养问题——应如何来建立身后检验中病理诊断&雷学熹212

印片检查在外科检验标本中应用的价值——附204例分析&郑树 曹江212

快速石蜡包埋制片法&张俊球 姚楚云213

鐭酸固定丙烯酸酯包埋组织薄切片的光学染色&陈远耀 于洪藻213

关于年度尸体解剖总结&黄受方 马纪平 张月明2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