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师心理学教程新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师心理学教程新编](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0819957.jpg)
- 张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3036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76页
- 主题词:心理学-师范大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师心理学教程新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
一、心理过程3
二、个性心理4
三、心理状态6
第二节 心理学的体系6
一、基础性心理学6
二、应用性心理学8
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实质11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1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7
第四节 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22
一、观察法23
二、实验法23
三、其他方法24
一、什么是意识26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26
第一节 意识26
二、意识的特性28
三、意识的层次和水平31
四、意识状态32
五、睡眠与唤醒33
六、梦37
七、静坐与沉思39
第二节 注意概述41
一、注意的概念41
二、注意对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42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43
四、注意的信息加工模型44
五、注意的生理基础46
六、注意的品质47
一、无意注意52
第三节 注意的种类及注意规律的运用52
二、有意注意54
三、有意后注意57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60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概述60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60
二、感觉的种类61
三、知觉的种类65
四、感知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71
第二节 感知觉规律及其应用73
一、感觉的基本规律73
二、知觉的基本规律79
三、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83
第三节 观察和观察力的培养85
一、观察与观察力85
二、观察力的培养86
第四章 记忆88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88
一、什么是记忆88
二、表象90
三、记忆的种类93
第二节 识记102
一、识记的种类102
二、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05
第三节 保持和遗忘107
一、保持107
二、遗忘108
三、复习112
第四节 再认和回忆114
一、再认114
二、回忆114
三、再认和回忆中的信息提取115
第五章 想像和思维117
第一节 想像117
一、什么是想像117
二、想像的种类119
三、想像的形成方式122
四、想像的作用124
第二节 思维125
一、什么是思维125
二、思维的种类126
三、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129
四、问题解决132
五、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140
第六章 情绪与情感144
一、什么是情绪与情感145
第一节 概述145
二、情绪与情感的含义的不同(感情)152
三、情绪和情感的对比性153
四、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功能)154
五、情绪理论155
六、情绪的神经机制159
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种类160
一、原始情绪160
二、高级情感(社会性情感)162
三、心境、激情和应激165
四、不良情绪反应168
第三节 情绪与情感的调控169
一、情绪、情感与健康169
二、心理应激与应对170
三、情绪智力商数175
第一节 意志概述179
一、什么是意志179
第七章 意志179
二、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181
三、意志与动机183
四、意志自由184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185
一、复杂意志行动过程185
二、执行命令的意志过程188
第三节 意志的品质189
一、意志的自觉性189
二、意志的果断性190
三、意志的自制性190
四、意志的坚持性191
第四节 意志的培养和锻炼192
一、青少年的意志发展特征192
二、青少年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194
一、什么是个性196
第一节 个性概述196
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196
二、个性的基本特点197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199
一、需要200
二、动机207
三、兴趣216
四、信念和世界观219
第九章 能力221
第一节 能力概述221
一、什么是能力221
二、能力、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223
三、能力的种类225
第二节 智力与智力结构理论228
一、智力与智商228
二、国外学者的智力结构理论232
一、能力的类型差异236
第三节 能力的个别差异236
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37
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239
四、能力的性别差异241
第四节 能力的培养242
一、适时进行早期教育242
二、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244
三、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246
四、根据个别差异因材施教247
第十章 气质249
第一节 气质概述250
一、什么是气质250
二、气质的学说251
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254
第二节 气质类型差异256
一、构成气质类型的心理特性256
二、气质类型258
第三节 气质与实践活动260
一、如何评价气质261
二、气质与智能262
三、气质与职业活动及职业选择262
四、气质与教育活动263
五、气质与人际关系267
第十一章 性格268
第一节 性格概述268
一、什么是性格268
二、第三性征271
三、性格的表现271
四、性格与气质、能力274
第二节 性格差异276
一、性格的结构理论276
二、性格类型理论279
三、性格特质理论282
第三节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284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284
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286
三、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288
四、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290
第十二章 个体心理发展293
第一节 心理发展理论293
一、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293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295
三、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296
四、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299
第二节 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301
一、生理发展与心理危机301
二、少年期的心理冲突303
三、认知发展306
四、情绪情感和自我意识的发展308
第三节 个体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310
一、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311
二、家庭环境与个体发展313
三、学校教育与个性形成316
第十三章 学习心理318
第一节 学习概述319
一、什么是学习319
二、学习的特点319
三、学习的分类322
四、学习的基本理论324
第二节 知识的学习328
一、知识的理解328
二、知识的巩固331
三、知识的应用333
二、技能的种类335
一、什么是技能335
第三节 技能的学习335
三、技能的形成过程337
四、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340
五、技能的练习343
第四节 品德的学习344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345
二、道德情感的丰富347
三、道德意志的锻炼348
四、道德行为的训练349
第十四章 中学教师心理351
第一节 教师角色职责和职业心理特点351
一、教师角色的职责351
二、教师的角色意识355
三、教师角色的才能357
四、教师的职业心理特点359
一、教师威信的心理分析360
第二节 教师威信360
二、教师威信的形成361
三、教师威信的维护和提高363
第三节 师生关系364
一、师生关系的特点364
二、师爱、期待与教育指导态度365
第四节 教师心理健康372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372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良好影响373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375
第十五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79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380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380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381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384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387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388
第二节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392
一、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392
二、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398
三、网络成瘾404
第三节 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406
一、什么是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406
二、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流程408
三、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原则409
四、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途径411
五、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方法414
第十六章 西方心理学流派简介421
第一节 行为主义421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422
二、早期行为主义423
三、新行为主义429
四、新的新行为主义436
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派437
一、精神分析的产生438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438
三、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444
四、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学派446
第三节 人本主义447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447
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448
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450
第四节 认知心理学453
一、认知心理学的产生453
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454
三、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455
主要参考文献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