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 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 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3871196.jpg)
- 江灿腾著 著
- 出版社: 新文丰出版公司
- ISBN:957171935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 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丛书总序1
昭慧法师序1
自序1
第一辑 侧写道影3
第一章 台湾第一位和尚博士3
第二章 学术成就与佛教思想5
一、关於「人间佛教」的诠释5
二、关於龙树空义的诠释7
三、关於中国佛教的诠释8
四、结论9
第三章 孤独的佛教哲人11
第四章 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的领航者15
第二辑 承先启后29
第五章 当代台湾净土思想的新动向29
一、前言29
二、有关探讨《净土新论》的使用材料说明33
三、关於净土思想渊源的检讨问题36
(一)杨白衣先生的观点36
(二)印顺导师的观点38
(三)印、杨两人的观点分析38
四、对传统西方净土念佛往生的检讨问题39
(一)印顺导师的观点39
(二)张澄基先生的观点41
(三)杨白衣先生和圣严法师的观点43
五、《净土新论》所涉及的时代意识与印顺导师的净土思想变迁之关系45
(一)从《印度之佛教》到《净土新论》的思想发展46
(二)从太虚大师到印顺导师的思想转变47
六、《净土新论》发表后的冲击与检讨54
七、结语58
第六章 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战前虚、印两师思想分歧之探索67
一、前言——问题的提出67
二、争辩的缘起——太虚大师对印顺导师诠释「人间佛教」的异议70
三、关於「大乘三系思想」的争辩问题74
四、印顺导师对「人间佛教」的诠释及其质疑76
五、太虚大师为中国佛教的辩护及其时代关怀82
(一)关於中国佛教的优点及其新体系建立之道82
(二)关於中国佛教的「顺应潮流」问题87
六、结论与讨论92
第七章 从胡适博士到印顺导师——关於中国唐代禅宗史研究近七十年来的争辩与发展99
一、前言99
二、初期的胡适禅宗研究与忽滑谷快天101
三、初期在大陆学界的冲击与回应111
(一)汤用彤的回应112
(二)陈寅恪的回应116
(三)单不庵的回应119
(四)太虚的回应120
(五)胡适抱怨学界对其禅宗研究冷淡对待的原因分析122
四、中期在大陆学界的冲击与回应127
(一)初期胡适禅宗研究的核心见解128
(二)罗香林的回应130
(三)谢扶雅的回应131
(四)何格恩的回应133
(五)李嘉言的回应134
(六)吕澂的回应135
(七)钱穆的回应136
(八)钱穆解读《坛经》方法的再检讨——与罗香林和印顺的比较140
五、胡适禅宗研究对战后台湾学界的冲击与回应144
(一)战后来台之前的胡适禅宗研究144
(二)返台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之后的胡适禅宗研究146
(三)胡适禅宗研究初期在战后台湾造成的冲击与回应——来自释东初的批评149
(四)胡适的反佛教心态及其对虚云禅师的连番质疑151
(五)胡适禅宗研究的教内同情者——圆明(杨鸿飞)与印顺155
(六)关於一九六九年在台湾展开的禅宗研究大辩论158
(七)钱穆与杨鸿飞的连番交手159
(八)澹思(张曼涛)在钱、杨交手后的批评及其谬误165
(九)胡适禅宗研究大辩论后的新结晶——印顺的博士学位与《中国禅宗史》的研究170
(十)印顺再次对胡适禅宗观点的评破174
六、结论176
第八章 印顺导师的佛教研究方法学之重要性——以个人探索方法学的经验为例203
一、前言203
二、个人研究经验的回顾204
三、曾尝试的三种途径及经验206
四、印顺导师的「佛法研究方法学」之发现210
五、结论213
第三辑 人间烟火219
第九章 「佛学研究与修行」答客问219
第十章 质疑与答辩——覆陈、悟二文的指摘233
第十一章 关於《法海微波·序》的一些反思243
第十二章 冰雪大地撒种的痴汉——〈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新动向〉读后249
第四辑 后继有人257
第十三章 平凡的罗汉·不平凡的妙心——序传道上人的《妙心文集》257
第十四章 人间佛教律学研究的再出发——序清德法师著《印顺导师的律学思想》263
第十五章 当代台湾佛教精英比丘尼的出家经验与社会关怀实录267
第一部分:主题报告内容268
导论——生命经历简介271
(一)金字塔型的威权结构274
1.寺院部份274
2.佛学院的教育方式279
3.威权心态的婆媳原理284
4.威权形成的制度阴影285
5.小结与实例290
(二)僧团经济生活的忙碌和执事眼光局限的问题293
(三)两性的权力结构问题301
(四)社会歧视的社会教育316
第二部分:问答与交流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