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 马克思法律反作用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 马克思法律反作用思想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0807439.jpg)
- 蔡宝刚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6172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 马克思法律反作用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文摘要1
自序1
前言1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1
第一章思想演进的轨迹1
第一节青年马克思对经济现象及其法律逻辑的关注1
目录1
一、新理性主义法律观的形成:对社会现实逐渐关注2
Legal Logic of Economic Phenomena3
一、本文论题的研究意义4
二、经济决定法律:揭示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基础7
二、本文中“经济”与“法律”的含义10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12
三、法律影响经济:揭示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原理16
一、主要思想概述23
第二节马克思对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之认识的深化23
二、经济关系决定法权关系27
三、法权关系巩固着经济关系30
第三节 晚年马克思关于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34
思想的丰富34
一、主要思想概述34
二、所有制关系决定法权关系37
三、法权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2
第二章财产关系与权利结构47
第一节财产关系的性质48
一、财产关系是一种法权关系48
二、生产关系决定财产关系55
三、财产关系巩固着生产关系62
第二节财产关系与物权77
一、所有权的属性78
二、土地所有权80
三、资本所有权93
四、所有权权能的分离95
第三节财产关系与债权102
一、债权的经济基础103
二、债权的经济意义111
三、债权经济意义的当代阐述及评价118
第三章市民社会与法律调整126
第一节市民社会的经济特质127
一、从市民社会的生成路径来看,市民社会是127
商品经济社会127
二、从市民社会的理论渊源来看,马克思承继了黑格尔的理论130
三、从市民社会的属性来看,经济关系是133
市民社会的基本内容133
第二节市民社会的法权要求136
一、欧洲城市的兴起与市民权利的扩展137
二、马克思对市民社会权利发展规律的揭示140
三、市民社会权利发展的法律意义145
第三节市民社会与法律调整151
一、市民社会的不自足性152
二、克服市民社会弊端的不同路径155
三、市民社会的法律调整162
第四章公司组织及其法律意义176
第一节股份公司组织运行的社会条件178
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178
二、信用制度的发展182
第二节股份公司组织的积极作用184
一、股份公司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84
二、股份公司组织强化了两权的分离187
三、股份公司是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化的历史桥梁190
第三节股份公司组织的负面影响193
一、股份公司的发展容易形成垄断193
二、股份公司运作中充满了投机、赌博和欺诈因素197
第四节 马克思公司组织思想的法律意义201
一、股份公司组织需要法律的规制202
二、确认股份公司组织的法律地位205
三、建立规范股份公司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制度212
四、建立公司权力运行和监督的法律机制219
五、建立健全金融法制230
第五章经济发展与法律发展237
第一节经济发展决定法律发展237
一、亚当·斯密的解释237
二、马克思的一般阐释239
三、马克思的宏观论述242
第二节法律发展影响经济发展245
一、亚当·斯密的解释245
二、当代西方学者的解释248
三、马克思的理论阐释251
第三节法律发展影响经济发展的表现形式256
一、法律是实现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257
二、法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61
三、法律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前提条件266
四、法律维护了经济秩序的稳定274
五、恩格斯的进一步论述278
第六章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思想的具体分析286
第一节知识经济引起法律变革287
一、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特征287
二、知识经济必然引起法律变革288
一、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经济关系决定法的本质291
第二节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是法律变革的深层动因291
二、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必然引发法的本质的嬗变293
第三节知识的权力化及权力重心的转移是法律变革的直接动因298
一、知识的权力化298
二、知识经济社会权力重心的转移299
第四节法律的知识化是知识经济社会法律发展的趋势303
一、经济的知识化是法律的知识化的经济基础303
二、知识的权力化是法律的知识化的政治基础306
三、法律的知识化使法律更具合法性309
四、法律知识化的法治意义312
第五节弘扬权利观念是知识经济社会法律变革的主旨313
一、确立权利至上的法律观念314
二、确立知识产权优位的法律观念319
三、确立生态权利的法律观念325
四、确立世界权利的法律观念331
第七章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思想的比较分析337
第一节 法律对经济作用的性质:决定作用与反作用339
一、诺思的法律决定作用思想339
二、马克思的法律反作用思想344
第二节法律对经济作用的机制:产权与所有权制度346
一、诺思的产权理论348
二、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351
第三节法律对经济作用的制约:国家与意识形态357
一、诺思的国家与意识形态理论357
二、马克思的国家与意识形态理论363
第四节 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思想的现实意义370
一、重视经济发展中的法律作用的发挥370
二、全面理解马克思法律思想的科学性371
三、强化法律反作用问题的研究374
参考文献377
后记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