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徽资源环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安徽资源环境
  • 张理华,张群,周葆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00280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自然资源-研究-安徽省;环境保护-研究-安徽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安徽资源环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安徽省地理起源1

第一节 安徽省地理位置1

一、经纬度位置及其意义1

二、经济地理区位及其意义3

三、交通地理区位及其意义3

四、区域轮廓特征及其意义4

第二节 安徽区域古文明4

一、安徽旧石器时代古文明4

二、安徽新石器时代早期古文明5

三、安徽近5000年来的文明与沿革8

四、安徽省名称的由来11

第三节 安徽省行政区划的演变12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行政区划的变化12

二、安徽现行行政区划16

三、安徽省行政区划的调整19

第二章 安徽地质与矿产资源21

第一节 安徽大地构造基础21

一、安徽地质构造基础21

二、安徽地质发展简史25

三、安徽地质构造体系29

第二节 安徽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32

一、安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32

二、安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36

三、安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38

四、安徽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38

第三节 安徽三大矿产资源与产业基地39

一、安徽煤炭资源及开发利用40

二、安徽铜矿资源及其开发利用44

三、安徽铁矿资源及其开发利用45

第四节 安徽地质灾害及其防治50

一、安徽地震灾害50

二、安徽常见的地质灾害52

三、安徽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54

四、安徽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55

第三章 安徽地貌与土地资源57

第一节 安徽地貌57

一、安徽地貌发育的控制因素57

二、安徽地貌发育简史58

三、安徽地貌类型60

四、安徽地貌分区63

第二节 安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70

一、安徽土地资源的构成和特征70

二、安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71

三、安徽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76

四、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77

第三节 安徽土壤资源及其利用77

一、安徽主要土壤类型78

二、安徽土壤分区85

三、土壤资源的保护和改良86

第四章 安徽气候条件与资源88

第一节 安徽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88

一、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88

二、冬季干冷,南北差异大91

三、春温多变,秋高气爽93

四、夏季高温多雨,梅雨特征明显95

第二节 安徽气候资源及其利用98

一、光能资源及其利用98

二、热量资源及其利用102

三、降水资源及其利用105

四、安徽近50年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107

第三节 安徽气象灾害与减灾111

一、干旱111

二、暴雨或连阴雨112

三、台风115

四、寒潮116

五、冰雹117

六、干热风118

第五章 安徽水系与水资源121

第一节 安徽的河流与湖泊122

一、长江下游水系122

二、淮河中游水系126

三、新安江水系129

第二节 安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31

一、安徽地表水资源131

二、安徽地下水资源135

三、安徽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38

第三节 安徽水环境污染与治理140

一、安徽江河湖泊水质已受到污染140

二、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大141

三、安徽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143

四、巢湖污染及其治理145

五、安徽淮北平原水环境污染及对策150

第六章 安徽植被与生物资源158

第一节 安徽植被特征与类型158

一、安徽的植物区系158

二、安徽植被的主要特征159

三、安徽主要植被类型160

四、安徽植被分区163

第二节 安徽的生物资源165

一、丰富的生物资源165

二、植物资源166

三、动物资源171

第三节 安徽自然环境保护173

一、安徽的自然保护区概况173

二、鹞落坪自然保护区175

三、升金湖自然保护区178

四、牯牛降自然保护区180

五、天马自然保护区181

六、安徽省“十一五”时期生态保护182

第七章 安徽人口与劳动力资源184

第一节 安徽建省初期的人口184

一、安徽省1750—1850年的人口变化184

二、推算1667—1748年的安徽人口数187

三、讨论与结论189

第二节 200年来的安徽人口变化192

一、19世纪的安徽人口192

二、20世纪上半叶的安徽人口196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安徽人口增长198

第三节 安徽人口结构200

一、人口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200

二、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201

三、人口年龄构成趋向老龄化202

四、婚姻状况与人口性别比204

五、人口就业结构趋于合理205

第四节 安徽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其开发207

一、安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207

二、安徽劳动力资源素质偏低208

三、安徽劳动力流动规模大210

四、安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对策212

第八章 安徽旅游资源与旅游业215

第一节 安徽旅游资源及其区域差异215

一、安徽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质量高215

二、皖南地区的旅游资源216

三、皖西南地区的旅游资源219

四、江淮地区的旅游资源221

五、皖北地区的旅游资源223

第二节 安徽旅游业的发展224

一、旅游业发展速度快225

二、旅游产业建设已具有相当规模225

三、旅游业发展不平衡227

四、安徽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28

五、安徽旅游业发展对策230

第三节 安徽主要旅游景区231

一、黄山风景区231

二、九华山风景区236

三、天柱山风景区243

第四节 大别山旅游资源整体开发研究246

一、大别山区旅游资源246

二、大别山区旅游业现状252

三、大别山旅游区开发条件254

四、大别山旅游区整体开发建议255

第九章 安徽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省建设257

第一节 安徽经济发展简史及分析257

一、安徽近代经济发展阶段257

二、安徽近代工矿业发展的特点258

三、安徽近代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260

四、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安徽经济发展262

五、改革开放后的安徽经济发展与结构变化264

第二节 安徽省可持续发展评估268

一、评估方法及指标选择268

二、指标的标准化处理270

三、评估与分析271

四、评估结论及建议277

第三节 安徽生态省建设279

一、安徽生态省建设的意义279

二、安徽生态省建设目标和步骤280

三、安徽生态省建设的主要任务281

四、2007生态省建设进程总体评价288

五、安徽省“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289

主要参考文献2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