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课程理解 教师取向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课程理解 教师取向之研究
  • 陈美如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
  • ISBN:978957115040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144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课程理解 教师取向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课程理解的定位3

第一章 课程理论的背景3

壹、课程理论的重要性5

贰、课程理论的意涵6

参、主要的课程理论流派8

肆、课程理解的理论背景12

第二章 课程发展与课程理解17

壹、课程发展的意涵与演进19

贰、课程发展已逝?—Pinar24

参、从课程发展到课程理解的可能图像25

肆、课程发展与课程理解的关系27

伍、课程理解所提供的另一种选择34

第二篇 课程理解——基本概39

第三章 理解「课程」39

壹、从字源理解课程41

贰、理解「课程」的几个角度43

参、文本观点—Pinar的理解课程46

肆、理解「课程」所在的脉络53

伍、理解「课程」与人的关系55

第四章 课程理解的意涵57

壹、一个逐渐涌现的地带59

贰、「理解」的基础意义61

参、课程理解的意涵66

第五章 课程理解的几个基础问题71

壹、Why—为什么要课程理解?73

贰、Who—谁从事课程理解?76

参、What—课程理解要理解什么?79

第六章 课程理解的可能途径85

壹、在课程行动中从事课程理解—Where & When87

贰、如何进行课程理解?—How88

参、课程理解的可能途径94

肆、一个暂时理解—对课程理解途径的初步建议96

第三篇 教师的课程理解101

第七章 理解教师——她的角色与处境101

壹、我的定位—曾经作为小学教师的角色与处境103

贰、教师的「理想」角色探究105

参、教师真实处境的理解111

肆、再思教师的角色与处境117

第八章 教师须要课程理解?119

壹、教师如何存在?121

贰、洞见教师教学生活世界:教师课程理解的缘由122

参、教师课程理解的重要意义127

第九章 教师课程理解的途径与理想133

壹、课程理解之於教师135

贰、教师课程理解的可能途径与方向135

参、教师课程理解的理想141

肆、教师课程理解的反省与限制147

第四篇 实践反省—研究151

第十章 遇见教师课程理解——研究历程与方法151

壹、我们的选择—研究者的角色与场域153

贰、进入研究场域154

参、研究历程157

肆、研究方法160

伍、研究资料分析与意义抽取166

陆、分析架构的形成170

第十一章 先前的理解——处境与脉络171

壹、当「理解」面对习而不察的处境173

贰、先前理解—第一个想到的是学生174

参、理解课程—对课程的先前理解185

肆、对自身的先前理解—返回原始190

伍、拉开—个距离—觉察到读者的位置198

第十二章 课程准备与创塑的理解201

壹、寻找课程行动的起点—教师的初衷204

贰、选择—课程的雏形与存在样态208

参、解放与建构—课程的样貌214

肆、关系—与正式课程的交会219

伍、计画赶不上变化—课程创塑中的时时转化223

陆、课程行动的「线」—创塑课程的不同轨迹230

柒、解放后的趋避冲突—茫然恐惧v.s.能量开展236

第十三章 课程实施与缔造的理解239

壹、从习以为常走出来—觉察非计划性的遭逢242

贰、寻找关联—在自省与对话中丰实理解246

参、选择与决定—经验缔造的历程252

肆、学生生命经验的缔造259

伍、教室与学生整体氛围的形塑263

陆、用更宽的视野面对缔造经验267

第五篇 再理解篇271

第十四章 对学生的再理解271

壹、「再」理解的意涵273

贰、发现孩子的另—面275

参、孩子不全跟著教师走—看见孩子的自主性280

肆、看见学生的「心」284

伍、学生的理解是最终的依归290

第十五章 对课程的「再」理解291

壹、回首293

贰、未来300

参、重要的是真实的过程—自主与责任305

第十六章 对教师自身的「再」理解307

壹、课程理解后的反观—自我觉识309

贰、蓦然回首—我已经变了310

参、诠释与批判后—自我建构318

肆、转变的意义—回到教师的初衷326

第六篇 教师课程理解的所在333

第十七章 教师与课程——以理解展开的生存形式——代结论333

壹、再理解「教师的课程理解」338

贰、我们走过的轨迹339

参、我们的看见341

肆、限制344

第十八章 教师课程理解的寄望——另一种建议345

后记353

参考书目3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