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州湾海洋牧场 人工鱼礁建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海州湾海洋牧场 人工鱼礁建设](https://www.shukui.net/cover/1/30715413.jpg)
- 朱孔文,孙满昌,张硕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5043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鱼礁-研究-连云港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海州湾海洋牧场 人工鱼礁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工鱼礁概况1
第一节 人工鱼礁的定义1
第二节 国内外人工鱼礁建设现状2
一、我国人工鱼礁建设的历史背景2
二、国内人工鱼礁建设现状3
三、国外人工鱼礁建设现状10
第三节 人工鱼礁的功能12
一、人工鱼礁对非生物环境的影响12
二、人工鱼礁对生物环境的影响13
三、阻止底拖网作业15
四、改善了投礁海域的生态环境15
第四节 鱼礁的集鱼机理15
一、流场环境发生变化吸引鱼类聚集15
二、定栖性鱼类喜好栖息于固定物周围16
三、声音环境发生变化有利于鱼类趋礁16
四、鱼礁及其周围的光、味环境吸引鱼类16
五、鱼礁附着生物营造了饵料场16
第五节 礁区鱼类的行为及分布特征17
一、礁区鱼类对礁体产生依赖17
二、礁区鱼类的竞争行为17
三、鱼类的昼夜活动节律变化17
四、礁区鱼群分布的垂直结构17
第六节 人工鱼礁的分类18
一、按照投放水域划分18
二、按建设目的划分19
三、按设置水层划分19
四、按制作材质划分19
五、按照功能划分21
第二章 海州湾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状况23
第一节 海区的自然条件23
一、地理环境23
二、海洋水文23
三、海洋化学24
四、海洋环境质量25
第二节 海区的生物环境25
一、浮游植物25
二、浮游动物25
三、底栖生物26
第三节 海区的渔业资源状况26
一、总体概况26
二、鱼类27
三、甲壳类33
四、头足类34
第三章 人工鱼礁礁体设计与制造35
第一节 人工鱼礁礁体设计的特点35
第二节 人工鱼礁设计的理论计算35
一、沉式鱼礁的设计计算36
二、浮鱼礁的设计计算38
第三节 礁体设计基本原则45
一、主要的设计要素45
二、海州湾人工鱼礁礁体设计原则46
第四节 投放于海州湾的几种鱼礁设计47
一、十字形礁47
二、方形礁49
三、回字形礁50
四、改良型十字形礁51
五、三角形礁52
六、田字形礁54
七、海参礁55
八、圆孔刺参礁56
九、浮鱼礁57
十、旧船礁58
第五节 鱼礁的制造58
一、旧船改造58
二、钢筋混凝土礁的制作59
三、浮鱼礁的制作59
四、礁体设计制作应考虑的几个条件59
第六节 鱼礁的稳定性校核60
一、作用于鱼礁上的流体力60
二、礁体稳定性的校验61
三、十字形礁稳性校核63
四、回字形礁的稳性校核66
第四章 人工鱼礁渔场建设71
第一节 人工鱼礁海域应具备的条件和选址原则71
一、海域应具备的条件71
二、选址原则72
三、海州湾符合建设鱼礁渔场的基本条件72
第二节 人工鱼礁渔场礁体布置73
一、人工鱼礁渔场的种类73
二、海州湾人工鱼礁建设礁体布置的基本原则74
三、海州湾人工鱼礁的礁群布局75
第三节 人工鱼礁施工规程80
一、鱼礁的投放时间80
二、鱼礁的投放方式80
三、鱼礁投放的施工规程81
第五章 人工鱼礁投放海域海洋环境变动状况82
第一节 海洋水文82
一、水温82
二、盐度85
第二节 海水化学87
一、溶解氧87
二、化学需氧量90
三、生化需氧量93
四、pH95
五、无机氮96
六、硝酸盐100
七、亚硝酸盐102
八、氨氮105
九、活性磷酸盐108
十、硅酸盐111
第三节 叶绿素a113
第六章 海州湾人工鱼礁投放海域浮游生物变动状况116
第一节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变化116
一、种类组成116
二、生态类型116
三、浮游植物总数量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117
四、硅藻类数量的分布与变化121
五、甲藻类数量的分布与变化125
六、蓝藻类及金藻类数量的分布与变化126
第二节 浮游植物数量、种类分布基本特征127
一、现状特点127
二、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127
第三节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变化128
一、种类组成128
二、优势种129
三、生态类型130
四、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平面分布与季节变化130
五、总饵料生物量平面分布与季节变化131
六、桡足类丰度及季节变化132
七、毛颚动物丰度及季节变化135
八、水母类丰度及季节变化136
九、浮游幼虫(体)丰度及季节变化136
第四节 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基本特征136
一、种类组成136
二、数量136
第七章 海州湾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增殖效果137
第一节 调查时间、地点、方法和内容137
一、调查时间及站位137
二、调查方法137
三、调查内容138
四、数据分析方法138
第二节 游泳生物资源变动及群落结构140
一、游泳生物种类变动情况140
二、游泳生物资源量变动情况142
三、游泳生物优势种变化145
四、游泳生物群落生态161
第三节 底栖生物资源变动及群落结构169
一、底栖生物种类变动169
二、底栖生物资源量变动171
三、底栖生物群落生态179
第四节 生物因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187
一、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187
二、底栖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188
三、生物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190
第五节 人工鱼礁区潜水摄像调查192
第八章 人工鱼礁基础研究196
第一节 人工鱼礁模型的集鱼效果196
一、单体鱼礁模型的集鱼效果196
二、不同鱼礁模型组合的集鱼效果205
第二节 透水性鱼礁流场模拟220
一、流场概况221
二、上升流221
三、背涡流223
第三节 回字形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的实验研究224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224
二、回字形礁体模型阻力系数226
三、组合礁体的阻力系数227
四、开口比的设定228
五、水阻力系数的确定229
第九章 人工鱼礁管理及展望230
第一节 人工鱼礁的管理230
一、建立和完善的法规和技术保障体系230
二、建立健全项目运行管理机制231
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231
第二节 展望233
一、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234
二、加强海洋牧场建设235
附表242
附表1海州湾浮游植物名录242
附表2海州湾浮游动物名录245
附表3海州湾人工鱼礁投礁前后鱼礁区和对照区游泳生物名录247
附表4海州湾人工鱼礁投礁前后鱼礁区和对照区底栖生物名录254
参考文献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