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策、市场和社会对农民获取资源收益的影响 以中南杉县农民对集体林资源获取的分析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策、市场和社会对农民获取资源收益的影响 以中南杉县农民对集体林资源获取的分析为例
  • 苟天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5616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集体林-森林资源-收益-研究-云南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策、市场和社会对农民获取资源收益的影响 以中南杉县农民对集体林资源获取的分析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现状、内容和方法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现状4

1.2.1 “Access”的含义4

1.2.2 获取面临的复杂背景8

1.2.3 获取与非正式制度12

1.2.4 获得性的测量18

1.2.5 产权与获取20

1.2.6 市场权力与获取26

1.2.7 治理与获取32

1.2.8 国内对农户获取林业资源研究的述评38

1.2.9 小结和评述43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46

1.3.1 研究目标46

1.3.2 研究内容46

1.3.3 主要概念的界定47

1.4 研究方法47

1.4.1 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47

1.4.2 研究路径50

1.4.3 资料收集方法54

第二章 水平层次上农户获取资源收益的状况57

2.1 几种不同产权形式下农户获取资源的状况58

2.1.1 延续传统的集体经营的管理形式下农户的获取状况59

2.I.2 集体经营和分户承包经营结合下农户的获取状况61

2.1.3 股份制管理和分户经营结合林农的获取状况64

2.i.4 完全分户经营下农户的获取66

2.i.5 几种产权安排经营形式下农户获取的简要比较67

2.2 分户经营的农户获取收益的差异69

2.2.1 不同区域的价格分布状况69

2.2.2 人口变迁与资源分配70

2.2.3 农户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与获取差异73

2.3 小结78

第三章 林产品垂直链条上的利润分配状况80

3.1 木材加工链条的主要利益主体80

3.2 垂直利益分配84

3.2.1 各节点分散型的垂直利益分配情况85

3.2.2 各节点交叉的垂直利益分配情况90

3.3 垂直利润的分配模型105

3.4 各种链条存在的情况108

3.5 农户、收购商、加工商、供应商、批发商的水平收益比较111

3.6 小结114

第四章 获取资源地权和林权的规则118

4.1 政策和收益预期对权属安排的影响118

4.2 集体组织的公信力问题122

4.2.1 集体产权的“唯名”和“唯实”122

4.2.2 集体产权的控制和集体组织的公信力126

4.3 社区内的父系均分继承的规则132

4.3.1 社区身份资格133

4.3.2 父系继承135

4.3.3 均分原则136

4.3.4 谁劳谁占有137

4.4 占有惯性和资源价值140

4.4.1 占有惯性140

4.4.2 资源价值和获取的差异143

4.5 获取的机会成本148

4.6 资源价值和替代经营资源153

4.7 小结157

第五章 对资源名义的和实际的政策控制162

5.1 名义上的限额采伐政策163

5.2 对名义上的限额采伐政策的规避逻辑165

5.2.1 超伐现象和实际申请采伐流程166

5.2.2 放松采伐限额管制的刚性167

5.2.3 林业系统的逐利动机171

5.3 规避资源清查的策略174

5.4 地方控制采伐量的另一种机制178

5.4.1 控制木、竹经营(加工)许可证的发放178

5.4.2 控制机制设置180

5.5 一金一费征收的控制机制182

5.6 小结185

第六章 农民获取资源收益的途径188

6.1 亏空表象188

6.2 经销商对一金一费的规避190

6.2.1 利用县域间的竞争192

6.2.2 建立和利用社会资本193

6.2.3 逃避林业稽查197

6.2.4 林农对逃税和超限额采伐的配合199

6.3 商户对市场的控制202

6.3.1 获取木、竹经营(加工)许可证与获取市场202

6.3.2 构建和利用社会关系与获取市场207

6.3.3 交易中的赢利策略211

6.3.4 产品链的一体化策略213

6.4 林农对资源的获取215

6.4.1 资源的长时效性和销售需求216

6.4.2 林农所获得的地租220

6.4.3 产品生产进人者数量的消长221

6.4.4 林农对瑕疵的规避和对市场控制的抵制222

6.4.5 掌握计量知识224

6.5 小结226

第七章 对获得性的综合考察230

7.1 产权的现实排他和治理的公信力230

7.2 集权政策的消解和执行的异化234

7.3 市场权力和规制权力240

7.4 抵制的意识形态和弱熟人社会244

7.5 为生存的道义和安全248

7.6 关于资源的保护252

第八章 结论256

8.1 研究结论256

8.2 讨论260

8.3 建议264

参考文献267

附录283

附件1 某集体经营集体林村的收支明细283

附件2 皆伐灌木、杂木抚育山场的方式284

附件3 “杉”县木材公司杉原条购销码单285

后记2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