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云南跨境民族文化初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和少英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238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民族文化-研究-云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云南跨境民族文化初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云南主要跨境民族概况1
一 跨境民族理论与我国的跨境民族2
二 云南境内跨境民族4
三 云南跨境民族境外分布12
(一)云南与越南主要跨境民族12
(二)云南与老挝主要跨境民族14
(三)云南与缅甸主要跨境民族18
四 云南跨境民族的族源23
五 云南跨境民族的分布特点27
第二章 云南跨境民族文化的价值29
一 云南多元民族文化及其特点29
二 云南民族文化的价值31
三 云南民族文化面临流失蜕变的危险37
四 文化圈与跨境民族向心力40
五 跨境民族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43
六 跨境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大意义45
第三章 文山州跨境民族文化——以苗族为例47
一 文山州主要跨境民族概况47
二 跨境苗族特点与发展取向50
三 跨境苗族多元文化形态51
(一)苗族村寨文化51
(二)苗族建筑文化52
(三)传统婚姻模式53
(四)婚姻观念的转变与婚姻媒介变异55
(五)饮食文化57
(六)丧葬文化58
(七)苗族社会化途径的发展58
四 影响文山州跨境民族和谐发展的因素60
(一)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60
(二)宗教多元并存与境外渗透61
(三)跨境婚姻与文化调适62
第四章 红河州跨境民族文化(上)——以金平傣族为例65
一 红河州主要跨境民族概况65
二 闻名遐迩的语言与文字72
(一)语言72
(二)文字77
三 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78
(一)婚姻形态与家庭结构78
(二)民居建筑及其时空观81
四 多姿多彩的人生礼仪85
(一)出生与命名85
(二)孩子的养育与训练86
(三)成年礼88
(四)丧葬礼仪89
五 异彩纷呈的日常生活96
(一)生产生活礼俗96
(二)节庆礼俗99
(三)观念世界、祭祀及禁忌102
六 多元文化交融与族群关系106
第五章 红河州跨境民族文化(下)——以莽人为例109
一 莽人的族源与分布109
二 莽人的社会结构111
(一)婚姻形态111
(二)家庭结构113
(三)继嗣制度114
三 莽人的文化生活114
(一)日常生活与节庆礼俗114
(二)人生礼仪118
(三)观念世界与禁忌121
四 莽人的族群关系125
第六章 西双版纳州跨境民族文化(上)——以傣族园为例127
一 西双版纳州跨境民族概况127
二 西双版纳跨境贸易131
三 傣族文化的缩影——西双版纳傣族园132
四 傣族园经营模式134
五 傣族文化在变迁中调适与重组135
(一)生计方式:从以稻为主到旅游为主的转换135
(二)生活方式:饮食、建筑、服饰文化大放异彩136
(三)邻里关系:旅游竞争带来的烦恼137
(四)年轻一代:“痛并快乐着”138
(五)傣语会逐渐失传吗?139
六 南传上座部佛教面临的困境140
七 傣族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路向选择141
第七章 西双版纳州跨境民族文化(下)——以克木人为例144
一 克木人的历史渊源145
二 克木人的多元文化构成147
(一)姓氏与命名147
(二)空间文化布局148
(三)仪式文化149
(四)婚姻与生育150
(五)宗教文化152
(六)习惯法155
(七)刀耕火种155
三 橡胶林与克木人行为模式的转变157
四 全球化浪潮中的克木人159
第八章 普洱市跨境民族文化——以佤族、拉祜族为例161
一 普洱市跨境民族概况161
(一)普洱市跨境民族历史渊源及分布现状162
(二)普洱市跨境民族文化多样性及其发展163
(三)普洱市跨境民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69
二 普洱市边境佤族、拉祜族多元文化发展述略173
(一)经济文化发展状况173
(二)婚姻家庭177
(三)传统村落组织遗风184
三 普洱市最后识别的拉祜族支系——老缅人188
(一)分布与族源188
(二)语言189
(三)社会组织190
(四)人生礼俗194
(五)民间信仰197
(六)节日与歌舞201
(七)五十多年来东主老缅寨的发展变化207
第九章 临沧市跨境民族文化——以布朗族为例210
一 临沧市主要跨境民族概况210
二 布朗族的传统社会文化213
(一)布朗族的传统社会经济214
(二)布朗族的传统政治组织215
(三)布朗族的传统婚姻家庭217
(四)布朗族的宗教信仰与丧葬礼俗217
三 布朗族社会文化发展与变迁219
(一)婚姻家庭及其变迁220
(二)独特的丧葬礼仪228
(三)竜神崇拜及其祭祀仪式230
(四)社会变迁中的布朗族民族关系235
四 新农村建设中布朗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238
五 布朗族社会文化多元发展244
第十章 德宏州跨境民族文化——以阿昌族与德昂族为例247
一 德宏州主要跨境民族概况247
二 跨境民族经济文化互动250
(一)跨境民族边境互市250
(二)跨境民族文化互动253
三 跨境民族多元文化和谐共融256
(一)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256
(二)多种宗教信仰并存261
(三)饮食文化特异263
(四)民族手工艺精湛264
四 跨境多民族地区发展的机遇选择265
(一)户撒乡生态环境265
(二)户撒多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建设与社区发展266
(三)户撒多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几点建议268
五 跨境德昂族文化多元构成与境外互动269
(一)德昂族多元文化构成269
(二)德昂族跨境互动273
第十一章 怒江州跨境民族文化——以阿怒人为例276
一 怒江州主要跨境民族概况276
二 怒族支系与阿怒人分布280
三 阿怒人的原始宗教信仰281
(一)灵魂信仰282
(二)鬼神信仰284
(三)祭祀287
(四)禁忌288
四 “家庭视野”中的多元宗教289
(一)家庭视野中的神290
(二)家庭视野中的主流宗教292
五 主流宗教的传入与宗教整合293
(一)主流宗教的传播293
(二)宗教的重新整合294
六 多种宗教信仰共存的社会302
(一)家庭与亲属网络中的宗教信仰303
(二)不同宗教信徒间的交流与调适305
第十二章 云南跨境民族的文化生态观311
一 金平傣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312
二 金平傣族传统文化生态观313
(一)生物崇拜313
(二)非生物崇拜315
三 民族文化生态协调发展316
四 生态储备与民族地区环境保护319
(一)橡胶林与跨境民族地区生态环境320
(二)生态储备与生态环境建设322
第十三章 全球化与云南跨境民族文化建设前瞻324
一 西部大开发与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325
二 西部大开发中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328
(一)云南边疆民族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329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331
三 多元民族文化与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332
四 云南跨境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前瞻338
(一)全球化与云南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的态势339
(二)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模式341
(三)以“本体论”与“文化自觉”理念指导民族文化建设342
参考书目351
后记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