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译者行为批评 理论框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领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0684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翻译学-行为科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译者行为批评 理论框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 论1
第一章 译者行为批评论纲7
第一节 译者行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与“翻译内”和“翻译外”的分野7
一 “行为”、“译者行为”的英语表述7
二 “译者的行为”和“译者行为”9
三 “翻译内”和“翻译外”12
第二节 “译者行为”研究的范围与基本设想16
一 “译者行为”和“翻译行为”;“译内行为”和“译外行为”16
二 研究的范围和进一步研究的课题22
三 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思路25
第三节 文本批评视域与行为批评视域30
一 文本批评视域及其局限30
二 行为批评视域的分离36
三 二视域区别对待的意义40
第四节 译者行为批评:学科定位与研究意义43
一 国内外译者行为批评述论43
二 翻译批评的三大研究范式和译者行为批评的学科定位46
三 译者行为批评的意义51
第五节 以“译者行为”批评为基本内容的“译者行为批评”54
一 翻译批评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54
二 译者行为批评:翻译批评新的聚焦点58
三 译者行为批评在翻译理论体系中的位置60
本章小结61
第二章 译者行为与“求真一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64
第一节 翻译上的性质问题与译者行为64
一 “译者”属性和译者行为64
二 “翻译”属性和“翻译”层级67
三 “翻译性质”和“翻译活动性质”70
第二节 意志体译者的“求真”、“务实”行为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76
一 “求真”、“务实”:定义及其实现76
二 连续统描写性评价思路和“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81
第三节 “求真-务实”:构建背景及其思辨87
一 “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及其构建条件87
二 “文化转向”对译者行为背后的关注93
第四节 “求真-务实”:相关概念及其辩证关系95
一 相关概念辨析95
二 “求真”、“务实”之间的辩证关系101
第五节 “求真-务实”:译者行为方式和准则104
一 译者行为方式104
二 译者行为准则106
三 译者行为的本能和自觉110
本章小结113
第三章 译者行为的自律和他评116
第一节 “怎么译”与“怎么评”问题116
一 译、评的分工和译评者的身份116
二 “怎么译”:翻译忠实性标准之争123
三 “怎么评”:学者评和译评之功127
第二节 译者行为的自律模式130
一 译者的语言性自律和语言性“求真”行为130
二 译者的社会性自律和社会性“务实”行为134
第三节 译者行为的自评与他评模式136
一 规定性译评136
二 描写性译评140
三 在规定与描写之间144
第四节 “怎么译”对“怎么评”:用语的差异性148
一 译、评行为和用语之异概说148
二 “创造性翻译”和“翻译性创造”152
三 研究上的“以译者为中心”和译者实践上的“译者中心”154
第五节 “怎么译”对“怎么评”:评价的公正性156
一 评价的上下一致156
二 效果的内外二分160
三 视域的静动合一165
本章小结167
第四章 文本类型与译者行为168
第一节 文本类型与译者的“求真”、“务实”行为偏向168
一 文本类型连续统:文学型、应用型和半文学半应用型168
二 文本类型的静态、动态连续统表现和译者的“求真”、“务实”举措173
第二节 文本类型与一般情形下的译者行为178
一 文学型文本的欣赏性和译者的“求真”行为178
二 应用文学文本的实用性和译者的“务实”行为184
三 半文学半应用型文本和译者的“求真”、“务实”行为188
第三节 文本类型与特别情形下的译者行为190
一 偏于“求真”的文学型文本和译者的“务实”行为190
二 偏于“务实”的应用型文本和译者的“求真”行为194
第四节 译文全、残:翻译变体反映的译者行为198
一 相关概念关系198
二 译文全、残和译者行为203
三 名实相符要义210
本章小结213
第五章 译者角色化、翻译社会化与译者行为215
第一节 译者角色化的表现和翻译描写定义215
一 “身份”、“角色”和译者的角色特征215
二 译者角色化与译文多样性219
三 译者的角色行为和“翻译”、“译者”的描写定义221
第二节 译者角色化的范围和性质223
一 “译”和“非译”角色行为的界限223
二 译者角色化和翻译社会化227
第三节 译者角色化下的译者行为230
一 自译行为230
二 复译行为235
三 方法正、偏和译者行为237
第四节 翻译思想反映的译者角色化行为:以“神似”、“化境”为例239
一 作为文本翻译观的“神似”和“化境”239
二 作为译者行为准则的“神似”和“化境”244
本章小结246
第六章 译者行为和译文质量双向评价实证性个案研究248
第一节 行为和文本双向评价原则248
一 双向评价三要素248
二 双向评价单位254
第二节 原文选择和多版本译文测前预期257
一 原文选择和多版本译文考察个案257
二 问卷设计和多版本译文前测261
第三节 多版本译文测后数据与读者接受倾向性分析264
一 求真度、务实度和合理度反馈数据264
二 求真度、务实度和合理度的相关性266
第四节 读者接受的主客观反应与译文的译内、译外效果268
一 读者接受的主客观数据和预期偏差268
二 译文的译内效果和译外效果考察个案273
第五节 双向评价体系和个案考察方法276
一 “求真-务实”双向评价体系276
二 个体译者和群体译者行为研究课题设计278
附:调查表283
本章小结284
余论 中国翻译学理论建构应有学派意识286
参考文献291
附录 本书主要用语汉英对照表308
后记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