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循证医学 供临床型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循证医学 供临床型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0643585.jpg)
- 李幼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8645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循证医学 供临床型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循证医学绪论1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产生和发展1
一、循证医学产生的背景1
二、循证医学的发展2
第二节 循证医学的定义与特点2
一、循证医学的定义2
二、循证医学的特点3
第三节 循证医学的方法与工具4
一、二次研究方法4
二、原始研究方法4
三、转化研究方法5
四、评价工具的开发6
第四节 循证医学的前沿与挑战7
一、卫生研究注册与伦理监管7
二、撰写和发表规范7
三、理想条件与真实世界研究8
四、平均结果与个体化决策8
五、国际标准的本土化证据生产、使用和评价9
六、转化研究与绩效评估9
第二章 在临床实践中提出问题11
第一节 概述11
一、发现和提出临床问题的重要性11
二、发现和提出临床问题应具备的基础条件11
三、选择临床问题的基本标准11
第二节 临床问题的提出与构建12
一、临床问题的类型12
二、提出临床问题12
三、构建临床问题的要素13
四、基于PICO要素的askMedline搜索引擎介绍14
五、提出临床问题应注意的问题14
六、The SPIDERTool简介15
第三节 临床问题的来源15
第三章 证据的分类、分级与推荐18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及其分类18
一、证据及其相关概念18
二、证据的分类19
第二节 证据的分级与推荐19
一、证据分级与推荐的演进19
二、GRADE分级方法介绍21
三、GRADE pro软件介绍21
第三节 GRADE的应用26
一、GRADE在系统评价中的应用26
二、GRADE在指南中的应用27
第四章 证据来源与检索31
第一节 临床证据资源与检索31
一、证据资源发展简史31
二、常见证据资源分类、简介32
三、循证解决临床问题的思路32
四、证据检索的步骤32
第二节 系统评价中的文献检索39
一、文献检索基本原理39
二、常用文献数据库及数据库的选择42
三、系统评价检索步骤及举例47
四、检索过程中的常见问题50
第五章 病因证据的评价与应用54
第一节 病因证据概述54
一、致病因素54
二、危险因素54
三、病因的致病效应54
四、病因研究的重要性54
第二节 提出问题54
一、临床病案54
二、初始临床问题54
三、转换成可回答的临床问题55
第三节 检索相关研究证据55
一、选择数据库55
二、确定检索词55
三、检索相关数据库55
第四节 评价证据56
一、证据的真实性56
二、证据的重要性59
三、证据的适用性60
第五节 临床决策与后效评价61
一、决策三要素61
二、对当前患者的最终临床决策61
三、后效评价61
四、对未来科学研究的启迪62
第六章 诊断证据的评价与应用63
第一节 诊断性研究概述63
一、诊断性试验定义63
二、诊断性研究方法63
三、诊断性研究证据分级66
第二节 提出临床问题66
一、提出临床问题66
二、构建临床问题66
第三节 检索相关研究证据66
一、选择数据库66
二、确定检索词67
三、检索相关数据库67
第四节 诊断性研究证据的评价和应用67
一、评价证据的真实性67
二、评价证据的临床重要性69
三、评价证据的适用性70
第五节 临床决策与后效评价73
一、临床决策73
二、后效评估73
第七章 治疗证据的评价与应用75
第一节 概述75
一、概念75
二、特点75
三、作用75
四、常见设计方法简介75
第二节 提出临床问题76
第三节 检索证据77
一、选择数据库77
二、确定检索词77
三、检索相关数据库77
第四节 评价证据77
一、如何评价治疗证据的真实性77
二、正确理解治疗证据的临床重要性80
三、治疗证据的临床应用性81
第五节 临床决策与后效评价83
一、临床决策83
二、后效评价83
第八章 不良反应证据的评价与应用84
第一节 概述84
一、不良反应相关的定义和特征84
二、不良反应的证据类型和特征84
三、不良反应证据的选择85
第二节 提出问题86
第三节 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获取86
一、选择数据库86
二、确定关键词86
三、检索相关数据库86
第四节 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评价和应用87
一、不良反应证据的真实性评价87
二、不良反应的重要性评价89
三、不良反应证据的适用性评价89
第五节 临床决策与后效评价90
第九章 预后证据的评价与应用91
第一节 概述91
一、预后基本概念及常见的预后问题91
二、疾病预后研究的设计类型91
三、证据在疾病预后判断中的重要性91
第二节 提出问题91
一、临床病案91
二、提出问题92
三、转换问题92
第三节 检索证据92
一、选择数据库92
二、确定检索词92
三、检索相关数据库92
第四节 评价证据93
一、预后研究证据的真实性评价93
二、预后研究证据的重要性评价95
三、预后研究证据的适用性评价96
第五节 临床决策与后效评价97
一、临床决策实施后效果97
二、预后对未来科学研究的启迪97
第十章 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与应用98
第一节 卫生经济学评价概述98
一、基本概念98
二、目的与意义98
三、主要方法99
第二节 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设计99
一、研究框架99
二、成本测算100
三、产出测算100
四、增量分析和净效益分析101
五、敏感性分析102
第三节 卫生经济学评价的应用与展望102
一、应用102
二、展望104
第四节 案例分析104
第十一章 系统评价/Meta分析总论110
第一节 系统评价概述110
一、基本概念110
二、为什么要进行系统评价111
三、系统评价与传统文献综述的区别与联系111
四、系统评价分类111
第二节 系统评价的方法112
一、系统评价前的准备112
二、系统评价流程112
三、系统评价方法113
第三节 系统评价的解读与应用116
一、系统评价的质量评价116
二、Meta分析结果解读118
三、系统评价的局限性119
四、系统评价在各领域中的应用119
第十二章 诊断性试验系统评价/Meta分析121
第一节 诊断性试验系统评价的概述121
一、诊断性试验121
二、诊断性试验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121
第二节 诊断性试验的系统评价方法121
一、选题立题及制订系统评价计划书121
二、检索文献122
三、筛选与纳入文献122
四、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123
五、收集数据124
六、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124
七、报告、解释结果和下结论125
八、更新系统评价125
第三节 诊断性试验的Meta分析125
一、诊断性试验的数据提取及效应量的表达125
二、所有纳入研究的统计描述126
三、异质性检验126
四、阈值效应分析126
五、合并效应量估计与SROC曲线的绘制127
六、诊断性试验Meta分析软件及其应用128
七、Meta回归130
第十三章 防治性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132
第一节 概述132
一、研究目的132
二、研究过程133
第二节 策划和设计133
一、确定明确、可回答的研究问题133
二、制定纳入/排除标准134
三、确定数据获取策略137
四、确定分析框架137
五、建立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策划和设计 Meta分析137
第三节 数据收集138
一、偏倚风险评价138
二、获取研究数据140
第四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140
一、确定拟开展的比较140
二、效应量指标140
三、合并统计模型的选择141
四、异质性问题的考虑和检验142
五、异质性问题的处理142
六、敏感性分析143
第十四章 观察性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145
第一节 概述145
一、观察性研究的定义与作用145
二、观察性研究系统评价简介145
第二节 观察性研究系统评价制作流程146
一、提出问题与制定方案146
二、文献检索策略及筛选146
三、偏倚风险评价147
四、数据整理147
五、数据分析148
六、观察性研究系统评价的报告规范149
七、后效评价149
第三节 观察性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应用实例150
一、分析性研究系统评价实例150
二、描述性研究系统评价实例151
第十五章 卫生政策研究的系统评价155
第一节 概述155
第二节 卫生政策研究系统评价的方法介绍155
一、提出问题155
二、检索卫生政策原始研究的常用数据库157
三、卫生政策研究系统评价的纳入/排除标准158
四、卫生政策研究的质量评价方法159
五、卫生政策研究系统评价的数据整合与分析方法161
第三节 案例分析164
一、提出问题164
二、原始研究的检索165
三、原始文献的筛选169
四、原始文献的质量评价169
五、数据整合和分析方法169
第十六章 基础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173
第一节 概述173
一、基础研究的目的与特点173
二、基础研究面临的挑战174
第二节 基础研究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方法174
一、设计175
二、方法175
三、文献检索和数据提取176
四、质量评价176
五、证据合成176
六、结果解释176
第三节 基础研究系统评价与Meta 分析实例176
一、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相关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176
二、动物实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179
三、蛋白表达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182
第十七章 系统评价再评价186
第一节 概述186
一、定义186
二、历史沿革186
三、系统评价再评价与系统评价的区别186
四、评估角度186
五、研究现状187
第二节 系统评价再评价的制作方法188
一、立题188
二、制订纳入和排除标准188
三、收集资料188
四、筛选文献189
五、提取资料189
六、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189
七、资料分析与结果解释190
第十八章 间接比较与网状/Meta分析193
第一节 间接比较概述193
一、定义193
二、基本思想193
三、类型193
四、计算方法194
五、结果的方向性194
六、分析的标准误及CI194
七、间接比较与直接比较统计分析上的差异194
第二节 网状Meta分析方法195
一、定义195
二、基本假设195
三、统计分析及软件196
四、撰写与报告197
第三节 网状Meta分析实例197
一、背景及目的198
二、方法198
三、结果198
四、结论202
第十九章 Meta分析软件的使用203
第一节 Meta分析的常见类型和软件203
一、Meta分析的常见类型203
二、Meta分析常用软件203
三、软件演示所用例文203
四、RevMan 5简介205
五、Meta-DiSc 1.4 简介205
六、Stata软件简介207
七、WinBUGS软件简介209
第二节 直接比较二分类数据的Meta分析210
一、使用RevMan 5实现210
二、使用Stata实现212
三、使用WinBUGS实现214
第三节 直接比较连续型数据的Meta分析216
一、使用RevMan 5实现216
二、使用Stata实现216
三、使用WinBUGS实现216
第四节 有序变量的Meta分析218
一、使用Stata实现218
二、使用WinBUGS实现219
第五节 网状Meta分析220
一、使用Stata实现220
二、使用WinBUGS实现221
第六节 诊断准确性研究的Meta分析223
一、使用RevMan 5实现223
二、使用Meta-DiSc 1.4 实现224
三、使用Stata实现224
第七节 效应量及其可信区间的Meta分析226
一、使用RevMan 5实现226
二、使用Stata实现227
第八节 单组率的Meta分析228
一、使用RevMan 5实现228
二、使用Meta-DiSc 1.4 实现228
三、使用Stata实现228
四、使用WinBUGS实现228
第二十章 卫生技术评估231
第一节 卫生技术评估概述231
一、卫生技术231
二、卫生技术评估231
三、卫生技术评估产品的类型232
四、卫生技术评估与循证医学232
五、卫生技术评估的发展232
第二节 卫生技术评估的流程、方法与报告规范234
一、评估流程234
二、评估方法236
三、评估的报告规范237
第三节 卫生技术评估的应用238
一、研究背景238
二、评估目的和目标238
三、评估角度238
四、确定具体问题238
五、评估结果238
六、结论及建议238
七、后效评价239
第二十一章 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使用与评价240
第一节 概述240
一、临床实践指南的概念和发展240
二、临床实践指南与其他证据的关系241
三、临床实践指南的意义241
第二节 临床指南制定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241
一、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方法类型241
二、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步骤242
三、临床实践指南报告内容244
四、指南制定与使用应注意的问题244
五、证据充分/不充分时指南应如何进行推荐244
第三节 临床实践指南的评价方法245
第四节 临床实践指南应用原则和方法245
一、临床实践指南应用的原则245
二、临床实践指南的应用方法246
第二十二章 知证卫生决策工具及应用248
第一节 概述248
一、知证卫生决策的概念248
二、传统卫生决策与知证卫生决策的区别248
三、知证卫生决策工具248
第二节 卫生决策中证据的含义、特征及其作用249
一、卫生决策中证据的含义及特征249
二、证据在卫生决策三个阶段中的作用249
第三节 知证卫生决策证据的查找与评价249
一、证据的分类249
二、查找证据250
三、评价证据250
第四节 使用证据进行决策251
一、证据的使用251
二、政策简报252
三、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252
第五节 知证卫生决策工具应用实例253
一、系统评价证据生产与决策支持案例253
二、国际组织确保应用系统化和透明化方法的案例254
三、利益相关者参与卫生决策案例255
第二十三章 临床试验与系统评价注册及伦理监管257
第一节 临床试验与系统评价注册的定义与意义257
一、临床试验的定义257
二、临床试验注册的定义与意义257
第二节 临床试验与系统评价注册进展与问题259
一、注册标准259
二、临床试验与系统评价注册平台与机构简介260
第三节 临床试验与系统评价注册的发展方向261
一、卫生研究注册的范畴261
二、卫生研究注册的其他平台262
三、卫生研究注册面临的挑战262
第四节 临床试验注册与伦理监管262
第二十四章 医学研究报告规范265
第一节 国际主流医学研究报告规范265
一、随机对照试验——CONSORT265
二、非随机试验——TREND266
三、诊断准确性试验——STARD269
四、观察性研究——STROBE271
五、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PRISMA273
六、观察性研究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MOOSE275
七、动物研究——ARRIVE276
八、动物实验的系统评价278
九、其他278
第二节 医学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与后效评价280
一、医学研究报告规范的实施效果280
二、医学研究报告规范的影响280
第二十五章 循证卫生管理与决策285
第一节 循证卫生决策与管理的历史285
一、西蒙及其决策理论285
二、循证卫生决策与管理理念的诞生285
三、循证卫生决策与管理的发展285
第二节 循证卫生管理286
一、临床实践与卫生管理的比较286
二、循证卫生管理的驱动力286
三、循证卫生管理的内涵286
四、管理问题的分类与证据分级288
五、设计和实施循证管理288
六、实施循证卫生管理可能的障碍289
七、促进循证卫生管理应用的策略和行动289
第三节 循证卫生决策290
一、决策与卫生决策290
二、循证卫生决策的概念与内涵290
三、循证卫生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291
四、循证卫生决策的步骤292
第四节 循证卫生管理与决策面临的挑战297
一、外部力量对医疗保健机构改善绩效责任的要求高297
二、开展循证管理实践的医疗卫生机构较少297
三、管理证据缺乏,可及性较差298
四、弥合研究与实践的裂痕298
五、很难定义实施循证决策和管理是否成功的标准298
六、“循证”和“循证管理”正成为决策者追求时尚的口头禅298
七、实施循证管理与组织创新的矛盾299
八、基于证据的决策/循证决策与知晓证据的决策/知证决策299
九、决策环境的复杂性299
第五节 循证卫生管理与决策应用实例299
第二十六章 循证医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探索与实践302
第一节 循证公共卫生的产生和发展302
一、定义和范畴302
二、产生和发展303
三、目的和意义303
第二节 循证公共卫生决策的探索与实践304
一、方法与步骤304
二、公共卫生中的循证实践304
三、应用实例307
第三节 循证公共卫生的挑战与展望308
一、问题与挑战308
二、展望309
第二十七章 循证药物评价与决策310
第一节 循证药物评价方法310
一、范畴310
二、证据的类型及使用311
三、决策程序与影响因素311
第二节 循证药物评价与决策实践312
一、WHO基本药物评价、遴选与使用312
二、我国基本药物评价与决策315
第三节 循证药物评价思考与探索318
基本药物的循证评价与遴选318
第二十八章 循证医学在药学领域的探索与实践322
第一节 循证药学概述322
一、产生与发展322
二、定义322
三、循证药学与循证医学的区别和联系322
四、挑战和机遇322
第二节 循证药学实践模式与方法325
一、实践模式325
二、实践方法326
第三节 循证药学探索和实践327
一、基线调查,优选问题327
二、查证用证解决问题327
三、创证用证解决问题328
第二十九章 循证护理332
第一节 循证护理概述332
一、起源和背景332
二、基本概念333
三、实践模式334
四、实践的发展和展望335
第二节 循证护理实践336
一、实践的基本步骤336
二、证据应用的影响因素338
三、循证护理的临床护理实践339
四、循证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340
第三十章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342
第一节 中医药循证研究起源与任务342
一、循证医学理念方法的引进和传播342
二、中医药循证研究的目标任务343
第二节 中医药循证研究的分类实施343
一、二次研究343
二、原始研究344
三、方法学研究345
第三节 中医药循证研究的实例350
一、益气活血中成药对心肌梗死疗效的系统评价350
二、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研究354
三、中医药国际化示范354
第三十一章 循证教育探索与实践356
第一节 循证教育理念356
一、沿革356
二、定义356
三、循证教育的特点357
第二节 最佳证据医学教育357
一、应该倡导和实践最佳证据医学教育357
二、应鼓励教师在面对新教学措施时实践最佳证据医学教育357
三、实践最佳证据医学教育的基本过程参照循证医学实践的五个步骤357
四、应有统一标准供医疗保健专业教师评估证据与自己教学的可靠性和相关性358
五、最佳证据医学教育在制度水平的实施358
六、基础设施358
七、未来发展规划359
第三节 循证教育证据资源359
一、Campbell协作网和Campbell系统评价359
二、最佳证据医学教育协作网359
三、其他360
第四节 循证教育研究与实践360
一、我国循证医学教育概况360
二、循证教育研究与评价361
第三十二章 患者安全364
第一节 患者安全是全球医疗服务面临的重大挑战364
一、医疗差错是医疗风险重要内容之一364
二、我国目前尚无有关医疗差错准确的数据364
三、患者安全是医学领域的永恒主题365
第二节 倡导患者安全是21世纪WHO的重要举措365
第三节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开展高质量本土化的患者安全循证研究366
第四节 患者安全的基本科学观及主要内容368
一、基本概念368
二、不安全保健的原因及负担368
三、团队有效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369
四、用基于证据的策略改善医疗质量和确保患者安全369
第五节 倡导患者安全应从教育培训着手,从源头遏制或减少医疗差错369
一、患者安全涉及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三方面369
二、患者安全是卫生服务人员的首要任务369
三、医学不仅仅是关注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纯自然学科370
第三十三章 循证医学在基础研究中探索与实践372
第一节 基础研究发展的挑战372
一、疾病防治需求带来的挑战372
二、技术发展需求带来的挑战372
三、疾病谱变化带来的挑战372
四、高端决策需求带来的挑战373
五、全球科技发展需求带来的挑战373
第二节 循证方法引入基础研究的创新373
一、复杂问题综合干预促进设计方法和科研模式的创新373
二、海量多来源信息促使数据处理、挖掘的方法和技术创新374
三、基础研究成果及时高效转化需求基础研究全程质控的规范和创新374
第三节 循证基础研究的探索和展望376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