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5系统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5系统管理
  • 马玉军,陈连山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7688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144MB
  • 文件页数:554页
  • 主题词:Linux操作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5系统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必须掌握的Linux基础1

1.1 认识Linux1

1.1.1 Windows与Linux的区别1

1.1.2 UNIX与Linux的区别2

1.2 GNU公共许可证2

1.3 Linux的内核版本3

1.4 Linux的发行版本3

1.5 认识Red Hat Enterprise Linux3

1.5.1 桌面版4

1.5.2 服务器版5

1.6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5 的新特性6

1.6.1 安全和身份管理6

1.6.2 网络7

1.6.3 文件系统和存储7

1.6.4 虚拟化8

1.6.5 订阅管理9

1.6.6 用户体验9

1.7 学习Linux的建议9

1.8 小结10

1.9 习题10

第2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安装11

2.1 安装前的准备11

2.1.1 硬件准备11

2.1.2 选择安装方式12

2.2 在虚拟机上安装Linux13

2.2.1 虚拟机简介13

2.2.2 安装VMware虚拟机13

2.2.3 创建虚拟机15

2.2.4 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18

2.3 Linux的第一次启动26

2.3.1 本地登录26

2.3.2 远程登录27

2.4 小结29

2.5 习题30

第3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图形界面31

3.1 Linux的桌面系统简介31

3.1.1 X Window系统31

3.1.2 KDE桌面环境32

3.1.3 GNOME桌面环境33

3.2 桌面系统的操作33

3.2.1 菜单管理34

3.2.2 设置输入法34

3.2.3 设置日期和时间35

3.2.4 配置网卡和有线35

3.2.5 使用U盘、光盘和移动硬盘36

3.2.6 注销和关机37

3.3 小结38

3.4 习题38

第4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命令行界面39

4.1 认识Linux命令行模式39

4.1.1 为什么要先学习Shell40

4.1.2 如何进入命令行41

4.2 bash Shell的使用42

4.2.1 别名的使用42

4.2.2 历史命令的使用43

4.2.3 命令补齐44

4.2.4 命令行编辑44

4.2.5 通配符45

4.3 管道与重定向46

4.3.1 标准输入与输出46

4.3.2 输入重定向47

4.3.3 输出重定向48

4.3.4 错误输出重定向49

4.3.5 管道50

4.4 Linux的目录结构51

4.5 常用命令52

4.5.1 复制文件cp53

4.5.2 移动文件mv55

4.5.3 创建文件或修改文件时间touch57

4.5.4 删除文件rm60

4.5.5 查看文件cat tac more less tac tail62

4.5.6 查找文件或目录find69

4.5.7 过滤文本grep76

4.5.8 比较文件差异diff81

4.5.9 在文件或目录之间创建链接In83

4.5.10 显示文件类型file85

4.5.11 分割文件split86

4.5.12 合并文件join88

4.5.13 文件权限umask90

4.5.14 文本操作awk和sed91

4.6 目录管理96

4.6.1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pwd96

4.6.2 建立目录mkdir97

4.6.3 删除目录rmdir98

4.6.4 改变工作目录cd100

4.6.5 查看工作目录文件ls101

4.6.6 查看目录树tree104

4.6.7 打包或解包文件tar106

4.6.8 压缩或解压缩文件和目录zip/unzip107

4.6.9 压缩或解压缩文件和目录gzip/gunzip109

4.6.10 压缩或解压缩文件和目录bzip2/bunzip2111

4.7 系统管理113

4.7.1 查看命令帮助man113

4.7.2 导出环境变量export114

4.7.3 查看历史记录history114

4.7.4 显示或修改系统时间与日期date116

4.7.5 清除屏幕clear119

4.7.6 查看系统负载uptime119

4.7.7 显示系统内存状态free119

4.7.8 转换或复制文件dd120

4.8 任务管理122

4.8.1 单次任务at122

4.8.2 周期任务crond123

4.9 关机命令125

4.9.1 使用shutdown关机或重启125

4.9.2 最简单的关机命令halt125

4.9.3 使用reboot重启系统126

4.9.4 使用poweroff终止系统运行126

4.9.5 使用init命令改变系统运行级别126

4.10 文本编辑器vi的使用127

4.10.1 进入与退出vi127

4.10.2 移动光标127

4.10.3 输入文本128

4.10.4 复制与粘贴128

4.10.5 删除与修改129

4.10.6 查找与替换129

4.10.7 执行Shell命令130

4.10.8 保存文档130

4.11 范例——用脚本备份重要文件和目录130

4.12 小结133

4.13 习题134

第5章 Linux文件管理与磁盘管理135

5.1 认识Linux分区135

5.2 Linux中的文件管理136

5.2.1 文件的类型136

5.2.2 文件的属性与权限138

5.2.3 改变文件所有权139

5.2.4 改变文件权限140

5.3 Linux中的磁盘管理142

5.3.1 查看磁盘空间占用情况142

5.3.2 查看文件或目录所占用的空间143

5.3.3 调整和查看文件系统参数144

5.3.4 格式化文件系统144

5.3.5 挂载/卸载文件系统146

5.3.6 基本磁盘管理147

5.4 交换空间管理151

5.5 磁盘冗余阵列RAID152

5.6 范例——监控硬盘空间152

5.7 小结153

5.8 习题154

第6章 Linux日志系统155

6.1 Linux中常见的日志文件155

6.2 Linux日志系统159

6.2.1 rsyslog日志系统简介159

6.2.2 rsyslog配置文件及语法159

6.3 使用日志轮转161

6.3.1 Iogrotate命令及配置文件参数说明162

6.3.2 利用Iogrotate轮转Nginx日志163

6.4 范例——利用系统日志定位问题165

6.4.1 查看系统登录日志165

6.4.2 查看历史命令165

6.4.3 查看系统日志165

6.5 小结166

6.6 习题166

第7章 用户和组167

7.1 Linux的用户管理167

7.1.1 Linux用户登录过程167

7.1.2 Linux的用户类型168

7.2 Linux用户管理机制169

7.2.1 用户账号文件/etc/passwd169

7.2.2 用户密码文件/etc/shadow170

7.2.3 用户组文件/etc/group171

7.3 Linux用户管理命令171

7.3.1 添加用户172

7.3.2 更改用户173

7.3.3 删除用户174

7.3.4 更改或设置用户密码175

7.3.5 su切换用户175

7.3.6 sudo普通用户获取超级权限177

7.4 用户组管理命令178

7.4.1 添加用户组178

7.4.2 删除用户组179

7.4.3 修改用户组179

7.4.4 查看用户所在的用户组180

7.5 范例——批量添加用户并设置密码180

7.6 小结182

7.7 习题182

第8章 应用程序的管理184

8.1 软件包管理基础184

8.1.1 RPM185

8.1.2 DPKG185

8.2 RPM的使用185

8.2.1 安装软件包185

8.2.2 升级软件包188

8.2.3 查看已安装的软件包188

8.2.4 卸载软件包189

8.2.5 查看一个文件属于哪个RPM包189

8.2.6 获取RPM包的说明信息190

8.3 从源代码安装软件190

8.3.1 软件配置191

8.3.2 编译软件191

8.3.3 软件安装191

8.4 普通用户如何安装常用软件195

8.5 Linux函数库196

8.6 范例——从源码安装Web服务软件Nginx197

8.7 小结203

8.8 习题204

第9章 系统启动控制与进程管理205

9.1 启动管理205

9.1.1 GRUB管理器概述205

9.1.2 Linu系统的启动过程206

9.1.3 Linux运行级别207

9.1.4 Linux初始化配置脚本/etc/inittab的解析208

9.1.5 Linux启动服务的控制210

9.2 Linux进程管理212

9.2.1 进程的概念213

9.2.2 进程管理工具与常用命令213

9.3 系统管理员常见操作220

9.3.1 更改Linux的默认运行级别220

9.3.2 更改sshd默认端口22220

9.3.3 查看某一个用户的所有进程221

9.3.4 确定占用内存比较高的程序221

9.3.5 终止进程222

9.3.6 终止属于某一个用户的所有进程222

9.3.7 根据端口号查找对应进程222

9.4 范例——进程监控223

9.5 小结225

9.6 习题225

第10章 Linux网络管理226

10.1 网络管理协议226

10.1.1 TCP/IP协议简介226

10.1.2 UDP与ICMP协议简介228

10.2 网络管理命令229

10.2.1 检查网络是否通畅或网络连接速度ping229

10.2.2 配置网络或显示当前网络接口状态ifconfig231

10.2.3 显示添加或修改路由表route233

10.2.4 复制文件至其他系统scp234

10.2.5 复制文件至其他系统rsync235

10.2.6 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或接口状态netstat237

10.2.7 探测至目的地址的路由信息traceroute239

10.2.8 测试、登录或控制远程主机telnet241

10.2.9 下载网络文件wget241

10.3 Linux网络配置243

10.3.1 Linux网络相关配置文件243

10.3.2 配置Linux系统的IP地址243

10.3.3 设置主机名245

10.3.4 设置默认网关245

10.3.5 设置DNS服务器245

10.4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246

10.4.1 DHCP的工作原理246

10.4.2 配置DHCP服务器247

10.4.3 配置DHCP客户端248

10.5 Linux域名服务DNS249

10.5.1 DNS简介250

10.5.2 DNS服务器配置250

10.5.3 DNS服务测试253

10.6 配置精确时间协议254

10.6.1 精确时间协议254

10.6.2 使用精确时间协议255

10.6.3 使用PTP客户端258

10.6.4 同步时钟259

10.6.5 验证时间同步260

10.7 范例——监控网卡流量261

10.8 小结263

10.9 习题263

第11章 网络文件共享NFS、Samba和FTP265

11.1 网络文件系统NFS265

11.1.1 网络文件系统NFS简介265

11.1.2 配置NFS服务器266

11.1.3 配置NFS客户端270

11.2 文件服务器Samba270

11.2.1 Samba服务简介270

11.2.2 Samba服务的安装与配置271

11.3 FTP服务器274

11.3.1 FTP服务概述274

11.3.2 vsftp的安装与配置275

11.3.3 proftpd的安装与配置281

11.3.4 如何设置FTP才能实现文件上传284

11.4 小结285

11.5 习题285

第12章 搭建MySQL服务286

12.1 MySQL简介286

12.2 MySQL服务的安装与配置287

12.2.1 MySQL的版本选择287

12.2.2 MySQL的版本命名机制287

12.2.3 MySQL rpm包安装288

12.2.4 MySQL源码安装289

12.2.5 MySQL程序介绍290

12.2.6 MySQL配置文件介绍291

12.2.7 MySQL的启动与停止293

12.3 MySQL基本管理299

12.3.1 使用本地socket方式登录MySQL服务器299

12.3.2 使用TCP方式登录MySQL服务器300

12.3.3 MySQL存储引擎302

12.4 MySQL日常维护305

12.4.1 MySQL权限管理305

12.4.2 MySQL日志管理309

12.4.3 MySQL备份与恢复315

12.4.4 MySQL复制322

12.4.5 MySQL复制搭建过程324

12.5 小结329

12.6 习题329

第13章 安装和配置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330

13.1 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330

13.1.1 Oracle的版本命名机制330

13.1.2 Oracle的版本选择332

13.2 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333

13.2.1 认识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333

13.2.2 物理存储结构334

13.2.3 逻辑存储结构334

13.2.4 数据库实例335

13.3 安装Oracle数据库服务器335

13.3.1 检查软硬件环境336

13.3.2 下载Oracle安装包337

13.3.3 创建Oracle用户组和用户337

13.3.4 修改内核参数338

13.3.5 修改用户限制339

13.3.6 修改用户配置文件340

13.3.7 准备安装目录340

13.3.8 安装软件341

13.4 创建数据库349

13.4.1 用DBCA创建数据库349

13.4.2 手工创建数据库350

13.4.3 打开数据库352

13.4.4 关闭数据库353

13.5 小结353

13.6 习题353

第14章 Apache服务和LAMP354

14.1 Apache HTTP服务的安装与配置354

14.1.1 HTTP协议简介354

14.1.2 Apache服务的安装、配置与启动356

14.1.3 Apache基于IP的虚拟主机配置365

14.1.4 Apache基于端口的虚拟主机配置369

14.1.5 Apache基于域名的虚拟主机配置371

14.1.6 Apache安全控制与认证374

14.2 LAMP集成的安装、配置与测试实战380

14.3 习题384

第15章 Linux路由386

15.1 认识Linux路由386

15.1.1 路由的基本概念386

15.1.2 路由的原理387

15.1.3 路由表387

15.1.4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388

15.2 配置Linux静态路由388

15.2.1 配置网络接口地址389

15.2.2 测试网卡接口IP配置状况392

15.2.3 route命令介绍393

15.2.4 普通客户机的路由设置394

15.2.5 Linux路由器配置实例394

15.3 Linux的策略路由396

15.3.1 策略路由的概念396

15.3.2 路由表的管理397

15.3.3 路由管理398

15.3.4 路由策略管理399

15.3.5 策略路由应用实例401

15.4 小结403

15.5 习题403

第16章 配置NAT上网404

16.1 认识NAT404

16.1.1 NAT的类型404

16.1.2 NAT的功能405

16.2 Linux下的NAT服务配置406

16.2.1 iptables简介406

16.2.2 iptables工作流程408

16.2.3 iptables基本语法409

16.2.4 在RHEL上配置NAT服务412

16.2.5 局域网通过配置NAT上网414

16.3 小结415

16.4 习题415

第17章 Linux性能检测与优化416

17.1 Linux性能评估与分析工具416

17.1.1 CPU相关417

17.1.2 内存相关418

17.1.3 硬盘I/O相关420

17.1.4 网络性能评估421

17.2 Linux内核编译与优化422

17.2.1 编译并安装内核422

17.2.2 常用内核参数的优化423

17.3 小结425

17.4 习题425

第18章 集群负载均衡LVS427

18.1 集群技术简介427

18.2 LVS集群介绍428

18.2.1 3种负载均衡技术429

18.2.2 负载均衡调度算法431

18.3 LVS集群的体系结构432

18.4 LVS负载均衡配置实例433

18.4.1 基于NAT模式的LVS的安装与配置433

18.4.2 基于DR模式的LVS的安装与配置437

18.4.3 基于IP隧道模式的LVS的安装与配置440

18.5 小结442

18.6 习题442

第19章 集群技术与双机热备软件444

19.1 高可用性集群技术444

19.1.1 可用性和集群444

19.1.2 集群的分类445

19.2 双机热备开源软件Heartbeat445

19.2.1 认识Heartbeat446

19.2.2 Heartbeat的安装与配置446

19.2.3 Heartbeat的启动与测试450

19.3 双机热备软件keepalived452

19.3.1 认识keepalived452

19.3.2 keepalived的安装与配置452

19.3.3 keepalived的启动与测试454

19.4 小结456

19.5 习题457

第20章 Linux防火墙管理458

20.1 Linux防火墙iptables458

20.1.1 Linux内核防火墙的工作原理458

20.1.2 Linux软件防火墙iptables461

20.1.3 iptables配置实例464

20.2 Linux高级网络配置工具467

20.2.1 高级网络管理工具iproute2467

20.2.2 网络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tcpdump469

20.3 范例——利用iptables阻止外网异常请求472

20.4 小结474

20.5 习题474

第21章 KVM虚拟化475

21.1 KVM虚拟化技术概述475

21.1.1 基本概念475

21.1.2 硬件要求476

21.2 安装虚拟化软件包477

21.2.1 通过yum命令安装虚拟化软件包477

21.2.2 以软件包组的方式安装虚拟化软件包477

21.3 安装虚拟机479

21.3.1 安装Linux虚拟机479

21.3.2 安装Windows虚拟机481

21.4 管理虚拟机483

21.4.1 虚拟机管理器简介483

21.4.2 查询或者修改虚拟机硬件配置485

21.4.3 管理虚拟网络487

21.4.4 管理远程虚拟机490

21.4.5 使用命令行执行高级管理491

21.5 存储管理494

21.5.1 创建基于磁盘的存储池495

21.5.2 创建基于磁盘分区的存储池495

21.5.3 创建基于目录的存储池496

21.5.4 创建基于LVM的存储池497

21.5.5 创建基于NFS的存储池498

21.6 KVM安全管理498

21.6.1 SELinux499

21.6.2 防火墙499

21.7 小结500

21.8 习题500

第22章 在RHEL6.5 上安装OpenStack501

22.1 OpenStack概况501

22.2 OpenStack系统架构502

22.2.1 OpenStack体系架构502

22.2.2 OpenStack部署方式503

22.2.3 计算模块Nova505

22.2.4 分布式对象存储模块Swift505

22.2.5 虚拟机镜像管理模块Glance506

22.2.6 身份认证模块Keystone506

22.2.7 控制台Horizon507

22.3 Openstack的主要部署工具508

22.3.1 Fuel508

22.3.2 TripleO508

22.3.3 RDO509

22.3.4 DevStack509

22.4 通过RDO部署OpenStack509

22.4.1 部署前的准备509

22.4.2 配置安装源509

22.4.3 安装Packstack510

22.4.4 安装OpenStack510

22.5 管理OpenStack514

22.5.1 登录控制台514

22.5.2 用户设置516

22.5.3 管理用户517

22.5.4 管理镜像518

22.5.5 管理云主机类型520

22.5.6 管理网络522

22.5.7 管理实例529

22.6 小结536

22.7 习题5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