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区参与整治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区参与整治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0066101.jpg)
- 孙立,禹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8706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6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178页
- 主题词:社区-城市规划-研究-北京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区参与整治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2
1.1 研究背景2
1.2 研究目的3
1.3 研究框架3
1.3.1 研究思路3
1.3.2 研究方法4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6
1.4.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6
1.4.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8
1.5 研究意义8
第2章 理论研究10
2.1 基本概念界定及基本认识10
2.1.1 流动人口10
2.1.2 流动人口聚居区11
2.1.3 城中村11
2.1.4 公众参与12
2.1.5 社区规划12
2.2 流动人口聚居区基础研究13
2.2.1 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背景13
2.2.2 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机制14
2.2.3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类型研究14
2.2.4 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面临的问题16
2.3 关于社区参与的基础研究16
2.3.1 国外社区参与相关理论16
2.3.2 社区参与基础内涵研究18
2.3.3 社区参与模式类型研究19
2.3.4 社区参与本土限制研究21
2.3.5 国内社区参与相关研究23
第3章 案例研究28
3.1 上海的公众参与规划28
3.1.1 案例概况28
3.1.2 改造背景29
3.1.3 社区参与实践29
3.1.4 改造评价与启示30
3.2 广州的社区参与实践31
3.2.1 案例概况31
3.2.2 改造背景31
3.2.3 社区参与实践33
3.2.4 改造评价与启示35
3.3 深圳的社区参与实践36
3.3.1 案例概况36
3.3.2 改造背景37
3.3.3 社区参与实践41
3.3.4 改造评价与启示41
3.4 发展中国家社区参与实践43
3.4.1 发展概况43
3.4.2 社区参与实践43
3.4.3 改造评价与启示44
3.5 发达国家的社区参与实践45
3.5.1 英国社区参与概况45
3.5.2 英国社区参与实践46
3.5.3 美国社区参与概况47
3.5.4 美国社区参与实践48
第4章 北京改造类型52
4.1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概况52
4.1.1 北京流动人口特征52
4.1.2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特征52
4.1.3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成因54
4.2 北京市社区调研分析55
4.2.1 北京市社区基本情况55
4.2.2 北京市社区调查问卷分析61
4.3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类型研究65
4.3.1 老旧社区综合整治66
4.3.2 政府主导旧村拆迁68
4.3.3 村民自主旧村改良69
第5章 影响因素推导72
5.1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的难点72
5.1.1 城中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难点72
5.1.2 老旧社区人居环境改善难点73
5.2 社区参与的外部影响条件分析74
5.2.1 政策导向条件74
5.2.2 社会经济条件75
5.3 社区参与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77
5.3.1 社区组织的支持引导77
5.3.2 通畅的社区参与渠道78
5.3.3 社区居民的共同意识79
5.3.4 社区或村庄物质条件81
5.3.5 流动人口的居住需求81
第6章 影响因素实证86
6.1 老旧社区型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研究86
6.1.1 百万庄概况与改造过程86
6.1.2 政策导向的影响89
6.1.3 社会经济的影响89
6.1.4 社区组织的影响90
6.1.5 参与渠道的影响90
6.1.6 居民意识的影响93
6.1.7 物质条件的影响94
6.1.8 流动人口的影响95
6.1.9 社区人居环境改善评价96
6.2 完全改造型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100
6.2.1 唐家岭概况与改造过程100
6.2.2 政策导向的影响105
6.2.3 社会经济的影响106
6.2.4 社区组织的影响106
6.2.5 参与渠道的影响107
6.2.6 居民意识的影响111
6.2.7 物质条件的影响112
6.2.8 流动人口的影响112
6.2.9 社区人居环境改善评价114
6.3 旧村整治型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117
6.3.1 草场地概况与改造过程118
6.3.2 政策导向的影响121
6.3.3 社会经济的影响122
6.3.4 社区组织的影响122
6.3.5 参与渠道的影响123
6.3.6 居民意识的影响125
6.3.7 物质条件的影响126
6.3.8 流动人口的影响127
6.3.9 社区人居环境改善评价128
第7章 结论与建议134
7.1 结论134
7.1.1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模式实况134
7.1.2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参与型改善模式影响条件134
7.2 关于社区参与型改善模式的讨论135
7.2.1 关于明确社区参与主体的讨论135
7.2.2 关于完善社区参与方式的讨论136
7.2.3 关于社区参与合法性的讨论137
7.2.4 社区参与改造应达到的理想状态138
7.3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参与型改善模式建议139
7.3.1 参与仍需政府带头139
7.3.2 适当培育社区组织140
7.3.3 建立参与章程制度141
7.3.4 政策结合流动人口141
7.4 研究展望142
附录146
附录1 北京居住调查问卷146
附录2 社区参与问卷调查150
附录3 北京市“城中村”整治资金管理办法154
参考文献159
后记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