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宗法秩序变迁与行政现代化 以农村城镇化为分析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宗法秩序变迁与行政现代化 以农村城镇化为分析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0594299.jpg)
- 林修果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5047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乡镇-行政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宗法秩序变迁与行政现代化 以农村城镇化为分析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宗法秩序的形成及其本质:历史的解读1
(一)宗法族制的形成1
第一章 宗法秩序:传统中国社会的生存方式1
(二)宗族秩序的本质界定6
(三)宗族秩序的形式11
二、宗法秩序生存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关系特征——以东南农村为分析个案22
(一)宗法秩序的经济基础22
(二)宗法秩序的社会基础28
(三)宗法秩序的文化基础33
三、传统中国社会的生存方式与宗法秩序的耦合34
(一)家国同构:宗法族制与国家生活的结合35
(二)村落宗族自治:传统乡土社会的必然选择37
(三)君主制文化:宗族文化的政治投射40
(一)从宗族到国家:新时期党的政权建设43
第二章 镇制与回潮:现代中国宗法秩序的命运起伏43
一、新中国政权建设与宗法秩序的镇制43
(二)人民公社:一种失衡的政治结构49
二、改革开放与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全面置换53
(一)改革开放背景下,行政组织能量与宗法秩序的消长格局53
(二)行政组织发展与宗法秩序相互制衡55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宗法秩序回潮的现状及其根源59
(一)新时期宗法秩序回潮的现实表现59
(二)宗法秩序回潮后对基层行政体制的影响64
(三)新时期宗法秩序回潮的现实根源71
第三章 价值分析:农村宗法秩序的正向维度79
一、宗法秩序复兴与社会稳定的维系80
(一)制度的空缺与传统的力量80
(二)“本体性”的需求与“归属感”的补给85
(三)亲缘关系与族群稳定88
二、宗族秩序复兴与农村经济发展90
(一)宗族秩序复兴与农村经济发展90
(二)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92
(三)有益于获取社会资源94
三、宗法秩序与海外关系的牵附98
(一)海外支助与经济发展98
(二)“寻根意识”与祖国统一99
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文化资源与精神动力101
(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101
(二)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06
第四章 弊症解读:宗法秩序与行政现代化的悖反110
一、农村城镇化趋势与基层行政现代化诉求110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逻辑追索和走势110
(二)基层行政现代化的基本诉求114
(三)发展与诉求的演进121
二、宗法势力与行政权力运作规则的差异124
(一)权力及相关概念的界定124
(二)权力主体与权力来源的差异125
三、宗法势力参与公共权力支配的弊症129
(一)器物层面129
(二)制度层面132
(三)意识层面135
四、宗法势力对基层行政权力的解构:实证分析的视角138
(一)妨碍农村公共政务展开138
(二)妨碍农村公共设施供给143
(三)妨碍农村公共安全管理143
(四)妨碍农村公共文化形成147
(五)妨碍农村法治建设149
(一)宗法秩序的坚固性与长期性151
一、宗法秩序的坚固性与长期性151
第五章 共生与发展:宗法秩序回潮与基层行政发展151
(二)经济发展中的宗族秩序153
二、基层行政现代化:宗法秩序下的发展155
(一)宗族秩序回潮对基层行政现代化的影响155
(二)行政组织发展与宗法秩序相互制衡157
(三)宗族秩序回潮背景下乡村治理体制的现代性缺失161
三、基层行政对于宗法秩序的价值性开掘:何以可能?164
(一)宗法秩序的潜在价值165
(二)对宗法秩序价值的合理开掘168
四、基层行政发展对宗法势力的规避171
(一)宗法势力在当代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负面效应171
(二)宗族势力与基层行政组织的关系173
(三)发展中的基层行政对宗族势力的规避179
(一)法理型行政的内涵与特征184
一、法理型行政的特征与时代价值184
第六章 法理型行政:基层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路与目标模式184
(二)法理型行政的时代价值188
二、我国基层行政体制改革的理性定位及其必然191
(一)行政环境决定基层行政体制改革的理性定位191
(二)基层行政非理性现象分析195
(三)法理型行政促进族权与政权的良性互动204
三、法理型行政体制的经济基础与法治障碍206
(一)法理型行政内涵与基层法理型行政构建206
(二)法理型行政外在条件的创造与实现途径215
第七章 体制重塑:基层行政现代化的路径选择219
一、传统基层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219
(一)传统与基层行政概念的界定219
(二)传统基层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221
(一)行政现代化视野中的制度问题232
二、制度下乡:基层行政现代化的制度保障232
(二)制度下乡:“乡土中国”的现代视野233
三、村级选举:基层行政现代化的基本路径244
(一)分析工具:宗族关联及其表现形态244
(二)宗族关联视阈下村民选举问题分析250
(三)村民选举问题的启示253
四、城归精英:基层行政现代化决定力量254
(一)乡村精英及其继替254
(二)逾越村落视野的“城归”精英257
(三)“城归”精英参与村政的利弊分析260
(四)“城归”精英治理的前瞻思考264
第八章 治理范式转变:基层行政现代化的制度依托267
一、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治理形态的现代化267
(一)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建立服务政府267
(二)注重组织建设,强化社区控制功能277
(三)乡村治理结构的现代性转换281
二、增强非正式组织对农村民主化建设的影响287
(一)完善村民自治实践,积极构筑民主政治平台288
(二)注重政治社会化,培育现代公民292
三、以法理型制度建设引导和整合乡村非正式制度297
(一)公民的法治观念的培养和独立政治人格的形成297
(二)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契约型组织形态298
(三)推行法制管理,引导宗族健康发展299
四、建设村落场域内非体制精英的多元结构分析301
(一)培育宗族精英与经济精英301
(二)培育宗教精英与“民间文化人”303
附录:阶段性成果306
参考文献427
后记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