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年中国 第1卷 1900-1924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丁惠永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
- ISBN:780702194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78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00页
- 主题词:典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百年中国 第1卷 1900-192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900年慈禧诏立溥儁为大阿哥1
《中国日报》创刊2
唐才常筹组正气会2
袁世凯发布《查禁义和拳匪告示》3
张德成建立“天下第一坛”3
梁召镇义和团与清军激战4
袁世凯武力镇压山东义和团5
义和团进驻涿州城5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6
大沽炮台之战6
克林德被清军将领枪杀7
清政府对各国宣战7
廊坊义和团阻击八国联军8
《中外互保章程》制定8
八国联军攻占天津9
俄军血洗江东64屯10
八国联军在天津设立都统衙门10
东北出现“忠义军”11
中国国会成立11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11
慈禧和光绪逃离北京12
八国联军设立“管理委员会”12
郑士良发动惠州起义13
驻华公使团宣布和谈条件13
《议和大纲》出笼14
中俄签定《天津俄租界议定书》14
清廷同意接受列强提出的议和大纲15
1901年抗俄义军联合组成“忠义军”16
中俄订立《天津俄租界条款》17
清政府颁布“变法”上谕18
杨衢云被刺身亡18
清政府下令惩办“祸首”18
清政府发布“罪己诏”19
广东成立“独立协会”20
上海绅商举行拒俄集会20
《国民报》创刊20
《教育世界》创刊21
义和团余部提出“扫清灭洋”口号21
黄河决口21
清政府下诏改科举废八股21
《辛丑条约》签订22
李鸿章病逝22
《清议报》报馆失火被迫停刊23
中国人自办的科学仪器馆在上海开馆23
1902年慈禧回京24
北洋军阀集团形成25
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26
泌阳掀起反对传教士斗争26
中俄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26
景廷宾发动“扫清灭洋”运动27
“中国教育会”成立27
《大公报》创刊27
袁世凯奏请创练北洋常备军28
湖南邵阳贺金声领导反教会斗争28
“爱国学社”成立28
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女学”29
清政府向英国“高升”号运兵船赔款29
严裕棠创办“大隆机器厂”29
美国花旗银行在上海设立29
1903年革命党人筹划广州起义30
震旦学院开学31
留日女学生成立“共爱会”31
留日学生组成拒俄义勇队31
邹容《革命军》出版32
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32
孙中山在东京青山创办军事学校32
《国民日日报》创刊33
黄兴在长沙成立“华兴会”33
《中国白话报》创刊34
孙中山的《敬告同乡书》34
《猛回头》、《警世钟》出版35
《铁云藏龟》出版35
1904年孙中山加入致公堂37
日俄准备开战37
孙中山重建“中华革命军”37
日俄战争在中国领土爆发37
《警钟日报》创刊38
黄兴创立“同仇会”39
《东方杂志》创刊39
俄国军舰触雷沉没39
英军攻陷江孜40
日军占领旅顺口外围要塞40
《拉萨条约》签订41
黄兴策划长沙起义41
蔡元培等人组织“光复会”42
黄兴在上海商议再举义旗42
革命党人谋刺前安徽巡抚42
清政府颁定新军官职43
清政府设立户部银行43
1905年旅顺口俄军向日军投降44
《国粹学报》在上海创刊45
《孽海花》出版45
日军攻占奉天46
邹容卒于狱中46
清政府谕令废除重刑47
清政府命陈晤常、詹天佑负责修筑京张铁路47
“中国同盟会”筹备会在东京召开47
“中国同盟会”正式成立48
清政府诏令废科举、兴学校49
吴樾谋炸出洋考察宪政大臣49
中国国家银行开业49
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50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50
陈天华为警醒国人在日本殉国蹈海50
张謇创办企业51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建51
1906年《官场现形记》出版52
南昌发生重大教案53
“仁义会”起义53
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成立54
《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55
陆军行营军官学堂成立56
日本设立南满铁道会社56
贵胄学堂开学56
学部设编译图书局56
协和医学校在北京开办56
清廷颁诏宣布仿行宪政57
中央官制大幅更动57
清政府颁旨:十年禁烟57
清巡警部颁布《报章应守规则》58
清廷厘定中央官制58
清廷颁布《禁烟章程》58
孙中山首次提出“五权宪法”58
同盟会策动萍浏醴起义59
上海宪政研究会成立59
预备立宪公会在沪成立59
孙中山等制定同盟会《革命方略》60
1907年秋瑾创办《中国女报》62
《中国新女界杂志》创刊62
《神州日报》创刊62
黄冈起义爆发62
邓子瑜等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63
《新世纪》创办63
徐锡麟发动安庆起义64
秋瑾就义64
袁世凯奏请速行预备立宪65
《日俄密约》签订65
日军侵入延吉地区65
《中兴日报》创刊66
“社会主义讲习会”在东京成立66
“共进会”成立66
王和顺发动钦、廉、防城起义67
梁启超等成立“政闻社”67
镇南关起义爆发67
英舰驶入西江“缉捕盗匪”68
清政府不准学生干预国政69
五洲大药房创建69
敦煌文物被掠走69
1908年中英订立《禁烟条约》70
中英德签订《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71
清政府颁布大清报律71
查禁《新世纪》报71
清军剿灭太湖匪徒71
黄兴发动钦、廉、上思起义72
马笃山战役72
黄明堂等发动河口起义73
“震旦公学”创设73
清禁烟大臣奏定《禁烟查验章程》73
孙中山等人讨论革命方略74
户部银行改称大清银行74
湖北成立“军队同盟会”75
孙中山为《支那革命实见记》题序75
清政府颁布《宪法大纲》75
日军拟在延吉设分遣所76
日本封禁《民报》76
清廷加封十三世达赖喇嘛76
光绪、慈禧相继去世76
安庆起义77
日本东京开庭审理《民报诉讼案》78
溥仪登基78
“群治学社”成立79
云南省城起义79
清廷设禁卫军79
1909年清政府罢斥袁世凯80
“共进会”在武昌设立总部81
万国禁烟会议在上海举行81
清政府再次颁诏宣示立宪决心82
四川广安起义83
徐世昌主张借债筑路83
于右任创办《民呼日报》83
日军在延吉挑起事端84
日军制造和龙峪事件84
赵尔丰平定川边德格之乱85
《湘路警钟》创刊85
《香港日报》创刊86
中日签订《间岛协约》86
京张铁路建成通车86
张之洞去世87
伊藤博文在哈尔滨遇刺身亡87
清华学校创建87
《民吁日报》创刊87
柳亚子等成立“南社”88
达赖图谋自立88
《申报》主权移归国人89
1910年学部设置京师大学堂新学科90
“国会请愿同志会”发动请愿活动91
“请愿速开国会同志会”成立92
四川同盟会发动嘉定起义92
广州新军发动起义92
川军进抵拉萨93
熊成基谋刺 皇族大臣被杀94
汪精卫谋炸摄政王94
中日订立《鸭绿江架设铁桥协定》95
长沙爆发抢米风潮95
“共和会”正式成立95
山东莱阳农民抗捐起义96
清政府建立国币制度96
华东地区发生特大水灾97
“振武学社”成立97
资政院开院97
《民立报》创刊98
全国第一次运动会举行98
京师图书馆成立99
“中国国民禁烟会”成立99
各界呼唤“剪发易服”99
黔江起义100
《小说月报》创刊100
1911年《大江报》创刊101
“文学社”成立102
台湾新竹厅山胞起义102
黄花岗起义失败102
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103
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103
保路运动掀起104
“辛亥革命俱乐部”成立104
成都惨案发生104
保路同志军起义105
荣县宣布独立105
武昌起义爆发105
湖北军政府成立106
《中华民国军政府条例》公布107
武汉保卫战打响107
袁世凯复出组阁108
外蒙“宣布独立”108
曲同丰发动大理起义108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109
诛杀赵尔丰109
蒙古活佛组织大蒙古国109
南北政府举行和谈110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110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通过111
中俄签订《中俄满洲里界约》111
太虚法师改革金山寺111
1912年中华民国诞生112
中华书局成立113
临时政府内阁成立113
孙中山承诺女子参政权114
陶成章被刺114
袁世凯逼宫115
临时政府宣布清帝退位优待条件116
彭家珍刺杀良弼116
临时参议院成立117
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117
“国民共进会”成立118
清帝下诏退位118
北京兵变118
孙中山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19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119
孙中山令外交部禁绝贩卖“猪仔”120
唐绍仪到参议院发表政见120
临时政府南京留守府成立120
京师大学堂更名北京大学121
英军攻陷江孜、亚东121
六国银行团向中国提出大借款根本条件122
临时教育会议举行122
国民党在北京成立122
中国重申拥有满蒙藏主权123
飞行家冯如失事殒命123
袁、孙、黄三人共拟政治纲领124
孙中山发表铁路政策124
道教总会发起人会议召开124
全国庆祝第一个国庆日125
中国拒绝英国就西藏问题另订新约125
荣氏“福新面粉公司”组建126
刘少奇入学剪辫拥护辛亥革命126
1913年教育部编成《民国二年历书》127
冯国璋反对变更国会地点128
参议院及各省反对《暂行省制》128
张绍曾召开内蒙西二盟会议129
中国参加首届远东运动会129
宋教仁公开指斥北京政府129
孙中山赴日作友好访问129
川路股东大会处置川路公司财产130
英、藏签订《交通及通商协约》131
宋教仁发表大政方针131
宋教仁在上海被刺131
中华民国正式国会揭幕132
巴西首先正式承认中华民国133
共和、民主、统一三党决定合组进步党133
北京政府借款2500万镑133
“全国公民会”成立133
美国正式承认中华民国134
袁世凯秘密部署内战134
中俄签订《解决蒙事协议》135
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博览会135
“白狼”攻破唐县135
国民党布置讨袁军事136
袁世凯提出宪法草案大纲136
袁世凯通令尊孔137
《民国日报》遭查禁137
参众两院宣布宪法起草委员会名单137
众议院通过《中俄蒙事协定》138
李烈钧举兵讨伐袁世凯138
张继声讨袁世凯139
浙江宣告中立自保139
孙中山公开劝退袁世凯139
宪法起草委员会初拟大纲十二条139
孙中山赴日本继续讨袁140
广州发生兵变141
袁世凯查禁社会党141
孔教会请定孔教为国教141
宪法起草委员会通过《选举总统法》142
孙中山筹组中华革命党142
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143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143
蔡锷被调入京144
中国承认外蒙自治144
北京政治会议开幕144
癸丑复辟145
1914年中国邮政实行新邮区制146
袁世凯违法解散国会147
袁世凯废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47
袁世凯令全国以祭天之礼为通祭147
赵秉钧暴卒148
袁世凯下令解散各省议会148
陈其美策动讨袁未成148
约法会议正式召开148
中、英、藏举行西姆拉会议149
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149
袁世凯制定报纸条例149
袁世凯公布《中华民国约法》150
《甲寅杂志》创刊150
《民国》杂志创刊150
库伦活佛称外蒙为独立国150
参政院设立151
中华革命党成立,推孙中山为总理151
日军入侵山东152
孙中山定中华民国国旗152
章太炎遭软禁153
“袁头币”行世153
设立武庙合祀关岳153
台湾成立“同化会”153
袁世凯修正《大总统选举法》154
《交易所条例》颁布154
北京政府颁布出版法154
1915年中、俄、蒙举行恰克图会议155
日使向袁世凯面提二十一条要求156
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举行首次会议156
徐世昌拟定移民内蒙办法157
中华医学会成立157
《新疆通志》编纂完成157
上海举行反日大会157
全国教育联合会开幕158
中日交涉续开,日提出修正案158
袁世凯承认日本二十一条要求158
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160
段祺瑞辞职160
《中俄蒙协约》签订160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161
革命党人王金发遇害161
革命党人炸伤龙济光161
袁世凯的美籍顾问撰《共和与君主论》161
杨度组织“筹安会”162
英政府赞同袁世凯实行帝制162
中俄会订《呼伦贝尔协约》162
刺刀下的民意投票163
革命党人谋夺肇和兵舰163
北京教育部试办注音字传习所163
护国军兴师讨袁164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164
中华帝国正式登场164
1916年袁世凯正式称帝165
云南都督唐继尧誓师讨袁166
袁世凯申令提高警权166
蔡锷通电讨伐袁世凯166
袁英谋刺袁世凯被捕167
日警告袁世凯延缓帝制167
陈其美等创办《民国日报》167
中华革命党人袭击肇和兵舰168
陈其美任江浙皖赣总司令168
日本干预洪宪帝制168
袁世凯被迫撤销帝制169
陈宦与蔡锷联络倒袁169
广东宣布独立169
江阴守军叛袁170
两广达成讨袁协议170
冯国璋主张袁世凯退位170
梁启超等要求袁世凯退位171
孙中山发布讨袁二次宣言171
陈其美遇刺身亡172
丙辰复辟172
袁世凯病死172
孙中山发表规复约法宣言173
梁启超提出善后办法173
北京政府令各省停战173
段祺瑞改任国务总理174
直系军阀集团形成174
皖系军阀集团形成175
黎元洪申令惩办帝制祸首175
孙中山阐明国号意义176
国会恢复召开176
中日军警在郑家屯发生冲突177
日提案解决奉省冲突177
日军在吉林朝阳坡挑衅177
祀孔典礼废除跪拜仪式起争议178
黄兴逝世178
蔡锷病逝179
中日改订吉长铁路草约180
宪法审议会议员发生冲突180
日本在厦门设警捕人180
会道门组道德学社181
奉系军阀形成181
红枪会发端181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182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183
“西原借款”首次签约183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184
北京政府抗议德国潜艇政策184
孙中山《中国存亡问题》一书出版184
章太炎发起亚洲古学会185
北京政府与德国绝交185
海军重新整编成立三舰队185
段祺瑞召开督军团会议185
梁启超主张对德奥宣战186
北京公民请愿团滋扰众议院186
段祺瑞被免职187
黎元洪召安徽督军张勋来京187
张勋入京要求解散国会187
国会第二次被解散187
张勋复辟188
段祺瑞组织“讨逆军”188
“讨逆军”收复北京189
孙中山率海军南下189
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189
北京政府对德、奥宣战190
孙中山在广州筹组护法政府190
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召开191
孙中山就任军政府大元帅191
胡适到北大任课192
阎锡山禁烟192
“护法战争”开始193
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193
南北军谋和停战193
吉林省军队解除哈尔滨俄共军警武装194
王国维发表《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等文194
1918年孙中山率海军炮击广东督军署195
“西南各省护法联合会议”在广州成立196
英领事建议改哈埠为各国公共商埠196
南军攻陷岳阳196
中日订立四郑铁路借款合同197
冯玉祥于湖北罢兵主和197
程璧光被刺殒命197
安福俱乐部成立198
中日签署共同防敌协定198
段祺瑞组织北京政府新内阁198
广州护法联合会提出改组军政府案199
毛泽东等人在长沙组创新民学会199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200
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200
南方军政府改组201
全国要求南北停战202
徐树铮诱杀陆建章202
中日签订吉会铁路垫款合同202
王光祈等人商议成立“少年中国学会”202
张秋岩发现古物203
“少年中国学会”确定宗旨203
于右任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203
北京新国会开幕203
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204
徐世昌就任大总统职204
中日完成山东问题换文205
日本联合国际势力促中国和平统一205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205
徐世昌发布退兵令207
《每周评论》在北京发行207
1919年《国民》杂志等刊物创刊208
北京政府改组,广州政府改名209
巴黎和会召开209
南北和平会议召开210
南北政府为公债问题发生争议211
首批勤工俭学学生赴法211
蔡元培论新旧思想211
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212
南北和会在上海重新召开212
国民请求严拒“二十一条”212
詹天佑病故212
杜威来华讲学213
“五·四运动”爆发213
北京学生联合会成立214
中国留日学生游行请愿215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215
抵制日货风潮215
“六三”事件215
各大城市罢工罢市声援学运216
《星期评论》创刊216
北京政府免曹汝霖等职217
陈独秀等散发《北京市民宣言》217
中国代表拒签巴黎和约218
“少年中国学会”成立218
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219
北京政府命令山东戒严219
苏联声明废除中俄旧约220
孙中山创办《建设》杂志220
孙中山辞去政务总裁职220
“中华博物学会”成立220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发表220
《新生活》周刊创刊220
《每周评论》遭封禁221
中国加入国际联盟221
周恩来组建“觉悟社”221
中国国民党成立222
“南开”学潮发生222
“孔子圣诞日”确定222
毛泽东发表《问题研究会章程》222
北京政府收回正阳门城楼222
全国各界联合会成立222
福州惨案发生223
库伦当局宣布取消外蒙独立223
《新青年》发表宣言223
毛泽东领导湖南“驱张运动”224
冯国璋病死224
1920年北京政府通令取缔学生、市民集会游行225
日本要求中日直接交涉山东问题226
天津发生“一·二九惨案”226
李大钊发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一文226
中国军舰驶入黑龙江增防226
各界民众反对接收日本政府通牒227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227
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来华228
广州军政府分裂228
苏联重申放弃前沙俄在华一切权益228
中国工人筹备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229
日使催议交还青岛及山东善后问题229
第一本中文《共产党宣言》全译本出版229
第一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229
胡适劝学生多读书少罢课230
北京政府答复苏关于中国问题声明230
北京政府拒绝接受日本政府通牒231
孙中山通电否认广州军政府议和资格231
开滦矿工罢工231
广西发生水灾231
吴佩孚通电主张召开国民大会232
直皖战争爆发232
浙江发生水灾232
蔡和森致信毛泽东谈建党问题232
日本政府拟定出兵中国计划233
直奉军阀接管北京政权233
吴佩孚倡议召开国民大会233
粤桂战争爆发233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234
“文化书社”开业234
《劳动界》创刊234
毛泽东组织俄罗斯研究会235
北京政府与前沙俄断绝外交关系235
苏联发表第二次对华宣言236
“外国语学社”成立236
珲春事件发生236
《四库全书》发行236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237
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237
周恩来等赴法勤工俭学238
“励新学会”成立238
上海机器工会成立238
孙中山恢复军政府239
孙中山组建中华民国政府239
湖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239
湖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239
1921年孙中山倡议成立正式政府240
新民学会在长沙召开新年大会241
文学研究会成立241
刘湘宣布四川自治242
赵恒惕宣布湘省筹备自治242
外蒙活佛宣布独立242
《新青年》被封243
蒙古国民党成立243
留法学生发起“二·二八”运动243
西藏人民反英斗争244
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244
汉口租借人力车工人罢工245
交通大学成立245
湖北省城发生兵变245
第二次粤桂战争爆发245
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246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246
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成立246
工人“五一”节游行示威247
孙中山任命国务院各部长官247
日本首相召集“东方会议”247
北京发生“六·三惨案”248
中共理论刊物《共产党》停刊248
中国共产党成立249
中共一大召开249
湘鄂战争爆发255
中远交涉归还库伦255
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太平洋会议255
《劳动周刊》创刊256
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256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256
人民出版社成立257
中苏联合收复阿尔泰地区257
京绥铁路竣工257
北京协和医院落成257
严复逝世258
粤汉铁路武昌长沙段工人罢工258
仰韶文化遗址正式发掘258
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诞生259
长江联防会议召开259
孙中山誓师北伐259
远委会讨论中国问题259
留法勤工俭学生被遣送回国260
中国代表在华盛顿会议提出数项主权案被拒260
湖南省宪举行授受典礼260
萧山农民运动失败261
孙中山组织北伐大本营261
孙中山会见马林261
南开大学命名261
中共旅莫(斯科)支部成立262
世界书局创建262
1922年262
1月赵恒惕公布“湖南省宪法”263
中俄谈判通商事宜264
香港海员大罢工265
长沙纱厂工人罢工265
《先驱》创刊266
黄爱、庞人铨被害266
共产国际召开东方民族大会266
2月中国废除“二十一条”成泡影267
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签字267
直系保定会议召开268
平民女校开学269
全国教育独立运动会成立269
“客邮”开始撤除269
3月香港工人总罢工270
反基督教学生组织大同盟271
孙中山发表《时局宣言》271
唐继尧重占昆明272
证券公司连串倒闭272
4月直系军阀齐集洛阳273
清室欲卖《四库》教授联名抗议273
直奉战争爆发273
广州金融业罢工抗议政府强兑纸币274
英使提出交还威海卫条件274
5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275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276
孙中山在韶关誓师北伐276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277
蔡元培等人提出政治革新要求277
澳门发生惨案278
张作霖宣布满蒙独立278
6月徐世昌下野280
孙中山发表《工兵计划宣言》280
中共第一次发表“对时局的宣言”280
陈炯明发动兵变281
伍廷芳病逝广州281
皖南发生水灾282
7月北伐军回师讨伐陈炯明283
上海远东银行创办284
女子参政协会成立284
孙美珠被擒杀284
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285
中共旅欧支部成立285
8月长江海员大罢工287
教皇专使抵华287
孙中山离开“永丰”舰赴上海288
《劳动法案大纲》发布288
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289
中共杭州西湖会议召开290
孙中山当选为理想的总统人选290
9月粤汉铁路工人罢工291
中共机关报《向导》创刊292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292
北京教育部颁布新学制293
甘督迁徙白俄军队293
10月山海关京奉铁路工人罢工294
毛泽东领导长沙泥木工人罢工294
蔡元培倡废督裁兵295
上海大学创办295
开滦煤矿工人罢工296
北伐军改编为“讨贼军”297
中国天文学会成立297
11月湖南工团联合会成立298
上海日华纱厂和英美烟厂同盟罢工298
中共代表参加共产国际大会299
爱因斯坦抵华299
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299
12月逊清皇帝溥仪举行大婚300
中国邮政制度确立301
汉冶萍总工会成立302
越飞否认无条件放弃中东路权益302
滇、粤、桂联军讨伐陈炯明302
1923年302
1月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304
广东海丰总农会成立304
曹锟执意贿选总统305
北大学生掀起“驱彭挽蔡”运动305
《孙文越飞宣言》发表305
共产国际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306
2月“二七”惨案发生307
科学家围攻“玄学人生观”308
3月北京学界等团体与军警发生冲突309
废除“二十一条”和收回旅大群众运动爆发309
广州陆海军大元帅府成立310
张作霖整顿东北军政310
北京政府声明取消“二十一条”311
中日关于“鲁案”问题的最后文件签字311
河南首开新学制311
4月北京政府更新国币型式312
《觉邮》杂志创刊312
北京国会发生议员互殴事件313
陈独秀撰文论革命313
中小学首次公布课程标准纲要313
洪门五圣山开设314
5月津浦路发生大劫车案315
孙中山改组大本营及广东省政府315
直系国会议员就黎元洪总统任期问题发生争论315
共产国际指示中共重视土地革命316
郭沫若发表《我们的文学新运动》316
6月长沙发生招日舰事件317
中共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317
《新青年》季刊出版318
黎元洪出走天津319
爱情定则的讨论“进入尾声”320
孙中山发表对外宣言320
中国人口4.4亿321
7月英政府提出干涉中国内政办法322
溥仪驱逐太监出宫322
《前锋》月刊创刊323
反帝国主义大联盟成立323
8月中共发表《对于时局之主张》324
北京无线电台启用324
上海绅商筹组“和平协会”325
全国学联第五次评议会召开325
孙中山派代表赴苏俄考察325
《呐喊》出版326
9月甘肃、湖北、河北、广东、山东发生地震327
何东爵士呼吁和平327
湖南岳北农工会成立327
苏发表第三次对华宣言327
10月鲍罗廷帮助改组国民党328
曹锟贿选为总统330
《中国青年》创刊330
东三省合资联办东北大学331
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召开331
11月列强要求介入护路北京政府婉言拒绝332
中共召开三届一中全会332
国民军军官学校建立333
国民党右翼势力反对改组国民党333
12月中国青年党成立334
孙中山谓中国革命必须以俄为师334
粤海军发生变节投敌事件335
孙中山发表关于粤海关关余问题宣言335
中共中央要求共产党员全体加入国民党336
瞿秋白发表《自由世界与必然世界》一文336
新月社成立336
1924年336
1月中国青年共产党成立338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338
孙中山筹建黄埔军校339
中共进入国民党领导机构340
中国国民党、北京学生遥祭列宁逝世340
前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病逝340
2月广州商民罢市,抗议手票购物341
全国铁路总工会成立342
冯玉祥殴打外警酿成外交纠纷342
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大学条例342
北京朝野此起彼伏一片呼穷声343
3月孙中山阐释国民党改组容共意义344
中国要求再议关税344
列强干涉中国收回中东路权益344
财政困窘波及“小朝廷”345
民意测验显示知识分子多亲俄345
阎锡山禁止佩戴戒指346
4月国民党制定农民运动计划347
国民党成立“中央通讯社”347
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348
《政治生活》创刊348
班禅被迫离藏出走内地349
奉天省成立收回教育权委员会349
5月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召开350
孙中山、廖仲恺发表演说,公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350
黄埔军校第一期新生入学351
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351
《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等签订351
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爆发352
6月国民党右派数次弹劾共产党352
倡办合作发展社353
黄埔军校补行开学典礼353
李大钊阐述国共合作目的354
广州政府发表农民运动第一次宣言355
京粤两地打版权官司355
7月中国科学社第九次会议召开356
中共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356
国民党成立中央政治委员会357
全国反帝国主义同盟会成立357
广州沙面工人罢工358
8月孙中山统一军政训练组织359
中国国民党一届二中全会召开360
中央银行在广州开业360
孙中山发表《耕者有其田》演说361
9月上海控制权争夺战362
孙中山筹备北伐362
中共发表第三次对时局的宣言363
北京政府改组363
直奉战争再次爆发364
中国国民党发表《北伐宣言》364
国民党颁布党旗、军旗、国旗364
西湖雷峰塔倒塌365
10月中东铁路于《奉俄协定》签字后改组365
孙中山组建建国军366
文学家林纾病故366
《醒狮周报》创刊366
平定广州商团叛乱366
辜鸿铭东瀛讲学367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367
《中国工人》创刊367
国民军组成367
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成为普通民众369
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370
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在北京成立371
溥仪避逃日使馆371
语丝文体出世372
12月《现代评论》创刊373
广州举行国民会议促成会373
女界国民促成会成立373
孙中山发表入京宣言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