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针灸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针灸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0565201.jpg)
- 王富春主编(长春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8067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针灸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针灸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毫针技术1
第一节 毫针基本知识1
一、毫针的形态、规格和材质1
(一)毫针的形态1
(二)毫针的规格及应用3
(三)制针材料和毫针质量4
二、毫针基本行针手法技术5
(一)提插法5
(二)捻转法6
三、毫针技术的练习7
(一)练针用具及应用7
(二)自身练针8
(三)人体互相练针8
(一)患者的体位9
四、患者的体位和定穴、消毒9
(二)定穴10
(三)消毒11
第二节 刺法技术11
一、持针法11
(一)刺手与押手11
(二)持针姿势12
二、进针技术12
(一)无痛透皮技术12
(二)常用透皮技术13
(三)常用刺入技术16
三、毫针刺法的角度、方向和深度17
(一)针刺的角度17
(二)针刺方向18
(三)针刺的深度18
(一)针感的性质19
四、针感和指感19
(二)指感的性质21
五、寻找针感的技术22
(一)行针催气法23
(二)押手催气法24
六、调整针感强度的技术24
(一)搓法24
(二)飞法25
(三)弹法25
(四)刮法25
(五)拨法26
(六)摇法26
(八)弩法27
(九)敲法27
(七)摆法27
(十)提插捻转法28
七、促进针感传导的技术28
(一)循捏法28
(二)按截法28
(三)倒针法28
(四)推气法29
(五)逼针震颤法29
(六)逼针摇摆法29
(七)接力通经法29
(八)击法29
八、现代毫针补泻技术29
(一)影响针刺补泻效果的因素30
(二)临床常用补泻操作技术30
(一)构成刺法轻重的因素33
九、针刺手法的轻重33
(二)刺法轻重与补泻的关系34
(三)刺法轻重的量化标准34
十、留针与出针技术34
(一)留针技术34
(二)出针技术35
第三节 古代毫针刺法技术36
一、病位浅深刺法技术36
(一)刺皮肤、皮下36
(二)刺络37
(三)刺肌肉38
(四)刺筋(肌腱、韧带)39
(五)刺骨40
(二)扬刺法41
(一)傍针刺法41
二、局部多针刺法技术41
(三)齐刺法42
三、透穴刺法技术42
四、其他刺法技术44
(一)巨刺法和缪刺法技术44
(二)偶刺法技术45
(三)报刺法技术45
(四)远道刺法技术46
第四节 古代毫针单式补泻法技术47
一、徐疾补泻法技术47
二、开阖补泻法技术51
三、呼吸补泻法技术53
四、迎随补泻法技术59
五、提插补泻法技术67
六、捻转补泻法技术70
七、平补平泻法技术83
八、阴阳补泻法技术85
九、营卫补泻法技术90
十、九六补泻法技术97
十一、三刺补泻法技术103
第五节 古代毫针复式补泻法技术106
一、烧山火法技术106
二、透天凉法技术113
三、青龙摆尾法技术119
四、赤凤迎源法技术123
五、白虎摇头法技术126
六、苍龟探穴法技术132
七、龙虎交战法技术135
八、子午捣臼法技术138
九、龙虎升降法技术140
十、运气法技术143
十一、纳气法技术145
十二、留气法技术146
十三、交经法技术149
十四、汗吐下三法技术153
十五、子母补泻法技术156
十六、纳支补泻法技术163
第二章 灸法技术172
第一节 灸法技术的基础172
一、施灸的材料172
二、灸法操作规程173
(二)隔物灸法174
(一)着肤灸法174
二、操作技术174
一、施灸材料制作174
第二节 艾炷灸法技术174
三、施灸程度175
(一)非化脓灸法175
(二)化脓灸法176
第三节 艾条灸法技术176
一、艾条灸法技术176
(一)艾条制作176
(二)艾条灸法技术操作176
二、雷火针、太乙针技术177
第四节 其他灸法技术177
一、温灸器技术177
四、保健灸法技术178
三、灯火灸法技术178
二、针柄灸法技术178
五、灸法的适应证179
六、灸法的注意事项180
附:拔罐技术181
第三章 微针技术185
第一节 耳针技术185
一、耳针基础185
二、耳针技术与应用205
第二节 头针技术209
一、头针基础209
二、头针技术215
三、临床应用215
四、注意事项215
五、特色头皮针操作技术216
附一:方云鹏头皮针222
附二:朱明清头针治疗带228
附三:新头针治疗区231
第三节 眼针技术234
一、眼针基础235
二、眼针技术与应用236
第四节 鼻针技术239
一、鼻针基础239
二、鼻针技术与应用241
第五节 手针技术243
一、手针基础243
二、手针技术与应用247
第六节 足针技术248
一、足针基础249
二、足针技术与应用254
第七节 第2掌骨侧针技术255
一、第2掌骨侧针法基础256
二、第2掌骨侧针法技术与应用256
第八节 腕踝针技术257
一、腕踝针基础258
二、腕踝针技术与应用262
附:腕踝针疗法具体应用举例263
第九节 面针技术265
一、面针基础265
二、面针技术与应用267
第十节 口针技术268
一、口针基础269
二、口针技术与应用270
三、注意事项270
第一节 穴位注射技术271
第四章 腧穴特种疗法技术271
第二节 穴位埋藏技术274
第三节 穴位电针技术275
第四节 穴位贴敷技术277
第五节 穴位激光照射技术279
第六节 穴位红外线照射技术283
第七节 穴位微波照射技术286
第八节 穴位磁疗技术290
第五章 其他针法技术294
第一节 鍉针技术294
第二节 挑刺技术296
第三节 梅花针技术298
第四节 火针技术301
第五节 芒针技术302
第六节 小针刀技术305
第七节 小宽针技术307
第六章 当代针灸名家技术310
一、承淡安针法技术310
二、任作田针法技术312
三、鲁之俊针法技术314
四、朱琏针法技术314
五、焦勉斋针法技术316
六、石学敏针法技术318
七、马瑞林针法技术322
八、王乐亭透针技术323
九、冯润身针法技术325
十、陆瘦燕烧山火、透天凉技术327
十一、司徒铃针法补泻技术328
十二、楼百层烧山火、透天凉技术328
十三、郑魁山针法技术329
十四、陈应龙针法技术332
十五、赵辑庵补泻手法技术333
十六、杨甲三进针技术336
十七、赵玉青针法技术338
十八、程莘农针法技术340
十九、郭效忠针刺有效点技术341
二十、管正斋针法技术343
二十一、刘天健行针技术345
二十二、于书庄针法技术347
二十三、王岱跳动穴针法技术348
二十四、方吉庆凤凰展翅补泻手法技术351
二十五、施怀堂九针技术352
二十六、肖万坤松解金针技术354
二十七、余仲权滚针技术355
二十八、林文仰无痛进针技术356
二十九、贺普仁三通法技术358
三十、孙明一呼吸法技术359
三十一、张信滞针技术361
三十二、李志明凉热补泻技术363
三十三、王启明针法技术363
三十四、张缙控制针感技术365
三十五、黄圣源阴阳补泻技术366
三十六、谢国荣针法技术368
三十七、陈克彦徐疾补泻技术369
三十八、魏凤坡双穴同针技术370
三十九、李才魁太极针法技术371
四十、郑毓琳针法技术372
四十一、凌剑武家传针法技术374
主要参考书目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