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述论
  • 钟祥财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ISBN:780186576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12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25页
  • 主题词:经济思想史-中国-20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经济思想的内涵和外延1

一、关于经济思想的几种界说1

第一章 绪论1

二、从经济学的起源看经济思想的学理基础3

三、经济思想的外延规定5

第二节 经济思想史的写法8

一、以人物为线索:一种基础性的写法8

二、思想史与“量化”问题12

一、从人物线索转换为思想主线14

第三节 本书的框架设计及其说明14

二、本书的研究思路和观点15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的目标导向18

第一节 传统观念和近代转变18

一、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18

二、中国古代的三大经济目标20

三、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目标的演变21

第二节 世纪之初的目标模式概说23

一、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经济论23

二、李大钊的社会主义经济论26

三、康有为的“大同”社会构想29

第三节 特定时期经济发展目标的变异31

一、蒋介石的养民论31

二、毛泽东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论述(上)32

三、毛泽东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论述(下)34

第四节 整体和个人:目标模式的思想深化38

一、邓小平等人论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38

二、经济学者对个人在经济发展目标中的意义的思考40

三、进一步的理论深化46

余论50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的学理范式53

第一节 先秦的“前科学”贡献和近代的重商思潮53

一、先秦经济思想的“前科学”因素53

二、近代重商思潮的理论特点和意义57

第二节 转述和评论:20世纪前期的经济学理论演进59

一、20世纪初期国人对现代经济学理论的零星阐述59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范式在中国的构建64

三、西方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引进和讨论75

一、经济学者对学术研究现状的思考89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学理论探索的相对停滞89

二、毛泽东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93

三、李平心的生产力理论及其命运95

第四节 从传统到现代:经济学范式转型101

一、熊映梧等人学术思想的创新101

二、樊纲对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范式的突破105

三、范式转型及其学术成果111

四、经济学方法论的深入探讨117

余论126

一、西汉时期经济体制的突变131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模式构想131

第一节 古代的经济体制和演进路径131

二、官、商勾结的体制弊端134

三、中国古代经济变革的路径依赖136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的经济体制构想139

一、严复等人的自由经济主张139

二、孙中山、李大钊的经济体制构想142

三、统制经济和计划经济思潮的形成144

四、战后统制经济思想的加强和异议149

一、毛泽东、陈云等人的经济体制思想157

第三节 计划体制的决策思想和市场功能的理论探索157

二、顾准对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研究162

三、卓炯、孙冶方对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探讨166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173

一、邓小平等人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73

二、经济学者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176

三、吴敬琏为确立经济改革的市场取向作出的贡献187

余论192

一、农本思想及其政策措施195

第一节 以农为本:文明遗产和历史重负195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的农业经济思想195

二、进一步的制度分析199

三、中国古代农本观念的思想史价值202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农业思想的多重构成204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的农业思想204

二、孙中山等人的农业思想207

三、地政学派的农业主张215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农业主张218

五、“农研会”成员和王亚南对中国农村的研究227

六、其他学者的农业论著和改革实践234

第三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农业思想251

一、计划经济时期农业政策的思想分歧251

二、关于包产到户的不同看法254

三、张闻天等人对农业政策的反思258

第四节 联产承包、“三农”理论及农业发展新思路265

一、邓小平、万里的农村经济改革思想265

二、学术界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的理论研究274

三、“三农”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思路280

四、经济学者关于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思考283

余论292

第六章 20世纪中国的工业化思想295

第一节 从“振兴实业”到“以工立国”295

一、世纪之初的振兴实业思潮295

二、孙中山的实业计划298

三、“立国之争”及其理论内容301

第二节 作为政治决策产物的工业化方针及其论证304

一、国民政府领导人的工业化主张304

二、毛泽东论中国的工业化306

三、经济学者的工业化理论研究310

一、赶超战略及其政策原则322

第三节 工业化赶超战略的形成和思想内容322

二、关于工业化的学术研究327

三、非常时期的工业整顿主张328

第四节 探索、反思与前瞻:现代产业发展的理性之路330

一、邓小平在新时期提出的工业发展思想330

二、经济学者对工业化的反思和前瞻333

三、关于发展第三产业的思想演进346

余论349

一、中国近代企业的产生和发展352

第七章 20世纪中国的企业管理和改革理论352

第一节 近代企业的产生和管理思想的形成352

二、陆费逵的企业家修养论354

三、穆藕初对科学管理理论的引进、实践和发展357

第二节 多样化:企业管理智慧和思潮流派362

一、王云五的工商管理论362

二、卢作孚的业务管理论365

三、30年代的商业道德论370

四、陈蝶仙、宋棐卿等人的企业文化论376

五、企业家和经济学者关于改善经营环境的主张379

第三节 放权还是收权:计划体制下的企业管理思想381

一、建国前毛泽东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见解381

二、邓小平、邓子恢对国营企业管理的看法384

三、建国后毛泽东等人对企业管理的主张387

四、孙冶方等人对企业管理的理论探讨390

第四节 改革进程中企业理论的深化及其对策评析393

一、蒋一苇的企业本位论393

二、股份制、承包制等企业改革思路398

三、张维迎等人的产权改革论408

余论413

第八章 20世纪中国的收入分配及相关政策思想416

第一节 人口思想的曲折演进416

一、明清以来的“人满为患”及其对策思路416

二、陈独秀、李大钊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评418

三、孙中山等人的人口思想423

四、建国前经济学者对中国人口问题的分析427

五、建国后马寅初的人口论及其受到的批判437

一、中国历史上的反通胀思想441

第二节 货币理论的热点分析441

二、孙中山等人的钱币革命论443

三、法币改革前后的各种币制主张447

四、经济学者论通货膨胀的危害和防治462

五、建国后丁鹄等人的反通货膨胀论467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思考主线472

一、传统理财与民初财政改革设想472

二、马寅初对中国财政问题的研究475

三、毛泽东等人的财政思想480

一、中国古代的分配观念和制度安排485

第四节 收入分配的理念追寻485

二、建国后学术界对分配问题的研究488

三、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理论的探索492

余论497

结束语:历史为经济学证明了什么?501

一、西方经济学说史的启示501

二、历史凸显制度的重要504

三、制度变革的艰巨性506

主要参考文献511

后记5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