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矿山地质环境灾害调查监测评估预防与矿山土地复垦及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质量验收检查评价手册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矿山地质环境灾害调查监测评估预防与矿山土地复垦及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质量验收检查评价手册 第1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526513.jpg)
- 王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银川: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
- ISBN:788619365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矿山地质环境灾害调查监测评估预防与矿山土地复垦及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质量验收检查评价手册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最新政策法规115
第二篇 “善待地球”,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115
第一章 矿山地质环境概述115
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115
第二节 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119
第三节 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124
第四节 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保护研究130
第五节 中国矿山环境现状与管理模式设想134
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典型划分与矿山地质环境形势对策141
第一节 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建议141
第二节 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划分研究149
第三节 探究矿山地质环境恶化的原因156
第三章 矿业城市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对策159
第一节 中国矿业城市(基地)发展模式选择159
第二节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166
第三节 矿业城市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170
第四节 地质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172
第五节 21世纪中国矿业城市形势与发展战略思考180
第六节 矿山城市矿产资源利用的环境负效应及其防治193
第七节 矿业城市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形势对策论198
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影响指标体系与对策分析205
第一节 矿区地质环境评价探讨205
第二节 矿业开发的国家环境安全及其评价体系研究209
第三节 金属矿床(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213
第四节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程序探讨217
第五节 矿山地质环境量化评价模型研究222
第六节 矿山关闭及其生态环境恢复分析227
第五章 我国部分省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探析233
第一节 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233
第二节 江苏省露采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238
第三节 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244
第四节 鄂东南矿山环境评价指标体系252
第五节 苏家庄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山地质环境评价258
第三篇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估与调查新技术推广应用267
第一章 地质调查工作重点及其要求267
第一节 地质调查概述267
第二节 地质调查的工作程序及方法269
第三节 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回顾272
第四节 2005年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重点与要求280
第二章 世界地质调查工作概况284
第一节 地调局的性质和定位284
第二节 主要国家地质调查局的职工概况286
第三节 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经费290
第四节 各国地质调查局的主要工作任务298
第三章 当代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态势303
第一节 地质调查的驱动机制由传统的供给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304
第二节 地质调查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从以寻找,发现矿产资源(包括油气等能源)为主的矿产资源型,转变为兼顾资源与环境保护、灾害减轻的资源与环境并重的社会型307
第三节 地质调查的技术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地质调查的效率316
第四节 地质调查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322
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应用327
第一节 遥感技术在工矿区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27
第二节 卫星定位技术在矿区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365
第四篇 科学开采,保护矿山地质环境379
第一章 概述379
第一节 金属矿床的工业特性379
第二节 矿床地下开采基本概念383
第三节 对矿床开采的要求及矿石的损失贫化387
第四节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388
第二章 矿床开拓390
第一节 开拓方法分类390
第二节 开拓方法391
第三节 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确定396
第四节 中段平面开拓设计401
第五节 井底车场404
第三章 矿床地下采矿方法408
第一节 地下采矿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分类408
第二节 矿床开拓方案选择410
第三节 空场采矿法416
第四节 崩落采矿法424
第五节 充填采矿法430
第六节 采矿方法的选择450
第四章 井巷掘进452
第一节 凿岩爆破452
第二节 水平巷道的掘进与支护458
第三节 竖井掘进469
第四节 斜井和天井掘进470
第五章 矿井通风安全472
第一节 矿井通风的目的472
第三节 矿井水灾及其防治474
第二节 矿井空气及气候474
第四节 矿井火灾及其防治477
第六章 露天开采程序479
第一节 概述479
第二节 台阶几何要素480
第三节 掘沟485
第四节 台阶的推进方式490
第五节 采场扩延过程与布线方式499
第六节 帮坡形式与帮坡角503
第七节 生产剥采比509
第八节 分期开采512
第七章 露天矿床开拓517
第一节 铁路运输开拓517
第二节 公路运输开拓521
第三节 斜坡卷扬开拓523
第四节 平硐溜井开拓524
第八章 露天开采工艺528
第一节 穿孔爆破工作528
第二节 采装与运输535
第三节 排岩工程547
第九章 露天-地下联合采矿法558
第一节 概述558
第二节 露天-地下联合采矿法559
第三节 露天-地下联合采矿法研究实例568
第四节 露天-地下联合采矿方案的综合评价577
第十章 我国部分省市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保护措施582
第一节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现状及其展望582
第二节 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保护的思考588
第三节 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596
第四节 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对策研究600
第五节 山东省煤矿矿山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防治对策606
第六节 内蒙古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611
第七节 广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综合治理对策618
第八节 马鞍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622
第九节 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625
第五篇 矿山地质环境灾害监测技术与预防处理对策633
第一章 地震地质环境监测技术与预防处理对策633
第一节 地震的防御633
第二节 地震应急与减灾677
第二章 火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与预防处理对策696
第一节 火山与火山活动696
第二节 火山喷发灾害效应与资源效应702
第三节 火山活动的监测与预报714
第四节 减轻火山灾害的对策719
第五节 火山灾害危害性评价722
第三章 泥石流地质环境监测技术与预防处理对策742
第一节 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条件及特征742
第二节 泥石流灾害的分类744
第三节 泥石流灾害及实例745
第四节 泥石流灾害预防对策750
第四章 崩塌滑坡地质环境监测技术与预防处理对策753
第一节 崩塌滑坡预报方法综述753
第二节 滑坡预报方法756
第二节 滑坡预报判据769
第四节 崩塌滑坡预报方法适用性分析781
第五节 崩塌滑坡的防治786
第五章 地裂缝地质环境监测技术与预防处理对策795
第一节 地裂缝及其灾害研究概况与研究意义795
第二节 构造地裂缝活动特征828
第三节 地裂缝灾害对策875
第六章 我国部分地区地质环境监测与灾害监测技术及预防处理对策919
第一节 北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与对策建议919
第二节 天津地区地质灾害勘查防治意见和对策建议920
第三节 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建议924
第四节 山西省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意见和对策建议925
第五节 内蒙古地区地质灾害勘查防治措施及对策建议928
第六节 辽宁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931
第七节 吉林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建议933
第八节 黑龙江省地质灾害勘察防治意见和对策建议934
第九节 上海地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今后对策建议936
第十节 山东省地质灾害勘查防治意见和对策建议938
第十一节 江苏省地质灾害危害及防治对策941
第十二节 安徽省地质灾害勘查防治意见及对策建议943
第十三节 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建议945
第十四节 江西省地质灾害勘查防治意见和对策建议947
第十五节 福建省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对策建议948
第十六节 河南省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对策建议950
第十七节 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与对策建议951
第十八节 湖南省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对策建议954
第十九节 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建议956
第二十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建议962
第二十一节 海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建议963
第二十二节 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建议963
第二十三节 贵州省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与建议965
第二十四节 云南省减轻地质灾害对策966
第二十五节 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与对策建议970
第二十六节 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和对策建议972
第二十七节 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和建议973
第二十八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灾害勘查建议和防治对策975
第二十九节 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建议977
第三十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979
第六篇 矿山生态复垦综合评价方法复垦技术及实例分析985
第一章 概述985
第一节 国内外金属矿山土地复垦现状与展望985
第二节 矿区生态系统有关理论990
第二章 矿山生态复垦优化系统995
第一节 矿山生态复垦优化系统995
第二节 土地破坏程度综合评价1000
第三节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1003
第三章 矿山生态复垦综合评价方法及实例分析1008
第一节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1008
第二节 评价指标权系数的确定方法1018
第三节 考虑均衡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1026
第四节 应用实例分析(包官营铁矿)1028
第四章 矿山生态复垦模式优化1037
第一节 概述1037
第二节 能量流动分析1038
第三节 物质循环分析1041
第四节 经济效益分析1043
第五节 包官营铁矿生态复垦模式分析1045
第六节 马兰庄铁矿扩建排土与复垦方案优化1064
第五章 矿山土地复垦新技术推广应用1074
第一节 矿山土地复垦技术1074
第二节 复垦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1082
第三节 复垦资金筹集及有关政策1091
第六章 唐山铁矿土地复垦典型小区效益分析1093
第一节 概述1093
第二节 土地复垦典型小区1094
第三节 效益分析1110
第七篇 矿山地质环境项目治理新技术推广应用与验收检查评价1119
第一章 矿山地质环境项目治理企业资质管理与认定1119
第一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1119
第二节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1123
第三节 地质勘查资质注册登记办法1129
第四节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1132
第一节 概述1137
第二章 工矿区环境质量的评价与环境调控1137
第二节 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1140
第三节 煤矿环境质量评价举例1151
第四节 工矿区环境规划与管理1159
第八篇 地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及其预案的编制1167
第一章 灾害事故的界定、分类、危害与医疗卫生救援1167
第一节 灾害事故的界定与分级1167
第二节 灾害事故的分类与危害1169
第三节 灾害事故医疗卫生救援的特点1170
第二章 灾害事故卫生救援工作的组织与管理1174
第一节 灾害事故卫生救援的职责1174
第二节 依据灾情、疫情做出卫生救援决策1175
第三节 灾害事故卫生救援的组织1176
第四节 灾区卫生救援与疫(毒)区的隔离与警戒1177
第五节 卫生救援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1178
第三章 矿山地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1179
第二节 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1180
第一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步骤1180
第三节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1184
第四节 人员和职责的确定1197
第五节 应急资源的评估1198
第六节 应急反应组织的建立1200
第七节 应急预案的组成1206
第四章 矿山地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行动1214
第一节 应急救援行动的一般程序1214
第二节 事故评估程序1216
第三节 通告和通讯联络程序1217
第四节 现场应急对策的确定和执行1222
第五章 应急救援检查表1233
第一节 基本要求1233
第二节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及事故预防1234
第三节 应急指挥与控制1235
第四节 应急反应机构1236
第五节 监测、报警与通讯联络1237
第六节 应急关闭程序1238
第七节 应急设备与企业外援助1239
第八节 疏散与警戒1241
第九节 应急培训、训练和演习1242
第十节 重新进入和恢复1243
第六章 地震应急与减灾1245
第一节 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1245
第二节 临震应急1246
第三节 震后应急1250
第四节 个人应急避险1252
第五节 应急避险警示1255
第六节 自救与互救1258
第七节 震后救人1259
第八节 地震灾情速报和评估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