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时殷弘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7373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国际关系史-16世纪~20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历史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1
历史研究的基本目的1
第一章 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1
历史理解的局限性与巨大潜能5
宏观思考和理论化的重要性8
理论化的基本种类和形式11
重视和善于从事当代史研究13
第二节 历史方法的价值与“科学方法”的弊端15
国际关系研究基于对历史的理解19
第三节 国际关系的历史理解19
国际关系史的理论性思考21
国际关系史研究的独特的重大价值25
广阔的视野、总体理解能力和历史方向意识28
第四节 国际关系史学根本方法与国际关系史料32
利奥波德·冯·兰克与现代历史学根本方法32
国际关系史料基本分类和主要类别史料例解(上)35
国际关系史料基本分类和主要类别史料例解(下)45
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现代国际体系史的理解范式和根本主题52
路德维希·德约:《不牢靠的平衡——四个世纪的欧洲权势斗争》52
第二章 现代国际权势斗争与现代国际体系演变(16世纪初至19世纪初)52
兰克对德约:欧陆均势与海外优势;欧陆均势与侧翼大国;欧陆眼界与全球眼界54
第二节 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59
现代国际体系的一种变动模式59
中世纪国际秩序60
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上)63
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下)67
第三节 哈布斯堡帝国的称霸图谋与其失败71
查理五世的称霸图谋与其失败71
腓力二世的称霸图谋与其失败75
从西班牙骤然衰落到法国开始勃兴期间的欧洲国际体系81
第四节 路易十四法国优势的起落和英国世界性权势的凸现81
路易十四的显赫优势和霸权目标86
路易十四称霸图谋的反复失败和英国世界性权势的勃然兴起91
第五节 列强体系的巨大扩展与拿破仑帝国的兴亡97
已有的、新兴的和未来的“洲级大国”:英国、俄国和美国(上)97
已有的、新兴的和未来的“洲级大国”:英国、俄国和美国(下);普鲁士的崛起101
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和国际政治的变更109
导致拿破仑帝国败亡的国际政治机理111
拿破仑战争的根本地缘政治结果和国际力量格局结果118
第一节 国际体系基本环境的变更121
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世界政治影响121
第三章 19世纪孕育的20世纪基本趋势121
跨国价值取向的变迁和当代意识形态冲突的萌发123
第二节 欧洲国际体系的急剧扩展和全球国际体系的真正出现125
欧洲国际体系的扩展及其在19世纪的急剧加速125
现代帝国主义扩张狂潮和现代帝国主义思想129
非欧现代区域国际体系的形成与全球国际体系的真正出现135
第三节 国际权势结构的变更趋势140
英俄两国的显赫优势和多极格局的近乎倾覆140
三大新兴强国的急剧崛起144
传统强国的显著衰落148
旧政治下的旧外交与现代大众政治的出现和流行152
第四节 现代大众政治的国际政治效应的萌发152
初生的公众舆论和利益集团对国家对外政策的作用154
初生的大众政治与民族主义/帝国主义的泛滥156
第五节 战争规模和战争技术的突飞猛进与其世界政治影响157
战争规模和战争技术在两个世纪里的基本停滞157
战争规模的突飞猛进159
战争技术的突飞猛进160
海军武器的革新与世纪之交的军备竞赛163
民族主义和工业化时代总体战的出现及其国际政治含义165
第一节 引言:洲级大国的新兴绝对优势168
第四章 传统中心的衰落和侧翼大国的兴盛168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洲的衰颓171
两大军事同盟体系的形成171
欧洲的外交堕落和政治病态与两极对抗的急剧升级176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的极严重后果180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美国权势的兴盛184
第三节 二十年危机:英法的虚脱191
国际联盟的虚幻191
英法歧异与法国强硬预防政策的破产193
英德协调和英国半面包容的祸患196
纳粹挑战面前法国的瘫痪和英国的绥靖199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优势的确立20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在欧优势的确立20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东亚太平洋优势的确立208
第五节 苏联权势的形成和兴盛211
国力极端羸弱情况下的苏俄对外政策211
斯大林与苏联国力的剧增215
苏联的内在虚弱和斯大林的外交2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苏联权势的兴盛219
全球国际体系的新构成222
美苏关系史的基本性质与冷战的特质和历程225
第一节 冷战的起源225
第五章 超级强国的对抗和竞争225
冷战起源的历史说明227
冷战起源的理论说明230
第二节 冷战对抗的历程232
美苏冷战格局的完全形成232
冷战的最高潮239
冷战最高潮过后的两大对抗浪峰240
冷战期间的缓和或局部缓和242
冷战对抗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含义243
第三节 冷战对抗的基本特征243
冷战对抗的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245
美苏军备竞赛247
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251
第四节 冷战的全球化:美苏在欧洲以外的全球性竞争253
当地力量、全球战略和全球性竞争253
美苏与东亚的革命和拉美的变更255
在中近东和非洲的美苏竞争257
第五节 苏联的危机和瓦解与冷战的终结259
冷战与苏联的危机259
戈尔巴乔夫的对策与苏联的瓦解261
冷战的世界历史意义262
第一节 引言:新兴强国与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264
新兴强国的选择与命运264
第六章 超级强国以外的主要新力量264
造反和学习:非西方世界的现代民族主义266
第二节 欧洲强国抑或世界强国:德国的选择和命运268
德国历史和民族道路的特殊性268
第二帝国的世界强国追求269
纳粹暴政的根源与希特勒的国际政治观271
希特勒的世界强国追求274
和平扩张抑或帝国征服:日本的军事帝国主义选择277
第三节 和平扩张、帝国征服、商业福利:日本的选择和命运277
20年代:军事帝国主义的暂时落潮280
军事帝国主义的再度勃兴及其覆亡282
当前日本的国家方向选择问题284
第四节 中国与国际社会:中国的选择与命运285
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的基本历史轨迹285
国际社会中的中国——趋同倾向与造反倾向287
中国重新加入国际社会291
第五节 亚非现代民族主义的萌发和兴起292
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的发展进程——三个典型阶段292
亚洲现代民族主义运动的出现和兴起293
亚洲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出现和兴起的基本原因295
第六节 民族运动的飞跃与西方统治的瓦解297
民族运动的飞跃与西方列强的对策297
西方统治的急剧瓦解及其基本原因300
越南抗美战争303
第七节 第三世界运动的兴衰与超越民族主义的必要305
第三世界运动的萌发和兴盛305
第三世界运动的落潮与超越民族主义的必要308
大众政治与国际政治变迁312
第一节 引言:世界政治中的另三大动态312
第七章 大众政治、新技术和新国际规范312
新技术与国际政治变迁313
新力量塑造的新国际规范314
第二节 大众政治与国际政治变迁315
大众政治与“外交革命”: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方民主国家315
大众政治与“外交革命”:两次世界大战间的纳粹极权国家319
大众政治与“外交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321
大众政治与国际宣传和国际颠覆323
第三节 新技术与国际政治变迁325
“指令性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及其重大意义325
核武器与世界政治326
防止核武器扩散331
信息技术革命与世界政治332
大众政治与新技术的结合——20世纪的总体战336
第四节 新力量塑造的新国际规范339
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339
20世纪以前现代国际规范体系的演变342
世界政治中的新力量与国际规范体系的巨变345
国际共同价值观念的巨变347
当代国际权利和义务的载体认定与人权国际规范350
当代国际规范的根本来源和根本特征355
当代国际规范体系的主体新内容(上)356
当代国际规范体系的主体新内容(下)359
第八章 当今和未来的世界政治364
第一节 当今和未来世界政治的若干基本问题364
世界政治基本性质的变更与稳定364
国家行为和国际安排应有的根本原则368
世界广大欠发达国家的艰巨任务370
第二节 时代特征和中国崛起372
时代特征:世界基本格局与基本潮流372
中国崛起的战略机遇和必要条件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