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梁思成的学术实践 1928-195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梁思成的学术实践 1928-1955
  • 胡志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12352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思想评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梁思成的学术实践 1928-195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缘起1

第二节 研究现状4

一、梁思成研究的历史分期4

二、梁思成研究的代表性成果12

三、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的不足和努力方向25

第三节 研究思路26

第一章 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31

第一节 东北大学建筑系的创建与梁思成的学术兴趣32

第二节 梁思成的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及实践37

一、全盘学习与构建“学院派”教学体系38

二、以清华同学和宾大校友为核心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43

三、梁思成的教学风格与特色48

四、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及实践的不足51

第三节 梁思成早期的建筑设计及古建筑调查实践53

一、成立“梁陈童蔡营造事务所”53

二、开始调查古建筑55

三、学术研究的初步成果57

小结61

第二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上)63

第一节 朱启铃与中国营造学社64

一、刊行《营造法式》64

二、成立中国营造学社67

第二节 专心古建筑研究:梁思成的职业选择76

一、最初的拒绝76

二、选择中国营造学社79

第三节 从传统到近代: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82

一、偏于研读古籍:成立初期的中国营造学社82

二、内部机制与研究方法的双重变革: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83

三、朱梁刘组合: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核心90

小结93

第三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下)95

第一节 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古建筑研究,积极开展野外调查96

一、抗战前中国营造学社的古建筑调查96

二、从独乐寺到佛光寺:梁思成古建筑调查的代表性成果102

第二节 与实物相印证,整理解读古建筑文献109

一、强调由近及远、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方法110

二、编纂中国古代建筑的“文法课本”111

第三节 提出系统的古建筑保护思想,积极参与古建筑修葺保护114

一、历史的记载者:对古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的阐述114

二、与时间赛跑:对古建筑保护的紧迫性的认识115

三、科学的保护:系统提出古建筑保护的原则与方法117

四、发挥专家作用:积极参与古建筑维修工程122

第四节 研究与育人相结合,着力培养古建筑研究人才125

一、努力构建富有学社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25

二、言传身教,育人于调查研究实践126

第五节 抗战时期支撑危局,继续学社研究事业130

一、抗战期间中国营造学社面临的困局130

二、梁思成及中国营造学社应对困局的举措133

三、组织开展西南地区古建筑调查137

四、坚持开展学术研究,积极服务社会145

小结158

第四章 从建筑到营建:梁思成与清华大学建筑教育161

第一节 回归清华:战后重建与梁思成的责任意识162

一、执教清华与中国营造学社之结束163

二、梁思成的教育理念与清华建筑系的创办168

第二节 从建筑系到营建系: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的新发展175

一、把握现代建筑教育的新趋势:访美的收获与思考176

二、梁思成的新思维与教学改革181

第三节 政治改造运动中的自我批判与自我否定188

一、从反思到自我否定188

二、清华大学建筑教育的调整与转变193

小结195

第五章 愉快的合作:梁思成与新政权创建197

第一节 编制文物建筑保护目录197

一、抢救平津学人与梁思成的选择198

二、与中共的初次合作203

三、编制全国文物建筑目录207

第二节 主持国徽设计工作217

一、筹建新政权与国旗、国徽、国歌方案拟定任务的提出217

二、梁思成的自豪感与国歌的确定219

三、梁思成与国旗方案的论证222

四、梁思成与国徽设计226

第三节 崭新的自我:建国前后梁思成从政态度的转变236

一、加入革命队伍:梁思成的新角色237

二、诚邀建筑人才:梁思成的人才意识243

三、全身心建设新政权:国徽设计过程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249

第四节 梁思成与人民英雄纪念碑252

一、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及主要的设计分歧253

二、梁思成的意见及问题的解决过程257

小结261

第六章 规划新北京: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历史考察263

第一节 定都北京与无序使用:古都规划问题的提出264

一、古都风貌依旧:解放之初的北平城265

二、古都保护与规划:梁思成及学术界同仁的初步讨论266

三、从建新城到以天安门为中心:北京市政府的态度转变272

第二节 保护旧城与发展新区:“梁陈方案”的提出285

一、梁思成与苏联专家的分歧与争论285

二、“梁陈方案”的提出及其动机分析290

三、“梁陈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296

第三节 学术争鸣与非学术决策:关于“梁陈方案”的思考307

一、“梁陈方案”的历史命运308

二、关于“梁陈方案”的争论316

三、政治决定规划:关于“梁陈方案”命运的反思321

小结325

第七章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文物建筑保护327

第一节 保护北京城墙:梁思成的文化情怀与失落328

一、城墙的危机:从民国到新中国328

二、从宏观到具体:梁思成的城墙保护思想334

三、各方的博弈:关于城墙存与废的争论及城墙的拆除342

第二节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牌楼的保护350

一、北京的城市发展与牌楼危机351

二、从讨论到交锋:政府与学者的不同见解354

三、幕后的决定因素:拆除牌楼的原因及政府的决策风格362

小结366

第八章 从积极到无奈:梁思成与“大屋顶”建筑369

第一节 政治的需要:关于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370

第二节 彰显民族性:“大屋顶”建筑的兴起373

第三节 从反感到接纳:梁思成的转变377

第四节 学人的悲剧:梁思成的再次转变381

小结388

结语 梁思成的学术人生及其古都保护范式391

一、抛物线式的学术人生391

二、梁思成的古都保护范式394

三、中国营造学社的谢幕与大匠的困惑395

附录397

一、梁思成著述情况统计表397

二、《城市的体形及其计划》407

参考文献415

后记4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