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往共享之路 马克思社会共同需要思想的当代阐释及运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往共享之路 马克思社会共同需要思想的当代阐释及运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0481657.jpg)
- 杨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1416691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往共享之路 马克思社会共同需要思想的当代阐释及运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理论探源: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共同需要思想21
第1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共同需要思想21
1.1 社会共同需要的内涵21
1.1.1 原始社会:“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区分中的利益冲突22
1.1.2 私有制社会:“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分裂中的利益对立24
1.1.3 未来社会:“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统一中的利益和谐共享29
1.1.4 社会需要的基本内涵:维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共同利益需要32
1.2 社会共同需要的基本特性35
1.2.1 社会性35
1.2.2 共同性36
1.2.3 共享性37
1.3 社会共同需要的分类40
1.3.1 作为共同生产条件的“社会需要”40
1.3.2 作为共同消费条件的“社会需要”42
1.3.3 作为服务于共同生产条件、共同消费条件的“社会需要”43
1.4 社会共同需要的满足及供给45
1.4.1 “社会需要”的满足45
1.4.2 “社会需要”的供给50
第2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社会共同需要思想57
2.1 社会共同需要的基本内涵57
2.1.1 集体消费理论的背景和内涵58
2.1.2 集体消费的影响因素与基本特征60
2.1.3 资本主义城市中的集体消费61
2.1.4 集体消费与社会共同需要64
2.1.5 卡斯泰尔斯城市理论的评价65
2.2 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供给属性66
2.2.1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思想66
2.2.2 哈维的空间生产思想与资本三级循环69
2.2.3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共同需要供给的本质属性75
2.2.4 列斐伏尔与哈维的空间生产、资本循环思想的评价76
2.3 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政府职能79
2.3.1 政府独立自主性79
2.3.2 政府的公共职能与资本主义体系的维护82
2.3.3 资本主义社会共同需要与政府职能86
2.3.4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思想的评价86
第二篇 揭开迷局: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反思91
第3章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路径与框架91
3.1 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92
3.2 公共产品与政府失灵97
3.3 公共产品与政府、市场的替代和合作101
3.4 公共产品与需求、地域的多元化研究拓展104
第4章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四大迷局108
4.1 属性界定迷局:定义、特性及分类的误导性108
4.1.1 西方经济学对公共产品基本属性及其本质的认识109
4.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公共产品基本属性及其本质的认识111
4.2 公共利益迷局:满足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的虚幻性113
4.3 市场失灵迷局:市场失灵作为划分政府与市场供给边界的局限性118
4.3.1 公共产品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性内涵121
4.3.2 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方式及其边界条件123
4.4 方法论迷局:唯心史观与个人主义方法论的错误性126
第三篇 破解困局:社会共同需要思想的当代阐释与运用131
第5章 社会共同需要思想指导社会主义民生实践的理论基点131
5.1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民生实践存在的问题131
5.1.1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民生实践产生的思想影响132
5.1.2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民生实践的弊端140
5.1.3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民生实践的局限145
5.2 社会共同需要思想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民生实践的理论基点152
5.2.1 社会属性的决定性153
5.2.2 公共利益的共享性154
5.2.3 供给边界选择的动态性158
5.2.4 方法论的客观科学性163
第6章 从社会共同需要思想到社会共需品理论:对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批判性超越167
6.1 社会主义共需品的内涵169
6.1.1 从社会发展角度理解社会共同需要的满足169
6.1.2 从唯物史观出发理解社会共需品的普遍含义170
6.1.3 从社会主义制度理解社会共需品的特殊内涵171
6.2 社会主义共需品的特性173
6.2.1 社会性173
6.2.2 整体性174
6.2.3 共享性176
6.2.4 发展性177
6.3 社会主义共需品的分类179
6.3.1 维护性共需品179
6.3.2 经济性共需品180
6.3.3 社会性共需品181
6.4 社会主义共需品的供给183
6.4.1 社会主义共需品供给的三大原则184
6.4.2 社会主义共需品的供给模式188
第四篇 共事之路:民生型政府建设197
第7章 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财政民生支出相关性评判197
7.1 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财政民生支出的理论与实践考察197
7.1.1 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财政民生支出相关理论的回顾197
7.1.2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财政民生支出的历史考察201
7.1.3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财政民生支出的历史考察205
7.1.4 政府财政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阶段的相关性评判208
7.2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国际比较评判209
7.2.1 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国际比较评判210
7.2.2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国际比较评判212
第8章 我国政府财政民生共需品供给的历史考察与国际比较215
8.1 我国政府财政民生共需品供给的历史考察215
8.1.1 政府财政民生共需品支出指标体系构建217
8.1.2 政府财政民生共需品不同发展阶段供给状况的考察222
8.2 我国政府财政民生共需品供给的国际比较250
8.2.1 经合组织发达国家财政民生共需品供给的历史考察251
8.2.2 发展中国家财政民生共需品供给的历史考察261
8.2.3 国际比较的基本判断268
第9章 我国政府财政民生共需品供给绩效评价270
9.1 政府财政民生支出绩效指标体系的借鉴271
9.2 政府财政民生共需品供给绩效评价体系构建274
9.3 政府财政民生共需品供给绩效的实证分析277
第10章 构建民生型政府走共享之路287
10.1 我国政府财政民生共需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288
10.1.1 供给基础弱规模小、财政民生性待增强,供给存在先天不足288
10.1.2 供给结构待优化、发展方向不明晰,供给存在后天待补291
10.1.3 供给主体责任不清、供给形式单一,供给存在模式创新掣肘295
10.2 我国民生型政府建设的一般框架与对策体系297
10.2.1 民生型政府建设的整体定位298
10.2.2 民生型政府建设的基本原则299
10.2.3 民生型政府建设的对策体系301
参考文献310
后记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