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落叶松化学成分分析及高附加值产品加工利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落叶松化学成分分析及高附加值产品加工利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0446307.jpg)
- 马春慧,祖元刚,李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0045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2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135页
- 主题词:落叶松-化学成分;落叶松-林副产品-加工利用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落叶松化学成分分析及高附加值产品加工利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落叶松资源概述1
1.1 落叶松的地理分布1
1.2 落叶松的研究进展2
1.3 落叶松主要活性成分及提取分离技术2
1.3.1 落叶松树皮主要活性成分2
1.3.2 落叶松木质部主要活性成分2
1.3.3 提取分离技术4
1.4 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点6
1.4.1 研究内容6
1.4.2 研究意义7
1.4.3 研究创新点7
参考文献7
第2章 落叶松中活性成分的动态分布12
2.1 引言12
2.2 原料与方法12
2.2.1 原料12
2.2.2 提取方法12
2.3 水分的动态分布12
2.3.1 含水率的检测方法12
2.3.2 落叶松中水分的含量分布13
2.4 原花青素的动态分布14
2.4.1 原花青素的检测方法14
2.4.2 标准曲线的绘制14
2.4.3 落叶松中原花青素的含量分布14
2.5 糖类的动态分布15
2.5.1 糖类的检测方法15
2.5.2 标准曲线的绘制15
2.5.3 落叶松中糖类的含量分布15
2.6 二氢槲皮素的动态分布16
2.6.1 二氢槲皮素的检测方法16
2.6.2 标准曲线的绘制17
2.6.3 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的含量分布17
2.7 结论18
参考文献19
第3章 落叶松树皮脂溶性成分——原花青素20
3.1 引言20
3.2 原料22
3.3 原花青素的检测22
3.3.1 原花青素物质量的测定23
3.3.2 原花青素质量的测定23
3.3.3 原花青素聚合度的计算23
3.3.4 得率及纯度的计算23
3.4 原花青素的提取23
3.4.1 落叶松树皮原料的脱脂处理24
3.4.2 提取方法的比较24
3.4.3 提取溶剂的确定24
3.4.4 匀浆提取的单因素试验25
3.4.5 Box-Benhnken试验设计及结果27
3.5 原花青素的分离29
3.5.1 大孔树脂的筛选30
3.5.2 静态吸附动力学31
3.5.3 吸附等温线32
3.5.4 动态吸附与解吸34
3.6 原花青素的分级38
3.7 原花青素的微粉化制备39
3.7.1 微粉化制备原理39
3.7.2 超临界微粉制备装置40
3.7.3 原花青素超微粉的制备过程40
3.7.4 单因素试验设计40
3.7.5 扫描电镜分析43
3.7.6 激光粒度仪分析45
3.7.7 X射线衍射测试45
3.7.8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45
3.7.9 热重分析46
3.7.10 溶解度测试47
3.8 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测试48
3.8.1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48
3.8.2 原花青素还原能力的测定49
3.8.3 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49
3.8.4 铁还原能力测定50
3.9 结论51
参考文献52
第4章 落叶松木质部水溶性成分——阿拉伯半乳聚糖55
4.1 引言55
4.2 原料55
4.3 阿拉伯半乳聚糖的检测56
4.3.1 检测方法56
4.3.2 标准曲线的绘制56
4.4 阿拉伯半乳聚糖的醇沉57
4.5 阿拉伯半乳聚糖的提取57
4.5.1 回流提取法57
4.5.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57
4.5.3 微波辅助提取法58
4.5.4 超声波与微波交替辅助提取方法58
4.5.5 不同提取方法的动力学比较58
4.5.6 料液比59
4.5.7 提取功率59
4.5.8 超声波与微波交替辅助提取实验结果61
4.6 Sevag法脱蛋白63
4.6.1 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曲线63
4.6.2 脱蛋白次数64
4.7 活性炭法脱色64
4.8 抗氧化测试64
4.8.1 清除自由基能力测试64
4.8.2 体外活性试验66
4.9 结论68
参考文献69
第5章 落叶松木质部脂溶性成分——二氢槲皮素71
5.1 引言71
5.2 原料72
5.3 二氢槲皮素的检测73
5.3.1 检测方法73
5.3.2 标准曲线的绘制73
5.4 二氢槲皮素的提取74
5.4.1 提取溶剂的选择74
5.4.2 提取方法的确定74
5.4.3 匀浆萃取理论的提出75
5.4.4 重现性实验77
5.4.5 回收率测定78
5.4.6 匀浆萃取单因素分析78
5.4.7 落叶松匀浆液的离心分离80
5.5 负压-空化混旋固液萃取二氢槲皮素的工艺条件优化81
5.5.1 负压-空化混旋萃取的气泡理论81
5.5.2 萃取溶剂浓度的选择83
5.5.3 萃取时间的选择83
5.5.4 萃取料液比的选择84
5.5.5 负压-空化混旋固液萃取与常规提取方法的比较84
5.6 二氢槲皮素衍生物的水解原位萃取86
5.6.1 水解原位反应原理86
5.6.2 水解原位萃取条件的考察87
5.6.3 水解原位萃取与常规水解的比较89
5.7 二氢槲皮素的分离91
5.7.1 大孔吸附树脂法的优点91
5.7.2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及再生方法91
5.7.3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91
5.7.4 吸附与解吸动力学92
5.7.5 上样液溶剂与解吸剂的选择94
5.7.6 吸附等温线95
5.7.7 动态吸附与解吸98
5.8 二氢槲皮素的纯化99
5.8.1 连续中压柱层析法的优点99
5.8.2 连续中压柱层析法纯化二氢槲皮素100
5.9 重结晶法精制二氢槲皮素101
5.9.1 重结晶溶剂的选择101
5.9.2 溶剂用量的选择102
5.9.3 结晶降温速率的选择102
5.9.4 析晶时间的选择103
5.10 二氢槲皮素的微粉化制备103
5.10.1 结晶釜温度对粒径的影响104
5.10.2 结晶釜压力对粒径的影响104
5.10.3 溶液流速对粒径的影响104
5.10.4 溶液浓度对粒径的影响105
5.11 二氢槲皮素微粒表征及清除自由基能力测试105
5.11.1 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形貌和粒径的观测105
5.11.2 热重法分析107
5.11.3 红外光谱法分析107
5.11.4 溶解度和溶解速率测试108
5.11.5 二氢槲皮素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测试109
5.12 结论110
参考文献111
第6章 落叶松剩余木质部制浆造纸115
6.1 引言115
6.2 制浆工艺的比较115
6.2.1 硫酸盐法制浆115
6.2.2 高沸醇法制浆116
6.2.3 制浆工艺比较116
6.3 成纸参数的比较116
6.4 结论117
参考文献117
第7章 综合利用落叶松资源的工艺路线118
7.1 引言118
7.2 综合利用落叶松资源的工艺路线118
7.3 结论119
参考文献120
编后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