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璇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9141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新兴产业-产业发展-创造能力-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1
一、本书选题背景1
二、本书选题意义5
第二节 逻辑思路与方法7
一、逻辑思路7
二、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8
第三节 研究结构及内容8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11
第二章 文献综述14
第一节 产业创新相关理论14
一、创新基础理论回顾14
二、产业能力与持续创新研究18
三、产业创新与生命周期理论22
第二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理论24
一、认识维度25
二、发展维度26
三、扶持维度29
第三节 现有理论述评30
一、从本书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研究30
二、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的研究进行分析31
第三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概述34
第一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特征分析34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界定34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38
第二节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总体成效40
第三节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存在问题44
第四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缺失原因分析49
第四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运行机理51
第一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界定51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内涵51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可持续创新的差异表现54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特征55
第二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技术周期创新能力分析58
一、技术研发期持续创新能力58
二、技术突破期持续创新能力60
三、技术生产期持续创新能力61
四、技术商业期持续创新能力63
第三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模式分析64
一、进程创新:创新价值链嵌入型路径64
二、方式创新:创新系统网络型路径66
三、主体创新:能力协作提升型路径69
第五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理论模型73
第一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模型构建原理73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模型内涵界定73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模型具备要素74
第二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模型总体构建75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模型本质属性75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模型构建原则76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模型构建目标77
第三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理论模型:基于持续创新的容器模型78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模型整体框架78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模型基础板块82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模型支持板块89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模型运行板块101
第六章 基于DEA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103
第一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测评指标体系103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建立原则103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设计和筛选104
第二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DEA模型构建110
一、数据包络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概述110
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110
第三节 数据收集与检验:以武汉为例114
一、实证对象的选择115
二、问卷调查设计和问卷调查117
三、样本数据的统计与分析119
第四节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评价121
一、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结果与分析121
二、结论及政策建议125
第七章 案例研究:构建基于FCE的生物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模型126
第一节 生物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以武汉为例126
一、生物产业特征分析127
二、武汉生物产业发展概况129
三、武汉生物产业发展原因及制约因素133
第二节 构建基于FCE的生物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模型134
一、持续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134
二、数据收集与检验:以武汉生物产业为例138
第三节 基于FCE的生物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实证研究140
一、确定指标权重140
二、持续创新能力综合评价142
第八章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政策研究146
第一节 基础板块:增强国家战略的引导创新能力146
一、营造良好创新的政策环境146
二、建立科学持续的产业战略148
三、提高科学供给的政策能力150
四、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152
第二节 支持板块:培育要素环节的协同创新能力154
一、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154
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模块生产创新能力157
三、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能力159
第三节 运行板块:优化产业模式的运营创新能力160
一、健全金融服务的支撑体系160
二、培育人力资本的供给体系162
三、搭建生产要素的沟通平台163
四、培育“中国制造”的创新文化165
第四节 持续创新能力体系构建与平台运行:以武汉生物产业为例167
一、生物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基础板块167
二、生物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支持板块168
三、生物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运行板块172
结论与展望176
一、结论176
二、展望177
参考文献179
附录190
附录一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调查问卷190
附录二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评分赋权调查问卷193
后记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