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后形而上学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后形而上学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443950.jpg)
- 赵周宽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958133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91页
- 文件大小:134MB
- 文件页数:603页
- 主题词:形而上学-美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后形而上学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思想激变中的美学(代自序)1
一 后现代性的裂解1
二 利奥塔与思想的“重写”3
三 韦尔施与现代性诊断4
四 “俄狄浦斯现代性”5
五 思之终点与开端6
六 形而上学与思想8
七 形而上学问题的现代性背景9
八 美学—现代性11
绪论14
一 什么是问题?14
二 作为现代性科学的美学的问题16
三 中国当代美学与问题27
四 美学与后形而上学34
五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37
六 国内外研究现状38
第一章 后形而上学论域勾勒63
第一节 谁需要美学63
一 美学的提问方式63
二 需要结构分析66
三 美学与形而上学的先天缺失68
第二节 美学与形而上学的等级制度70
一 形而上学等级制的僵局70
二 作为“静力学”的美学73
三 审美超越75
第三节 美学的辩证言说与科学体系的建构77
一 感性辩证法77
二 垂直模式与水平模式84
三 美学成为一门现代科学92
第四节 后形而上学与形而上学98
一 后形而上学的“后”98
二 形而上学之“内”与“外”103
三 形而上学与思想112
四 一元论与思想的(不)可能性117
第五节 现代世界的重建与美学123
一 分化的现时代123
二 美学与整一世界建构129
三 美学在现代语境中的理论增殖139
第六节 后形而上学美学的基本论题151
一 作为学科形态后形而上学的美学151
二 感性真实性的重新赢获154
三 确定性模式的革新156
第七节 形而上学与历史159
一 形而上学有历史吗?159
二 形而上学历史性的动力结构168
三 形而上学历史的叙述法176
第二章 尼采193
引言 尼采阐释中的思想角力193
第一节 尼采与疾病:或,作为文化医生的哲学家尼采196
一 尼采的肉身之病与西方思想的观念之病196
二 苏格拉底病例200
三 瓦格纳病例204
四 双面尼采:病人和医生212
第二节 生命与道德:或,尼采的阿里阿德涅线团219
一 道德毒化简史219
二 轻松快乐的“非道德论者”尼采223
三 为了生命而“真诚地说谎”228
第三节 显白与隐微:或,作为柏拉图的学生的尼采232
一 作为“主体性”的权力意志232
二 显与隐: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241
三 生命底色的展露250
第四节 回旋舞曲:或,尼采与形而上学的周旋255
一 复数的形而上学255
二 尼采与不同形而上学的周旋259
三 处于形而上学“边缘”的“生命形而上学”264
四 “生命”和“理论”:生命形而上学结构分析268
第五节 现代性舞池中的“另一支舞曲”:或,美学作为快乐的科学273
一 生命主题的呈示273
二 生命美学爱的“永恒三角”278
三 “创造”与“痛苦”:不竭的生命力之源281
四 生命“还乡”,或,美学之舞286
第六节 多重紧张驱动着的生命之轮:或,生命美学的动力结构分析289
一 生命等级问题289
二 作为诱饵的查拉图斯特拉293
三 生命美学与形而上学深层矛盾的相互激发297
四 艺术形而上学300
五 查拉图斯特拉的“个性”303
第七节 生命的高寒品质:或,作为崇高的生命美学306
一 超越悲喜的崇高306
二 生命美学与公正310
三 形而上学的痊愈,或,自由鸟之歌314
第三章 海德格尔321
引言 回到/来到海德格尔321
第一节 在形而上学中定位海德格尔324
一 对遮蔽史的解蔽324
二 形而上学与西方思想325
三 海德格尔对于形而上学基本原则“同一律”的执守328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探灯(差异性原则的运用)333
一 差异性原则和原则性差异333
二 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差异性统一339
三 海德格尔不同形象的差异性统一343
四 由差异性原则探到“存在”347
第三节 形而上学的神秘梦乡(存在之“无化”或“幽溟之境”)351
一 重获存在二重性351
二从“后面”切近“存在”357
三从“侧面”切近“存在,”361
四 让存在“动起来”366
第四节 与辩证法角力369
一“思存同一”中的“此在”369
二 辩证法与存在之神秘374
三 海德格尔的辩证言说和对海德格尔的辩证言说380
第五节 美学的林中空地389
一 作为美学“前史”的形而上学批判389
二 艺术的形而上学意义393
三“美”与“美学”的弹性对峙399
第六节 揭蔽与覆盖:海德格尔的美学解释和对海德格尔美学的解释405
一 海德格尔论美学的动力结构405
二 对海德格尔美学的多角度透视414
三 在通向美学之无蔽的途中421
第四章 美学的诞生427
引言 美学与主体现代性427
第一节 从尼采到海德格尔:对一段美学诞生史的回忆432
一 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差异性同一432
二 两人在形而上学极端可能性问题上的默契436
三“存在真理”与生命“力”的相互阐发441
第二节 显隐二重性:美学发生学的问题结构450
一 两种美学发生史的对勘450
二 美学与现代性主体之“光”456
三 先锋派的形而上学意义461
第三节 黑格尔艺术难题的形而上学意义466
一 黑格尔的艺术难题466
二 艺术难题,或,黑格尔与希腊人的对峙469
三 黑格尔对形而上学的“完成”和“遮蔽”476
第四节 美学发生源点上的三场争辩482
一 搭建形而上学的擂台482
二 第一场争辩:康德vs鲍姆伽登(知性完善问题)485
三 第二场争辩:黑格尔vs康德(主体性问题)491
四 第三场争辩:尼采vs黑格尔(矛盾性问题)497
第五节 在后形而上学旗帜下503
一“反形而上学”的现代起点:孔德503
二“交往理性”中的“后形而上学思想”:哈贝马斯507
三 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补救:阿多诺与韦尔默517
四 后形而上学一脉九流525
第六节 不同于审美救赎的美学的救赎527
一 处于形而上学和后形而上学“之间”的美学527
二“审美救赎”省思531
三 美学的救赎与西方思想的“自我救赎”534
第七节 后形而上学之后541
一“后”的思想谱系541
二 中国当代美学的形而上学诉求548
三“后”的终结或“终结论”之后555
余论:回顾中国当代美学562
参考文献572
一 中文参考文献572
二 期刊论文及其它583
三 英文参考文献588
四 网络资源589
后记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