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国情报监督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美国情报监督机制研究
  • 汪明敏,谢海星,蒋旭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4907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11页
  • 主题词:情报工作-监管制度-研究-美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美国情报监督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美国情报监督的实现机制7

第一章 概论:情报监督在美国7

第一节 情报监督的概念界定7

第二节 情报监督的主要内容10

一、情报人员的职业素质10

二、情报体制的运作效能11

三、情报与政策的关系12

第三节 情报监督的基本模式13

第二章 美国情报监督机制的基本结构18

第一节 正式情报监督机制19

一、总统主导的行政监督19

二、国会的立法监督22

三、法院的司法监督24

四、情报机构的内部监督27

第二节 非正式情报监督机制28

一、媒体为代表的监督29

二、非政府组织、利益集团等的监督32

三、学者与专家的监督34

第三节 各监督机制的特点35

第二篇 冷战以来的美国情报监督史37

第一章 情报监督的松散时期:1947~197437

第一节 国家安全需要推动情报扩张38

第二节 国会监督的全面弱化40

一、放弃了国会监督最有利的武器——预算审核权41

二、未能充分发挥现有监督机制的功效42

三、国会排斥一切试图改进监督机制的努力43

第三节 行政监督的相应强化44

一、独占隐蔽行动的监督权45

二、积极将监督权集中到行政部门48

第二章 情报监督的全面审查时期:1975~198050

第一节 新闻媒体对情报手段滥用的揭露50

一、媒体对“水门事件”的报道引发人们对情报机构的关注51

二、媒体对中央情报局“家庭珍宝”报道正式揭开国会调查序幕52

第二节 国会树立权威全面介入情报监督53

一、国会行使预算审核权53

二、国会行使监督权和调查权54

三、国会建立正式情报监督机制57

四、国会针对情报监督专门立法58

第三节 法院积极发挥节制监督作用59

第四节 行政部门被迫加强对情报的行政监督60

一、成立洛克菲勒委员会和墨菲委员会对情报机构展开调查60

二、总统颁布行政命令加强对情报的行政监督61

第三章 情报监督的冲突加剧时期:1981 ~199163

第一节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会监督放松和隐蔽行动抬头64

一、国会监督略有放松64

二、情报机构重整旗鼓加强隐蔽行动65

第二节 隐蔽行动扩张激起国会监督机制反弹66

一、博兰修正案66

二、戈德华特妥协67

三、凯西妥协68

第三节 国会与行政部门就情报监督的冲突加剧69

一、伊朗门事件70

二、国会对伊朗门事件展开调查71

第四节 结论73

第四章 情报监督的高度政治化时期:1991 ~200179

第五章 情报监督的转型时期:2001 ~82

第一节 提高效率成为监督重心82

第二节 国会监督能力相对弱化83

第三节 总体监督难度增大85

一、反恐任务的强化与情报部门权限的扩展86

二、情报联合与协调任务的加重88

第三篇 美国情报监督机制的影响因素90

第一章 影响美国情报监督机制的主要因素90

第一节 影响美国情报监督机制形成的主要因素91

一、文化传统与情报监督思想91

二、政治体制与情报监督机制100

第二节 影响美国情报监督机制运转的主要因素103

一、外部安全环境103

二、内部政治竞争105

第二章 美国情报监督机制的内在困境探析109

第一节 文化困境:国家安全与民主法制的矛盾109

一、保密与开放之争110

二、效率与控制之困112

第二节 制度困境: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113

一、监督信息源问题113

二、事后“救火”之惑116

第三节 互信困境:监督主体之间的矛盾117

一、情报监督与控制权之争117

二、情报政治化问题118

第四节 动机困境:“对手”姿态与“支持者”姿态之间的矛盾120

一、监督动力问题120

二、监督立场问题121

第四篇 案例分析:“伊拉克战争战前情报调查”124

第一章 启动“伊拉克战争战前情报调查”的原因124

第一节“假情报事件”引发争议124

第二节 各类调查组织的惊人发现127

第三节 媒体和民主党的积极推动129

第四节 制度化情报监督机制的要求131

第二章“伊拉克战争战前情报调查”工作的开展134

第一节 调查主体的组成及内部分歧134

一、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的基本组成134

二、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的内部分歧136

第二节 调查方式的选择及与行政部门的冲突138

一、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采用的主要调查方式138

二、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与行政部门的冲突139

第三节 调查的实施过程141

一、第一阶段围绕情报生产问题的调查142

二、第二阶段针对情报使用问题的调查144

第三章“伊拉克战争战前情报调查”对美国情报工作的全方位检讨147

第一节 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147

一、伊战前情报界的评估结论缺乏依据147

二、情报来源的发展与使用存在重大缺陷148

三、政府决策缺乏情报依据150

四、国防部相关部门违规干预情报工作151

第二节 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对战前情报活动的检讨152

一、从组织层面上看,情报界的管理存在体制缺陷152

二、从活动层面上看,情报工作漏洞百出155

三、从环境层面上看,过度敏感的情报氛围影响评估的客观性160

第四章“伊拉克战争战前情报调查”的特点和影响163

第一节“伊拉克战争战前情报调查”的特点163

一、二战后拥有“平行调查”数量最多的美国国会情报调查163

二、二战后历时最久的美国国会情报调查165

三、“调查型监督模式”影响下的制度化国会情报监督167

第二节“伊拉克战争战前情报调查”的影响170

一、国会情报监督工作受到阻碍171

二、情报改革工作取得新突破174

第三节 结语177

附录180

一、1947 ~2006年美国重要情报监督立法180

二、“9·11”后美国国会情报监督实践——相关听证会简表181

三、“伊拉克战争战前情报调查”最终报告目录184

四、1976~2010年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主席188

五、美国情报监督机制研究著作提要189

参考文献1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