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研究
  • 白易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4719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管理模式-研究-华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3

1.1.1 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持续发展3

1.1.2 经济圈发展面临跨区域公共难题考验4

1.1.3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进入全面推进新阶段5

1.2 研究意义6

1.2.1 理论意义7

1.2.2 现实意义7

1.3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9

1.3.1 跨区域治理理论主要发展脉络9

1.3.2 协作治理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17

1.4 研究方法21

1.4.1 文献分析法22

1.4.2 比较分析法22

1.4.3 案例分析法23

1.4.4 定量分析法23

1.5 内容框架及主要创新点23

1.5.1 内容框架23

1.5.2 本文创新之处27

第2章 政府协作治理的理论分析29

2.1 政府协作治理相关概念31

2.1.1 协作治理的概念剖析31

2.1.2 协作治理兴起的理论分析33

2.1.3 政府协作治理的内涵界定36

2.1.4 政府协作治理的构成要素37

2.1.5 政府协作治理对各参与主体的影响40

2.2 政府协作治理理论基础41

2.2.1 区域治理理论41

2.2.2 府际关系理论43

2.2.3 行政竞合理论46

2.2.4 央地关系理论49

2.3 中国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的特殊环境51

2.3.1 政府治理模式的时代要求与困境51

2.3.2 非政府治理主体的“失灵”困局52

2.3.3 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空间53

2.3.4 政府协作治理的本土化选择55

2.4 本章小结57

第3章 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的国内外实证分析及模式归纳59

3.1 国外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的实证典型61

3.1.1 美国大都市区61

3.1.2 欧盟地区65

3.1.3 日本首都圈67

3.2 中国区域政府协作治理实践68

3.2.1 泛珠三角区域69

3.2.2 长三角区域70

3.2.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71

3.3 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归纳72

3.3.1 权威型治理模式:具有强制色彩73

3.3.2 联合型治理模式:具有联合行政主体74

3.3.3 复合型治理模式:具有权威与联合双重特征75

3.3.4 协议型治理模式:具有法制化保障76

3.4 本章小结76

第4章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概况79

4.1 京津冀区域范围界定81

4.2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的发展历程84

4.2.1 政府协作治理起步期84

4.2.2 政府协作治理停滞期84

4.2.3 政府协作治理复兴期85

4.2.4 政府协作治理紧密期85

4.2.5 政府协作治理新时期86

4.3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现状解析91

4.3.1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框架结构91

4.3.2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功能特征93

4.4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突出问题96

4.4.1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的内容不完善97

4.4.2 市场机制在政府协作治理中作用不明显100

4.4.3 社会力量参与尚不充分101

4.4.4 行政权力行使具有明显单向性103

4.4.5 政治利益色彩较为强烈103

4.5 本章小结104

第5章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105

5.1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的现实需求107

5.1.1 破解三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必由之路107

5.1.2 实现三地产业合作、交通一体、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110

5.1.3 解决区域公共问题、提供区域公共物品的客观需要115

5.1.4 协调地方政府利益的重要措施116

5.1.5 推进区域协同纵深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选择117

5.2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影响环境分析118

5.2.1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118

5.2.2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122

5.2.3 网络媒体时代民主变革和社会管理的创新发展125

5.2.4 区域协同发展中京津冀区域治理的深化与拓展128

5.3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构建的价值选择130

5.3.1 尊重自主发展,形成错位竞争格局130

5.3.2 坚持创新驱动,实现协同发展共赢132

5.3.3 消除行政壁垒,实现要素自由流动133

5.3.4 完善公共产品交易制度,健全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机制134

5.4 本章小结141

第6章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现状测度模型143

6.1 指标体系构建145

6.1.1 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及原则145

6.1.2 指标体系结构146

6.2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水平的测度方法150

6.2.1 数据标准化处理150

6.2.2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151

6.2.3 子系统及子区域间协作度测算156

6.3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度量化测度157

6.3.1 数据来源及采集157

6.3.2 区域各省市内子系统及省市间协作量化测度160

6.4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评析161

6.4.1 京津冀区域协作度整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161

6.4.2 京津冀区域子系统协作作用对于区域整体协作度具有重要影响163

6.4.3 京津冀区域各省市内部子系统间协作水平较低163

6.4.4 京津冀区域各省市子系统协作不平衡性明显164

6.5 本章小结164

第7章 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模式的优化选择167

7.1 优化选择路径:构建复合协议型治理模式的辩证视角169

7.1.1 自由与制度的平衡170

7.1.2 局部与全局的趋同171

7.1.3 聚合与分散的角力172

7.1.4 静态与动态的一致173

7.2 复合协议型治理模式的构建175

7.2.1 复合协议型治理模式的内涵175

7.2.2 复合协议型治理模式的核心机制176

7.2.3 复合协议型治理模式的实现路径180

7.3 复合协议型治理模式的实施重点183

7.3.1 明晰政府功能定位183

7.3.2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185

7.3.3 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187

7.4 复合协议型治理模式的保障制度:行政协议190

7.4.1 行政协议的内涵192

7.4.2 行政协议的法律依据193

7.4.3 行政协议的缔结主体与程序195

7.4.4 行政协议的主要条款设计197

7.4.5 行政协议的纠纷解决机制198

7.5 本章小结201

第8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203

8.1 研究主要结论205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207

参考文献213

索引229

后记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