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施选举法操作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施选举法操作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0045675.jpg)
- 杨孟才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901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选举法-中国-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施选举法操作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换届选举的准备工作1
第一节 建立选举工作机构3
一、建立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机构4
二、建立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机构21
第二节 制定选举工作实施方案24
一、制定选举工作实施方案的原则24
二、制定《实施方案》的程序24
第三节 培训选举工作干部和骨干26
一、培训选举工作干部和骨干的步骤、方法、要求26
二、培训选举工作干部和骨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7
第四节 做好换届选举的宣传发动工作27
一、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的意义、要求27
二、宣传发动工作的组织领导28
三、宣传发动的准备28
四、制发标语口号28
五、编印宣传提纲、选民须知或给全体选民的一封信30
六、拟订宣传工作计划35
七、组建宣传工作班子35
八、选举开始要掀起宣传高潮36
九、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县乡换届选举的宣传报道36
十、在公共场所大造宣传声势36
十一、在单位内部形成宣传声势37
十二、面对面地向选民宣讲选举法37
十三、代表候选人提出阶段的宣传引导37
十四、投票选举阶段的宣传发动38
十五、认真总结宣传发动工作的经验38
第二章 选举人大代表39
第一节 划分选区39
一、把握好选区的四个特性40
二、划分选区的七个原则40
三、选区的类型41
四、划分选区的程序42
五、成立选区领导小组45
六、划编选民小组46
七、划分选区应注意的问题47
第二节 选民登记48
一、选民登记是直接选举的法定程序50
二、选民的基本条件50
三、选民登记的基本原则50
四、选民登记的基本要求50
五、选民登记的基本方法51
六、不予选民登记的几种特殊规定53
七、军队、武警、华侨、“五种人”、无户口人员、离退休人员、农村长期外出人员、转产改制、停产破产企业人员等选民登记55
八、做好选民登记前的准备工作59
九、选民登记的具体做法和把好“六关”59
十、选民资格审查的条件61
十一、选民登记的审核与复查62
十二、公布选民名单62
十三、认真处理对选民名单不同意见的申诉63
十四、投票选举前核实选民名单64
第三节 确定、分配代表名额68
一、确定地方各级人大的代表名额70
二、分配代表名额72
第四节 提名、酝酿、协商、确定代表候选人82
一、提名、酝酿、协商、确定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候选人84
二、提名、协商、确定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候选人116
第五节 投票选举人大代表119
一、投票选举人大代表应坚持的原则121
二、投票选举的准备工作123
三、投票选举132
四、重新投票、再次投票和另行选举139
五、统一计票141
六、宣布选举结果142
七、公民不得同时担任两个以上无隶属关系的行政区域的人大代表146
八、切实加强对选举工作的监督147
第六节 代表资格审查158
一、关于县(市、区)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审查160
二、关于乡(镇)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审查173
三、颁发代表当选证书178
第七节 对破坏选举的制裁186
一、破坏选举行为的具体表现188
二、选举违法的两种类型190
三、对破坏选举行为的责任追究190
四、对破坏选举行为的处罚,要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犯罪与违法的界限192
五、人大常委会和选举委员会对破坏选举的行为要及时查处192
第三章 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辞职、补选、代表资格终止、暂时停止执行代表职务及代表人身权利的保障195
第一节 对人大代表的监督195
一、监督代表的内容196
二、监督代表的形式196
三、监督代表要保障有知情权197
第二节 罢免人大代表197
一、罢免人大代表案的提出199
二、罢免案的受理和审议201
三、被罢免代表的申辩201
四、进行调查核实201
五、罢免代表案的表决201
六、罢免代表决议的公布202
七、提出罢免间接选举的代表要求和提出罢免直接选举的代表要求在程序上的异同之处204
八、对不作为的代表“劝辞”205
第三节 人大代表辞职210
一、请求辞职的人大代表提交辞职报告212
二、代表辞职的审议和公告212
三、代表请求辞职被依法接受或不被接受的处理213
第四节 补选人大代表214
一、代表在任期内因故出缺的几种情况215
二、补选代表须遵循的原则216
三、补选出缺的人大代表216
第五节 人大代表资格终止221
一、提交关于终止代表资格的报告222
二、终止代表资格的审议和公告222
三、人大代表资格被依法终止并发布公告后,其代表资格即行终止223
第六节 暂时停止人大代表执行职务和代表职务的恢复224
一、暂时停止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应当履行法定程序225
二、暂停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情形消失后,应相应恢复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225
第七节 对人大代表人身权利的保障230
一、执行机关就限制某一人大代表人身自由问题提交报告231
二、有关工作机构进行初审并提出意见232
三、人大会议主席团或常委会审议决定232
四、在常委会闭会期间,地方法规授权主任会议决定许可与否,提请下一次人大常委会会议确认233
第四章 举行新的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选举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和上一级人大代表245
第一节 新的一届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第一次会议的筹备和召开245
一、新的一届地方各级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法定时间与会议召集246
二、人大会议的届次排列与法定人数246
三、向本级党委呈报请示247
四、组织代表开展视察247
五、培训新一届人大代表247
六、草拟各项工作报告(稿)248
七、召开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相关筹备事项248
八、组建大会工作机构254
九、搞好会前宣传报道260
十、就召开新的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发出通知260
十一、拟定大会日程(草案)、日程表(草案)(略)、大会须知和大会工作人员守则262
十二、做好大会临开前的相关工作264
十三、举行大会预备会议265
十四、举行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267
十五、举行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等269
十六、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270
十七、举行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第三天上午),听取人大常委会和“两院”工作报告,表决通过大会选举和通过决议的办法271
第二节 选举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和上一级人大代表277
一、制定大会选举办法及选举工作说明280
二、大会主席团提名地方国家机关各项职务和上一级人大代表候选人290
三、人大代表联合提名地方国家机关各项职务和上一级人大代表候选人292
四、酝酿、讨论、确定各项职务和上一级人大代表正式候选人297
五、大会选举的准备301
六、大会投票选举302
七、通过各项决议,大会闭幕312
八、会后工作316
第三节 举行新的一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17
一、就召开新的一届乡(镇)人大第一次会议向本级党委请示319
二、会前准备321
三、举行预备会议(由本届人大主席团主持)332
四、举行全体会议,听取、审议各项工作报告,选举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334
五、会后工作342
第四节 举行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58
一、必须加强党对大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工作,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密切结合起来358
二、“一府两院”和有关机关要认真做好大会准备工作359
三、必须严格人大会议的工作程序,坚持法定的各项要求359
四、要充分尊重人大代表的民主权利360
五、要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人大代表的民族构成360
六、必须注重会议实效360
第五章 新的一届人大常委会任命本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61
一、制定或修订人事任免办法363
二、提出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议案363
三、对提请任命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考试368
四、有关工作机构对任免案进行初审369
五、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表决369
六、颁发任命证书,常委会领导提出要求,被任命人员作表态发言375
七、人大常委会发任免通知并由新闻媒体公布383
第六章 选举工作总结407
第一节 搞好检查验收407
一、检查验收的内容、范围、对象407
二、拟定检查验收提纲407
三、组建检查验收小组409
四、周密安排,深入检查410
第二节 进行选举工作总结410
一、提出选举工作总结提纲410
二、开好选举工作总结会议412
三、填写换届选举统计报表413
第三节 做好选举文书材料立卷归档413
一、永久保管类413
二、长期保管类414
三、短期保管类415
附录一 换届选举有关法律4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41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429
附录二 换届选举有关资料431
一、县乡换届选举的十三个法定时间431
二、县乡换届选举的二十七个法定人数432
三、一至一百岁年龄计算表436
四、姓名笔画索引440
后记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