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后现代与民族文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后现代与民族文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35089965.jpg)
- 张永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489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后现代主义-影响-中国文学-民族文学-文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后现代与民族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在多重关系中追寻民族文学的意义2
二、在相关研究中提升民族文学的价值4
三、在宏观视野下把握民族文学的内涵11
第一章 后现代背景下的创作环境变化18
第一节 必须面对的后现代18
一、后现代思潮与文化观念的变化19
二、全球化的巨大影响24
三、文学中的民俗嬗变28
四、文学转变的主要特征32
第二节 与后现代文化的差异34
一、主体观念的差异35
二、叙事方式的差异39
三、接受空间的差异41
第三节 与后现代文化的相容46
一、多元文化与主体新空间46
二、文化资本与写作新动力50
三、文学传播与创作新环境54
第二章 后现代背景下的基本范畴界定58
第一节 地域与族别定义58
一、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的基本含义59
二、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定义的依据60
三、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的后现代含义61
第二节 丰富的文学实践63
一、云南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主要实绩64
二、广西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主要实绩68
三、贵州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主要实绩72
第三节 潜在的理论意义75
一、民族国家文学观念的完善75
二、民族文学研究的方法启迪78
三、民族文学发展的文化借鉴81
第三章 后现代背景下的当代发展形态84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当代形态84
一、作为铺垫的现代文学历程85
二、塑造新中国国家形象87
三、复苏后的选择与现代派影响89
四、后现代背景下的多样化创作状态91
第二节 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当代形态102
一、时代共性的民族书写102
二、文学民族意识的浮现106
三、文学民族意识的消解109
第三节 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当代形态113
一、启蒙思想基调与地域特色表现113
二、融入主流文化与关注民族生活116
三、民族意识自觉与文学本位回归119
四、多元文学格局与后现代文化意味121
第四章 后现代背景下的创作主体行为128
第一节 边缘化生存中的文学主体129
一、边缘化文学主体意识的嬗变130
二、两种可能的主体倾向139
三、走向中心:永远“在路上”143
第二节 文化认同与心灵焦虑147
一、文化认同中的多重矛盾147
二、心灵焦虑的文学表现153
三、理性与非理性文学作为157
四、身份认同与少数民族文化权利166
第三节 非中心化主体表达169
一、民间立场与地域视野170
二、民族意识及民族特色173
三、个人追求与身份隐匿177
第四节 语言:身份认同的丰富体现182
一、汉语与少数民族母语183
二、汉语写作中的民族意识188
三、有意味的民族文学语言194
第五章 后现代背景下的文学实践策略200
第一节 后现代背景下的新追求200
一、从民族代言人到人类灵魂承担者201
二、从皈依国家话语到重返民间话语207
三、从单一向度到多元多样美学特征212
第二节 民族文化资本中的民族文学216
一、民族文化资本的有效运用216
二、在文化产业中寻找地位221
三、民族原生态写作价值追寻226
第三节 他者视野中的智慧存在230
一、由被看到主动展示230
二、“自立观念”与“拒绝合作”235
三、自觉接受后现代指派的角色239
四、现代性的主动延续242
第六章 后现代背景下的文论建设价值246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论的实践沃土246
一、现当代文学理论观念的偏侧248
二、民族性与原创性的重要作用250
三、当代文学理论的中国化建构254
第二节 审美价值的丰富蕴藉261
一、新语境中审美选择的多样取向262
二、文学状态变化的审美意义265
三、民族特色的美学意蕴270
第三节 中华文学繁荣的重要动力273
一、理论:全球化时代新的文化选择274
二、贡献:历史的与时代的文学收获277
三、前景:民族国家文学理论的繁荣281
参考文献284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作家作品(部分)目录294
后记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