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交换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交换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5057721.jpg)
- 王卓鹏,王保华,逄明祥,王恩成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5530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电话交换-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交换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通信的分类1
1.2通信系统模型5
1.3信道和香农公式6
1.3.1传输信道6
1.3.2信道噪声7
1.3.3信道带宽9
1.3.4香农公式9
1.4数字通信10
1.5通信网络基础12
1.5.1通信网的分类13
1.5.2交换的本质14
1.6 TST交换网络15
1.6.1语音信号的数字化15
1.6.2 PCM30/32时分多路通信的基本原理17
1.6.3数字交换的T接线器和S接线器18
1.6.4串并转换22
1.6.5数字交换网TST24
1.7 3G移动通信核心网的演进25
思考题26
第2章 SS7信令27
2.1.1 SS7信令的体系架构27
2.1.2 MTP功能级28
2.1.3 SS7信令消息格式30
2.2 SCCP协议介绍32
2.2.1 SCCP产生的背景32
2.2.2 SCCP的应用特点34
2.2.3 SCCP提供的网络服务功能34
2.2.4 SCCP的选路功能36
2.2.5 SCCP原语结构37
2.2.6 SCCP消息结构38
2.2.7 GT翻译46
2.3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50
2.3.1 TCAP基本处理过程52
2.3.2 TCAP异常情况的处理53
2.3.3 TCAP对话处理过程54
思考题55
第3章 MAP协议56
3.1采用MAP协议的接口56
3.2 MAP接口的功能58
3.3 MAP协议栈59
3.4公共MAP业务61
3.5 MAP消息介绍62
3.5.1 ASN.1编码62
3.5.2 MAP消息结构63
3.6 MAP支持的操作65
3.7 MAP信令流程例子67
3.8 MAP协议版本间功能差异68
3.9 MAP协议版本间操作码差异69
思考题69
第4章 智能网71
4.1智能网产生的背景71
4.2智能网应用范围72
4.2.1智能网标准演进73
4.2.2智能网能力集(Capability Set)73
4.3智能网体系结构74
4.3.1业务交换点SSP74
4.3.2业务控制点SCP75
4.3.3业务数据点SDP75
4.3.4智能外设IP75
4.3.5业务管理系统SMS76
4.3.6业务生成环境SCE76
4.4智能网概念模型77
4.4.1业务平面77
4.4.2总功能平面79
4.4.3分布功能平面80
4.4.4物理平面82
4.5业务交换点SSP84
4.6智能业务的触发——TDP与业务键90
4.7 GSM移动智能网90
4.7.1 CAP功能实体91
4.7.2接口说明92
4.7.3 CAP协议在7号信令中的位置93
4.7.4 CAMEL用户数据93
4.8智能网呼叫举例94
4.8.1智能网用户呼叫PSTN用户94
4.8.2普通用户呼叫智能网PPS用户96
思考题99
第5章 宽带协议100
5.1 H.248协议100
5.1.1 H.248协议概述及功能102
5.1.2 H.248命令110
5.1.3描述符115
5.1.4包121
5.1.5 H.248信令流程124
5.2 RTP与RTCP协议129
5.2.1 RTP/RTCP协议层次和封装129
5.2.2 RTP报文格式及含义130
5.2.3 RTCP报文含义132
5.3 MTP3B协议133
5.4 SCTP协议137
5.4.1几个概念138
5.4.2 SCTP功能141
5.4.3 SCTP原语143
5.4.4 SCTP协议消息146
5.4.5 SCTP的特点159
5.4.6 SCTP四次握手及抵抗DoS攻击的原理160
5.4.7 SCTP基本信令161
5.5 SIGTRAN协议164
5.5.1几种7号信令适配协议的比较164
5.5.2 M3UA代理模式和转接模式169
5.5.3 M3UA协议170
5.5.4 M3UA基本信令流程187
5.5.5 M3UA需完善的地方189
5.6用户面承载协议190
5.6.1 IPBCP的四个原语消息192
5.6.2 IPBCP基本操作过程194
5.6.3 NbUP协议196
5.7 BICC协议198
5.7.1 Nc接口198
5.7.2 BICC协议概述198
5.7.3 BICC协议栈206
5.7.4语音编码协商及TrFO213
5.7.5 APM消息215
5.7.6 BICC信令流程220
思考题224
第6章 GPRS和UMTS分组网226
6.1 GPRS概述226
6.2电路数据交换和分组数据交换的比较226
6.2.1电路数据交换226
6.2.2分组数据交换227
6.2.3 2G、3G移动数据业务速率228
6.3 GPRS体系结构图229
6.3.1主要网络实体229
6.3.2主要网络接口233
6.4功能总揽234
6.4.1网络接入控制功能234
6.4.2分组路由和转发功能235
6.4.3移动性管理功能238
6.4.4逻辑链路管理功能238
6.4.5无线资源管理功能238
6.4.6操作维护功能239
6.4.7高层功能在各网络实体之间的分配239
6.5 PS域用户数据传输平面240
6.5.1 3G时PS用户面结构240
6.5.2 2G时PS用户面结构241
6.6 PS域控制平面241
6.6.1 PS域控制面结构(3G WCDMA)241
6.6.2 PS域控制平面结构(2G WCDMA)242
6.6.3 Gn/Gp接口243
6.6.4 PS域Gr、Gf、 Gd接口协议栈结构244
6.6.5 PS域Gc接口协议栈结构244
6.6.6 SGSN与MSC/VLR间的Gs接口245
6.7 SGSN软件结构示意图246
6.8 GGSN软件结构示意图246
6.9分组域网元寻址247
6.10 PS域移动性管理248
6.10.1移动性管理(MM)的状态转换248
6.10.2终端 PS域附着流程249
6.10.3终端发起的分离250
6.10.4 SGSN发起的分离251
6.10.5 GGSN发起的分离252
6.10.6 HLR发起的分离252
6.11分组路由和传输252
6.11.1 PDP状态及转换252
6.11.2会话管理253
6.11.3静态地址和动态地址253
6.11.4 PDP上下文的激活规程254
6.11.5 PDP上下文的修改255
6.11.6 PDP上下文的去激活256
6.12业务流程举例257
6.12.1 MS发起分组数据业务258
6.12.2网络发起分组数据业务259
6.13用户数据传输260
6.13.1 MS向外部数据网发送数据260
6.13.2外部网络向MS发送数据260
6.14信息存储261
6.14.1 HLR签约的用户分组信息261
6.14.2 SGSN存储的用户分组信息262
6.14.3 GGSN存储的用户分组信息264
6.14.4 MS存储的分组信息265
6.14.5 RNC存储的用户分组信息266
6.14.6 UMTS PS网络与2G GPRS网络的关系267
6.15分组域计费268
思考题269
第7章 软交换技术270
7.1软交换概念270
7.2软交换网络实体介绍274
7.3软交换局接口及协议介绍283
7.4软交换局硬件介绍289
7.5软交换局软件介绍300
7.6关于核心网演进的问题302
思考题304
第8章 IMS网络305
8.1 IMS的发展与应用306
8.1.1 IMS的发展306
8.1.2 IMS的主要应用307
8.2基于IMS的网络融合问题308
8.3 IMS体系架构309
8.3.1 IMS媒体层(Media Layer)309
8.3.2 IMS会话层(IMS Session Layer)311
8.3.3应用和业务层(Application and Service Layer)314
8.3.4 IMS接口317
8.3.5 IMS的互联互通318
8.3.6 IMS呼叫流程320
8.3.7 SIP协议325
8.3.8 SIP流程334
思考题339
第9章 MSC Pool340
9.1 MSC Pool原理340
9.2 MSC Pool实现原理345
思考题353
第10章 局数据制作354
10.1交换局本局数据354
10.2号码分析358
10.2.1号码分析的基本概念359
10.2.2号码分析流程361
10.2.3路由分析过程373
10.2.4一个号码分析的例子374
思考题376
第11章 移动终端选网和位置更新377
11.1移动终端选网377
11.1.1自动网络选择模式380
11.1.2手动选择网络模式382
11.1.3周期性PLMN搜索383
11.1.4存在RAT下的PLMN选择举例384
11.1.5 PLMN匹配准则384
11.1.6终端对EHPLMN选择的准则384
11.1.7其他影响选网因素385
11.2位置更新387
11.2.1正常位置更新388
11.2.2周期性位置更新391
11.2.3 IMSI附着位置更新392
11.2.4关于位置更新中几个特别说明393
思考题393
参考文献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