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房价波动与金融稳定的理论模型、我国实证及国际比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房价波动与金融稳定的理论模型、我国实证及国际比较
  • 谭政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888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70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180页
  • 主题词:房价-影响-金融市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房价波动与金融稳定的理论模型、我国实证及国际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提出1

第二节 逻辑框架和内容安排2

一 逻辑框架2

二 内容安排3

第三节 研究方法4

第二章 文献综述6

第一节 金融稳定分析的宏观模型综述6

一 金融稳定的内涵6

二 扩展的宏观经济模型8

三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9

四 网络模型11

第二节 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综述13

一 金融不稳定的理论解释:资产价格波动的角度13

二 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传导机制15

第三节 研究展望及创新18

第三章 房价、CPI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中美比较研究21

第一节 文献回顾21

第二节 特征事实与比较23

一 两国住房价格及货币性因素的比较23

二 住房价格与一般商品价格的比较25

第三节VAR模型的结果与分析26

一 脉冲响应分析27

二 方差分解31

三 稳健性检验32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含义33

第四章 我国信贷扩张、房价波动的金融稳定效应35

第一节 引言35

第二节 信贷扩张、房价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经验机制37

一 信用扩张、房价波动影响银行稳定的模型设计37

二 指标选择及数据说明40

三 实证结果及分析41

第三节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45

一 模型构建及中国特色45

二 均衡条件下主要方程的对数线性化49

三 参数校准和脉冲响应分析50

第五节 结论和政策含义52

第五章 利润率下降、信贷扩张与房价波动54

第一节 引言54

第二节 文献回顾55

第三节 信用扩张的根源57

第四节 信用扩张与房价波动的典型事实61

第五节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计64

第六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66

第七节 结论和启示71

第六章 房价波动与金融危机的国际经验证据73

第一节 引言73

第二节 文献回顾74

第三节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计77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80

一 房价波动及其偏差的结果分析81

二 抵押假说与偏差假说的检验结果及分析82

第五节 总结和讨论86

第七章 信贷扩张、房价波动与金融稳定的理论总结88

第一节 文献综述88

第二节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90

一 基本模型90

二 均衡及比较分析91

第三节 资产价格波动对银行稳定的影响94

一 紧缩性政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95

二 房地产价格下跌对银行稳定的影响96

第四节 银行反馈机制及影响98

第五节 结论和政策含义99

第八章 投资者情绪、证券价格波动与银行不稳定:微观理论模型视角101

第一节 引言和文献回顾101

第二节 投资者情绪对证券价格波动的影响103

第三节 证券价格波动对银行稳定的影响106

一 不存在杠杆作用下的资产证券化(h=1)106

二 存在杠杆情况下的银行证券化(h<1)108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112

第九章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稳定的微观因素113

第一节 引言113

第二节 文献回顾114

第三节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计115

一 银行稳定的度量115

二 信息披露的作用及其度量117

三 其他控制变量118

四 模型设计118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119

一 样本、数据与描述性统计119

二 有关检验和估计方法的选择121

三 计量结果分析及稳健性检验121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含义124

第十章 我国上市银行股价波动与银行稳定的实证分析125

第一节 引言和文献回顾125

第二节 理论基础126

第三节 银行发生财务困境概率的实证分析128

一 样本与数据128

二GARCH模型的估计结果129

三 银行发生财务困境概率的分析130

四 银行间发生财务困境的联立方程分析133

第四节 结论134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与我国银行风险承担136

第一节 文献回顾136

第二节 模型构建138

第三节 数据分析、估计方法与结果分析140

一 样本、数据来源及分析140

二 估计方法142

三 结果分析143

第四节 结论和启示145

第十二章 总结与政策建议147

第一节 总结147

一 中美两国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存在一定差异147

二 信贷扩张与房价波动的相互作用机制存在一定差异147

三 房价的持续上涨,加强了金融脆弱性148

四 银行稳定受投资者情绪波动、证券价格波动及信息披露等微观层面因素的影响149

五 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稳定性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150

六 我国货币政策呈非中性并存在银行风险承担渠道150

第二节 政策建议151

一 中国在将来较长时期内应该继续坚持以数量调控为主、价格调控为辅的货币政策框架151

二 采用多种方式调控房价并建立防止危机蔓延的缓冲机制152

三 采取措施缓解银行风险资产比例及银行杠杆的顺周期性,并建立逆周期监管机制153

四 完善相应的制度环境和市场基础,以更好地发挥信息披露对银行稳定的促进作用154

五 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实施宏观审慎管理154

第三节 不足和有待研究之处155

参考文献1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