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办高校班主任 辅导员 队伍建设与班主任 辅导员 职业标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办高校班主任 辅导员 队伍建设与班主任 辅导员 职业标准](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5033945.jpg)
- 梁天宇主编;杨友孝,彭慧珍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
- ISBN:788833450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办高校班主任 辅导员 队伍建设与班主任 辅导员 职业标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3
第一章 民办高校班主任(辅导员)概述3
第一节 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意义4
一、班级的产生及其作用4
二、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意义5
第二节 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特点8
一、复杂性8
二、创造性8
三、情感性9
四、示范性9
第三节 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原则10
一、全面整体性原则11
二、师爱情感性原则12
三、民主公正性原则15
四、开拓创新性原则16
第二章 民办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性质与任务19
第一节 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性质19
第二节 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任务20
一、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20
二、指导学生学习21
三、创建良好的班集体22
四、组织和指导班集体的活动22
五、协调关系,整合教育力量23
六、了解和研究学生23
第三章 民办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要求25
第一节 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5
第二节 塑造教育与改造教育相结合27
第三节 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29
一、学校教育力量与社会、家庭影响的关系29
二、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30
三、学校的要求与班级的实际情况的关系30
第四节 言传与身教相结合30
第四章 民办高校班主任(辅导员)的基本权利与义务33
第一节 班主任(辅导员)的基本权利33
第二节 班主任(辅导员)的基本义务33
第五章 民办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计划、总结评估34
第一节 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计划34
一、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计划的意义34
二、制订工作计划的依据35
三、制订工作计划的基本要求36
四、工作计划的种类和内容36
五、班主任(辅导员)学期工作计划的基本结构和制订步骤37
第二节 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总结39
一、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总结的意义39
二、工作总结的类型和结构40
三、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总结的步骤41
四、总结时应该注意的问题42
第三节 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评估43
一、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评估的意义和作用43
二、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评估的内容及指标体系44
三、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评估的实施46
四、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评估的方法48
第二篇 民办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对学生的学习指导51
第一章 引领新生步入新校51
第一节 迎新生准备51
一、迎新准备内容51
二、迎新准备的相关技巧51
第二节 新生入校教育52
一、新生报到53
二、第一次班会53
三、新生问题的透视54
四、新生问题的处理58
第二章 帮助学生设立目标和制定计划60
第一节 帮助学生设立奋斗目标60
一、大学生设立目标存在的问题60
二、帮助大学生设立目标62
第二节 引导学生制定行动计划64
一、制定计划的方法64
二、检查学生计划实施情况65
三、创建计划实施环境67
第三章 创新人才的培养73
第一节 创造力的开发及创新教育73
一、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73
二、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74
三、开发学生创造力77
四、实施创新教育83
五、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园载体90
第二节 创新价值的实现92
一、学生创新评价92
二、学生有效创新教育93
三、学生创新成果化管理策略95
第三篇 民办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对学生的生活指导99
第一章 帮困助学的主要制度与措施99
第一节 奖学金制度99
一、奖学金概述99
二、优秀学生奖学金100
三、专业奖学金101
四、定向奖学金102
五、研究生奖学金103
六、国家奖学金104
七、各院校奖学金制度规定106
八、美国大学奖学金制度113
第二节 助学贷款制度121
一、管理体制132
二、贷款的申请和发放133
三、货款期限、利率和贴息134
四、货款回收134
第三节 勤工助学制度164
一、勤工助学概述164
二、各学校勤工助学制度166
三、地市勤工助学规定182
第四节 特殊困难补助措施188
一、特殊困难补助概述188
二、中国传媒大学特困生补助规定189
第五节 学费减免措施190
第二章 生理健康教育192
第一节 心理特点192
第二节 生理常识193
一、基本常识193
二、女生生理常识194
三、男生生理常识201
第三节 生理保健207
一、心理保健的重要性及措施207
二、心理调试209
三、网络心理疾病222
第四节 心理测试227
第三章 安全教育260
第一节 安全教育的含义260
第二节 安全教育的必要性260
第三节 安全教育的内容261
一、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261
二、遵纪守法的教育261
三、安全实践教育262
第四节 交通安全262
一、交通常识262
二、如何预防交通事故263
三、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265
四、交通事故急救常识265
第五节 社会治安270
一、抢劫的预防270
二、诈骗的预防271
第六节 自然灾害的应对273
一、地震灾害273
二、海啸灾害277
三、龙卷风灾害279
四、干旱灾害281
五、火山灾害281
六、沙漠化灾害283
七、日常自然灾害的应对283
八、我国的防灾减灾系统工程287
第七节 国家安全和涉外安全291
一、国家安全概述291
二、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293
三、保密安全知识的教育297
第八节 防火安全与逃生299
一、学生宿舍火灾隐患现状299
二、火灾预防300
第四章 班集体建设与管理432
第一节 班集体的组织与培养432
一、班集体概念432
二、培养班集体的意义434
三、班集体形成标志和发展阶段435
四、班集体的培养438
五、班集体的管理444
第二节 班级的德育教育447
一、班主任(辅导员)在德育中的地位447
二、思想品德教育的艺术456
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457
四、思想品德教育的艺术460
五、类层次教育的艺术469
第三节 班级的体育卫生教育481
一、班主任的体育工作481
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486
第四节 班团活动的设计与开展488
一、班会活动概述488
二、主题班会491
三、组织指导班集体活动的意义495
四、组织指导班集体活动的基本要求497
五、提高班集体活动实效性的艺术499
第五章 宿舍文化的建设513
第一节 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513
第二节 宿舍文化建设及其存在的问题515
一、宿舍文化建设的问题515
二、大学宿舍文化的建设515
第六章 社区文化的建设517
第一节 社区文化的含义与功能517
第二节 社区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发展变化趋势518
第三节 文明社区的建设519
第四节 社区服务和社区共建521
第四篇 民办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对学生的人生指导525
第一章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525
第一节 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525
一、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社会环境525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进展537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548
第二节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61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561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571
第三节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586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586
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592
三、民族精神教育602
四、公民道德教育611
五、素质教育620
第四节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629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教育途径629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非课程教育途径658
三、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政治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685
第五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691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背景691
二、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697
三、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707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725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725
一、什么是心理725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727
三、区分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标准729
四、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732
五、心理健康的意义738
第二节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740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因741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744
第三节 心理健康的测量748
一、什么叫心理健康测量749
二、心理健康测量的方法与种类750
三、信度753
四、效度754
五、项目区分度755
六、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756
七、大学生中常用的心理健康测量757
第四节 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759
一、神经症及其调适759
二、人格障碍及其调适769
三、功能性精神及其调适773
第五节 学生的自我意识774
第六节 学生的恋爱心理789
一、大学生的恋爱、爱情心理790
二、大学生恋爱的心理指导797
第七节 大学生智能的培养与开发804
一、大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804
二、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开发811
三、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开发815
第三章 学生的就业指导818
第一节 就业准备818
一、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特点818
二、毕业生将面临的主要矛盾821
三、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挑战822
四、适应新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826
第二节 求职择业常识827
一、我国现行就业制度82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毕业生就业制度834
三、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856
四、职业基础知识860
第三节 求职择业的途径与方法866
一、就业信息的获取与筛选866
二、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869
第四节 面试的方法和技巧884
一、如何参加面试884
二、如何在面试中应付自如887
三、面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888
四、面试的一般程序893
五、面试中可能遇到的主试人894
六、面试专家对大学生的忠告895
七、面试中的注意事项899
八、面试结束后的有关事项900
九、参加笔试的技巧901
十、鸣谢902
第五节 就业前的岗位指导和培训903
一、转换角色、适应新环境903
二、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914
三、把握时机,适时调整922
第六节 人才流动与劳动合同924
一、人才流动服务机构924
二、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925
三、人事代理制度927
四、劳动合同928
第五篇 民办高校班主任(辅导员)自身素质的提高973
第一章 思想素质的提高973
第一节 基本素质的具备973
第二节 思想素质提高的途径974
第二章 道德素质的提高975
第一节 注重文明修养975
第二节 热爱学生工作975
第三节 具有宽广的胸怀976
第三章 文化素质的提高977
第一节 广泛吸收新知识和新概念977
第二节 丰富学生工作的知识和技巧977
第四章 心理素质的提高978
第一节 教师心理健康概述978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978
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979
第二节 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980
一、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980
二、教师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内涵981
三、教师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984
第三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986
一、端正认知987
二、调适情感989
三、改变行为990
第四节 教师心理调试993
一、教师心理陷入危机993
二、教师自我心理调整法994
三、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996
四、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方法997
第五节 教师心理健康咨询998
一、心理咨询概述998
二、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立1002
第六篇 民办高校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与考核1007
第一章 教师培训与教师教育体制的构建1007
第一节 教师教育体制概论1007
一、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1007
二、改革使高等师范院校成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主体1009
第二节 教师全员培训的基本模式1030
一、校本研修与集中培训相结合1030
二、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1031
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1034
第三节 教师全员培训的基本内容1035
一、师德教育1035
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教育1037
第四节 教师全员培训的管理规范1043
一、加快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1043
二、学校人事管理1055
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1072
四、建立教师职业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077
第二章 教师全员培训实务1079
第一节 教师思想素质培训1079
一、教师思想素质培训的原则与规范1079
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与道德选择1129
第二节 教师心理素质培训1145
一、教师素质与教育效能1145
二、教师培训心理1147
三、教师工作考核与工作变迁心理1151
第三章 教师教育制度与教师全员培训质量考核1157
第一节 教师管理与教师教育管理概述1157
一、教师职业特点与教师职业道德1157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容和特点1157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1163
四、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及其考核1198
第二节 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与考核标准1214
一、思想素质培训与考核1214
二、心理素质培训及其考核1220
三、创新能力素质培训及其考核1231
第三节 教师教育能力培训及其考核标准1234
一、教师培训与教师素质教育能力考核1234
二、教师培训与教师的教育能力考核1249
三、教师培训与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考核1258
第四章 教师教育培训的国际交往与合作1266
第一节 教师教育培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1266
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进程1266
二、入世与中国教育开放1271
三、迎接入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273
四、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1278
第二节 教师教育培训的ISO9000标准与认证1283
一、教师教育引入ISO9000族标准的意义1283
二、教师教育引入ISO9000族标准的特点1287
三、教师教育引入ISO9000族标准的问题1289
四、国际国内教育行业在ISO9000认证方面的实践1291
五、教育行业引入ISO9000族标准的理论动态1292
附录 相关政策法规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