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尚书学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程元敏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751508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800页
- 文件大小:123MB
- 文件页数:8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尚书学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一 尚书各散篇之撰著1
一、尚书之起源2
二、尚书系记言体5
三、尚书体亦兼记事,但以记言为主11
二 释尚书名义17
一、先秦但称「书」或「书」上加世代名18
二、尚书名起20
三、尚书义释22
四、余说——尚书亦称「传」及「书经」之名起29
三 尚书篇数及名篇33
一、尚书篇数34
二、尚书名篇37
四 孔子编「书」与所谓孔子删「书」说45
一、尚书先秦时已残缺46
二、孔子编书48
三、删书说检正53
(一)孔子删书说53
(二)孔子未曾删书58
五 尚书之体裁63
一、六体说十例说64
二、定尚书一百零八目一百廿七篇八体(其中九篇存疑,不派入八体)74
六 尚书总目篇89
一、书序90
二、尚书八十一目一百篇之目次篇次121
三、今本尚书二十九篇之著成时代简说129
四、定尚书一百零八目一百廿七篇篇次及其中一部分之著成时代总表139
七 虞、夏、商、周四代尚书各篇之题解规要及佚文辑考153
一、虞、夏书部分154
尧典第一154
舜典第二154
汨作第三156
九共九篇第四(有佚文)157
槀饫第五158
大禹谟第六158
皋陶谟第七(有佚文)160
益稷第八160
虞书佚文篇目不可确考者及疑虞书佚文161
禹贡第九165
禹誓第十(在百篇外下简称「百外」,有佚文)166
禹刑第十一(百外)166
禹之总德第十二(百外,有佚文)167
甘誓第十三167
武观第十四(百外,有佚文)168
五子之歌第十五170
夏训第十六(百外,有佚文)172
胤征第十七(有佚文)172
帝告第十八(有佚文)174
厘沃第十九175
汤征第二十(有佚文)175
汝鸠第二十一178
汝方第二十二179
夏令第二十三(百外,有佚文)179
夏书佚文篇目不可确考者及疑夏书佚文179
二、商书部分183
汤誓第二十四(有佚文)183
汤说第二十五(百外,有佚文)186
夏社第二十六188
疑至第二十七189
臣扈第二十八190
典宝第二十九191
仲虺之诰第三十(有佚文)192
汤诰第三十一(有佚文)194
明居第三十二195
汤之官刑第三十三(百外,有佚文)196
伊训第三十四(有佚文)197
肆命第三十五198
徂后第三十六198
太甲三篇第三十七(有佚文)199
咸有一德第三十八(有佚文)200
沃丁第三十九202
咸乂四篇第四十203
太戊第四十一(百外;此篇目之有无,存疑)205
古□第四十二(百外,有佚文)206
伊陟第四十三206
原命第四十四207
仲丁第四十五208
河亶甲第四十六209
祖乙第四十七209
盘庚三篇第四十八(有佚文)210
说命三篇第四十九(有佚文)213
高宗肜日第五十216
高宗之训第五十一(有佚文)217
西伯戡黎第五十二219
微子第五十三219
商书一作殷书佚文篇目不可确考者及疑商书佚文221
三、周书部分(上)222
泰誓三篇第五十四(有佚文,又附有诂述先秦泰誓文)222
牧誓第五十五234
武成第五十六(有佚文)235
大战第五十七(百外,有佚文)236
洪范第五十八237
分器第五十九239
旅獒第六十241
旅巢命第六十一243
康诰第六十二(此武王命书,又附有康诰诂述文)243
金縢第六十三245
大诰第六十四247
微子之命第六十五248
归禾第六十六250
嘉禾第六十七251
成王政第六十八255
揜诰第六十九(百外)256
将蒲姑第七十257
多方第七十一259
周官第七十二(有佚文)260
酒诰第七十三(有疑佚文)260
伯禽第七十四(有疑佚文)266
康诰第七十五(百外,此成王命书)268
唐诰第七十六(百外)268
蔡仲之命第七十七(百外,有佚文)269
多士第七十八270
召诰第七十九272
洛诰第八十273
梓材第八十一274
立政第八十二275
四、周书部分(下)276
无逸第八十三276
君奭第八十四277
贿肃慎之命第八十五278
亳姑第八十六280
君陈第八十七(有佚文)282
召公之执令第八十八(百外,有佚文)285
顾命第八十九286
康王之诰第九十287
毕命第九十一(有佚文)288
君牙第九十二(有佚文)291
冏命第九十三294
吕刑第九十四295
祭公之顾命第九十五(百外,有佚文)296
九刑第九十六(百外,有佚文)297
文侯之命第九十七298
周制第九十八(百外,有佚文)300
周之秩官第九十九(百外,有佚文)300
训语第一百(百外,有佚文)300
距年第一百一(百外,有佚文)301
禽艾第一百二(百外,有佚文)302
三代不国第一百三(百外,有佚文)304
驯天明不解第一百四(百外,有佚文)304
子亦第一百五(百外,有佚文)305
费誓第一百六305
秦誓第一百七306
?命第一百八(百外,有佚文)307
周书佚文篇目不可确考者及疑周书佚文308
五、时代未详佚文317
六、汉河内本泰誓篇此为伪泰誓篇(有佚文)321
七、尚书辑逸征献337
八 周秦尚书学351
一、先秦尚书传352
二、孔子之尚书学354
三、孔子之弟子及孔门后学之尚书学360
(一)漆雕启之尚书学360
(二)颜回之尚书学360
(三)端木赐之尚书学362
(四)卜商之尚书学363
(五)颛孙师之尚书学366
(六)曾参之尚书学369
乐正子春、孔伋(子思)、孟子之尚书学并见369
(1)曾参部分369
(2)乐正子春部分372
(3)孔伋(子思)部分372
(4)孟子部分374
(七)宓不齐之尚书学385
(八)荀况之尚书学386
四、春秋内、外传——左传、国语作者之尚书学394
(一)春秋左氏传作者之尚书学394
(二)国语作者之尚书学394
五、周秦诸子之尚书学402
(一)老耼、庄周之尚书学402
(二)墨翟之尚书学404
(三)吕氏春秋作者之尚书学408
九 汉尚书学(甲之上)411
汉尚书学承传表表编在全书之末412
一、今文尚书学大宗师伏生之尚书学412
(一)伏生之生平412
(二)伏生尚书学之承传414
(三)伏生本尚书目篇418
(四)伏生尚书大传之著成453
(五)尚书大传旨要十一事459
(六)尚书大传初立三统学说465
(七)尚书大传之阴阳五行学说——以其洪范五行传为主466
(八)尚书大传之谶纬学说484
(九)尚书大传之心性学说487
二、伏生之子、女、孙,?错、何比干,欧阳述、兴兄弟,张生与夏侯都尉、夏侯始昌叔侄、昌邑哀王刘髆,周霸、贾嘉、孔延年之尚书学488
十 汉尚书学(甲之中)497
一、欧阳尚书学宗始师欧阳容之尚书学498
(一)欧阳容之生平498
(二)欧阳家(与两夏侯家)本尚书目篇500
(三)儿宽、欧阳高等与欧阳尚书学宗之形成524
二、欧阳尚书平(当)、陈(翁生)学之承师与传徒533
三、欧阳尚书学之极盛541
(一)桓氏累世尚书学,桓荣、桓郁、桓焉祖孙三代为五帝王师,暨传授其他学徒,多仕至通显541
(二)杨氏累世尚书学,杨震、杨秉、杨赐、杨彪祖孙曾四叶相传为三公两帝王师,暨传授其他学徒,自季汉徂三国557
四、欧阳尚书学之余波565
(一)光武帝、章帝暨其承师许子威、张酺等之尚书学565
(二)承师不明者牟长、刘宽、傅燮、董扶、廖扶、徐稺等二十八家之尚书学569
十一 汉尚书学(甲之下之上)577
一、大夏侯学宗始师夏侯胜之尚书学578
(一)夏侯胜之生平、著述暨其书学要旨——洪范五行说578
(二)大夏侯学递传二帝一后、孔(光)许(商)称孔、许之学、吴章学徒千余人暨其他十二家之尚书学581
二、班固与其伯祖班伯之尚书大夏侯学591
三、承师不明者鲑阳鸿、吴良、宗京意父子、牟融、张驯之尚书学暨蜀杨统厚父子家叶相传之尚书经、纬学606
十二 汉尚书学(甲之下之下)615
一、小夏侯学宗始师夏侯建之尚书学616
(一)小夏侯建尚书学宗之创构616
(二)欧阳、两夏侯书说之同异,暨三家与伏生书说之同异617
二、经由张山拊传郑(宽中)、李(寻)、张(无故)、假(仓)、秦(恭)之学——小夏侯尚书学之光大622
十三 汉尚书学(乙之上)631
一、古文尚书学大宗师孔安国之尚书学632
(一)孔安国尚书学之承师632
(二)孔安国以家壁所出古文尚书与书序授徒,古文尚书孔氏家法始兴634
(三)壁书篇目篇次与逸书篇之存亡641
(四)孔安国未曾撰著尚书传658
二、司马迁之尚书学673
三、从私家都尉朝、庸谭、胡常、徐敖,转入官学王璜、涂恽而续有下传之尚书学690
四、贾徽逵父子、许慎与弟子孟生李闰尹珍之尚书学696
五、承师不明者六系二十家暨尹敏、东里先生某周磐师徒与孔乔等四家之尚书学711
(一)孔安国家世相传孔子立、孔僖、孔长彦、孔季彦之尚书学711
(二)会稽王君仲、董春师徒之尚书学712
(三)百两篇伪古文尚书撰作者张霸或其父张某与同门樊并之尚书学713
(四)尚书杂记作者周防与师盖豫暨子周举之尚书学721
(五)扶风学派尚书学创兴者杜林与其徒卫宏、徐巡之尚书学723
(六)东汉晚末张楷、度尚、刘佑、刘陶、孙期之尚书学732
(七)南阳尹敏与东里先生某、周磐师徒,及里人孔乔之尚书学738
十四 汉尚书学(乙之下)741
一、马融之尚书学742
(一)承师挚恂、同窗桓驎之尚书学742
(二)马融之仕历、经著、书学要义暨传续743
(1)马融之仕历、经学著作743
(2)马融尚书说要义746
(3)马门弟子延笃、范冉、卢植及族孙日磾之尚书学758
二、郑玄之尚书学762
(一)郑玄之里贯、履历及求学经过762
(二)郑玄之尚书著作773
(三)郑玄尚书说述评776
(四)郑玄之弟子、门人及友生共二十六人籍学录785
三、汉佚名古文学家之尚书说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