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八世纪诗风 探索唐诗义中“沈宋的世纪” 705-80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八世纪诗风 探索唐诗义中“沈宋的世纪” 705-805
  • 吴光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5157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881页
  • 文件大小:159MB
  • 文件页数:906页
  • 主题词:唐诗-诗歌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八世纪诗风 探索唐诗义中“沈宋的世纪” 705-80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 唐诗史上的“八世纪诗风”3

二 唐诗的语境6

三 “分析文学史学”10

上编17

第一章 八世纪初叶“后律诗”时期之诗坛动向17

第一节 宫廷诗人的“贬谪诗”18

第二节 律诗一代的“遗老”:张说、武平一、卢藏用28

第三节 吴越文士与七古歌行40

第二章 八世纪上半叶“声律风骨始备”之开天诗风51

第一节 开天诗坛状况——从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说起53

第二节 “盛唐先驱者”56

一 李邕56

二 孙逖、韦述62

三 张九龄65

四 王翰等74

五 孙季良《正声集》82

第三节 开元中期崛起的“鼎盛一代”91

一 王维、崔颢91

二 王昌龄116

三 祖咏、储光羲、常建、孟浩然等127

四 苏源明152

第四节 后起之秀的“天宝诗人”155

一 与李邕往还的诗人:高适、李白、杜甫156

二 李颀、岑参等开天间的其他诗人164

三 活跃于汝洛梁宋间的复古诗人群体——从李华的《三贤论》说起176

四 “天宝十三载”(754):八世纪诗史的分水岭194

第五节 《河岳英灵集》与开天诗风199

一 《河岳英灵集》的地域性、派别性问题199

二 “开元十五年”新解204

三 古体诗的兴盛与“古体诗近体化”的问题——从声律角度看207

四 《河岳英灵集》与《国秀集》213

第六节 “风骨”与“兴象”:开天诗、建安诗的历史类比220

一 “气骨”或“风骨”220

二 “兴象”与“气象”224

三 开天诗、建安诗关系之辩证230

第三章 八世纪下半叶“朝”“野”竞争之大历诗风235

第一节 复古思潮的余烈与今体诗风的激进反对派——元结与《箧中集》诗派及其他237

一 元结237

二 《箧中集》242

三 孟云卿248

四 刘湾、苏涣、戎昱等其他复古诗人253

第二节 大历诗坛“中道”的声音之一:杜甫《戏为六绝句》264

第三节 盛极一时的“大历主流诗风”273

一 长安、洛阳两京贵游唱和文学274

二 “多士奔吴”与江东诗歌中心的活跃279

三 钱起、郎士元、韩翃、李端等京城“才子”诗人289

四 皇甫冉、刘长卿、李嘉祐、严维等江东各界诗人335

五 《中兴间气集》与大历诗风406

第四节 李华、独孤及、梁肃复古论述之调适413

第五节 大历诗坛“中道”的声音之二:皎然《诗式》418

第六节 “意境”:大历主流诗风与齐梁诗的历史联系424

第四章 八世纪末叶趋向“新变”之贞元诗风432

第一节 “大历遗才”与《御览诗》诗人群体434

一 卢纶(附:畅当)434

二 李益(附:鲍溶)449

三 《御览诗》与贞元诗风461

第二节 江东诗风的新发展481

一 皎然(附:灵澈)482

二 韦应物489

三 刘商、顾况498

四 窦常《南薰集》511

五 武元衡、权德舆515

第三节 孟郊、张籍、白居易、元稹与贞元诗坛“跨世纪一代”520

一 孟郊521

二 张籍(附:韩愈)536

三 白居易、元稹548

下编557

第五章 从八世纪人心目中的诗坛正宗看当时的诗歌风尚557

第一节 “沈宋的世纪”三代典范诗人——独孤及《皇甫冉集序》疏证557

一 所谓“五言诗之源”559

二 “沈宋”齐名560

三 开天诗坛王维、崔颢齐名563

四 大历诗坛之“钱郎”565

五 “律诗世纪”566

第二节 “沈宋的世纪”的文学史背景与序列567

一 从齐梁体至律体567

二 “诗赋联姻”与文人诗传统的开辟570

三 《楚辞》与千年“词学”传统575

四 “代变”的文学史观578

第三节 “律诗”的体制与价值581

一 “齐梁—律诗”之“声律”系581

二 “汉魏—律诗”之“五言”系585

三 “辞赋—律诗”之“文言”、“俪词”系592

四 律诗作为一种文学体制595

第四节 贯通开天、大历、贞元的“八世纪诗风”597

第六章 “李杜独尊”与八世纪诗歌的价值重估602

第一节 李白、杜甫之交谊603

一 李、杜初遇603

二 梁宋之游605

三 泗水再会609

四 别后相忆612

第二节 “李杜”齐名之地域因素614

一 任华《寄杜拾遗》诗616

二 李白暮年的湖湘之游619

三 李、杜文集之分别行世624

四 李杜诗风传播之“线路图”627

第三节 并尊“李杜”的历史契机628

一 韩愈《调张籍》诗628

二 韩愈家族与李白的交往631

三 韩愈家学渊源与“古文运动”634

四 “李杜”品题之初流行636

第四节 作为“沈宋的世纪”诗人之李白与杜甫638

一 李白与律诗诗风639

二 陈子昂、李白之接力642

三 杜甫的律诗成就643

四 杜甫凭吊陈子昂遗迹647

第五节 “李杜独尊”的意义651

一 古体、今体对立语境与“李杜独尊”652

二 歌行体与“李杜”653

三 “文道说”视野下之“李杜独尊”656

四 “文体论”视野下之“李杜独尊”659

附录 “八世纪诗风”系年661

征引书目854

人名和主题索引8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