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民主观的文本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民主观的文本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5001642.jpg)
- 郭丽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861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19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民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民主观的文本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王东1
导言1
一、一个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1
二、国内外研究路径及方法论思考3
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3
第一编 马克思新型民主观的理论来源和初步奠基27
引子 马克思民主观研究的时代背景27
第一章 马克思民主观的萌芽31
第一节 马克思民主观萌芽的思想原点31
第二节 《莱茵报》时期及此前的民主观35
第二章 马克思民主观理论来源探究——以《克罗茨纳赫笔记》为例43
第一节 法国革命时期的思想家是促成马克思民主观形成的酵母45
第二节 复辟时期历史学家为马克思民主观的形成提供理论借鉴49
第三节 卢梭等近代政治思想家是马克思民主观的直接理论来源54
第四节 费尔巴哈、赫斯等同时期思想家促进了马克思民主观的形成58
第三章 马克思民主观的初步奠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文本新解读70
第一节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70
第二节 对官僚体制、专制主义的严厉批判77
第三节 马克思的人民主权论80
第四节 马克思的人民立宪论85
第四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新视角——巴黎时期的经济学切入89
第一节 巴黎时期马克思研究视角的转变90
第二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深入研究92
第二编 马克思新型民主观的形成99
第五章 马克思民主观的哲学考量——《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纵深解读9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唯物史观前提99
第二节 基于分工概念上的马克思民主观——矛盾冲突中的市民社会与国家101
第三节 马克思国家理论的未来指向——消灭社会分工与异化、实现共产主义110
第六章 马克思民主观的政治宣言——《共产党宣言》新解读113
第一节 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局限114
第二节 无产阶级新型民主实现的历史条件116
第三节 无产阶级新型民主的实践尝试120
第四节 无产阶级新型民主的价值目标——民主与人的自由发展123
第七章 马克思民主观的现实路径——《法兰西阶级斗争》与《雾月十八日》中的民主思想126
第一节 “普选”的实质分析127
第二节 “三权分立”的背后:国家与市民社会矛盾的激化131
第三节 工农联盟的民主思想135
第八章 马克思民主观的经济学视阈——《资本论》中的民主思想143
第一节 商品经济中的民主要求:平等和公平144
第二节 民主与劳动二重性学说145
第三节 民主与社会有机体理论148
第四节 民主与国家职能的变迁151
第五节 马克思民主观的价值诉求153
第三编 马克思新型民主观的深化161
第九章 马克思民主观的实践验证——《法兰西内战》中的民主思想161
第一节 巴黎公社的实质:人民民主162
第二节 “议政合一”的民主形式166
第三节 人民监督的民主新举措171
第四节 “廉价”“廉洁”的民主政府174
第十章 马克思民主观的理论升华——马克思晚年著作与笔记新探176
第一节 民主、平等、公平177
第二节 无产阶级民主的理论分析179
第三节 “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关系新探182
第四节 原生形态民主的“复活”184
第四编 马克思新型民主观的基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193
第十一章 马克思民主观的基本观点和结构193
第一节 马克思民主观的理论出发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197
第二节 马克思民主观的主体规定:“人民民主”200
第三节 人民民主的实现条件203
第四节 人民民主的参与形式208
第五节 人民民主的监督体制212
第十二章 马克思民主观的比较研究216
第一节 马克思民主观与古希腊民主思想216
第二节 马克思民主观与卢梭的人民主权论219
第三节 马克思民主观与“参与民主”理论的对话230
第十三章 对“波普尔质疑”的几点反驳238
第一节 波普尔对马克思政治思想提出的质疑238
第二节 对波普尔质疑的反驳242
第十四章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思考248
第一节 构建中国市民社会248
第二节 加强基层民主,拓宽民主参与渠道254
第三节 建立新型民主监督机制260
结语264
参考书目267
索引277
后记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