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通信原理与系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玲达,杨冰,杨征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99480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计算机通信-理论;计算机通信-通信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通信原理与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1
1.1.1 通信系统模型1
1.1.2 通信系统的分类6
1.1.3 通信方式7
1.1.4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8
1.1.5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9
1.2 计算机通信及系统组成11
1.2.1 计算机通信的产生11
1.2.2 计算机通信的发展12
1.2.3 计算机通信的应用15
1.2.4 计算机通信系统的组成18
1.2.5 计算机通信系统的线路结构20
1.2.6 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21
1.3 信息及度量24
1.4 计算机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27
习题与思考题30
第二章 通信系统分析基础33
2.1 周期性信号的频谱33
2.1.1 傅立叶级数33
2.1.2 离散频谐分析35
2.2 非周期性信号的频谱38
2.2.1 傅立叶变换38
2.2.2 连续频谱分析41
2.3 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43
2.3.1 冲激函数44
2.3.2 卷积47
2.3.3 时域分析法49
2.3.4 频域分析法50
2.4 信号无失真传输53
习题与思考题55
第三章 信道60
3.1 引言60
3.1.1 信道的分类60
3.1.2 信道模型61
3.1.3 恒参信道与变参信道64
3.1.4 信道容量65
3.2 传输损耗68
3.2.1 衰减68
3.2.2 延迟畸变69
3.2.3 噪声69
3.3 有线信道71
3.3.1 双绞线72
3.3.2 同轴电缆73
3.3.3 光纤信道74
3.4 无线信道80
3.4.1 无线电波和频段划分80
3.4.2 无线接力信道83
3.4.3 卫星中继信道86
习题与思考题90
第四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93
4.1 抽样93
4.2 量化97
4.2.1 量化的定义98
4.2.2 均匀量化99
4.2.3 非均匀量化100
4.3 脉冲编码调制106
4.3.1 PCM通信系统106
4.3.2 二进制码组106
4.3.3 编码译码原理110
4.4 增量调制112
4.5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系统115
习题与思考题116
第五章 数字基带传输118
5.1 基带信号的种类118
5.2 基带信号的频谱122
5.2.1 单极性不归零脉冲的频谱122
5.2.2 单极性归零脉冲的频谱123
5.2.3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简介124
5.3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127
5.3.1 基本公式127
5.3.2 单位脉冲通过理想低通滤波器128
5.3.3 升余弦频谱传输特性131
5.4 眼图134
5.5 均衡136
5.6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41
习题与思考题142
第六章 调制与解调146
6.1 数字振幅调制146
6.1.1 二进制振幅键控调制146
6.1.2 多进制振幅调制简介151
6.1.3 其他振幅调制简介153
6.2 数字频率调制159
6.2.1 二进制频移键控调制159
6.2.2 多进制频移键控调制简介166
6.3 数字相位调制168
6.3.1 二相绝对移相调制168
6.3.2 二相相对移相调制172
6.3.3 多相调制178
习题与思考题191
第七章 同步技术194
7.1 载波同步194
7.1.1 插入导频法195
7.1.2 直接提取法197
7.2 位同步199
7.2.1 外同步法200
7.2.2 自同步法201
7.3 群同步207
7.3.1 起止式同步法208
7.3.2 连贯式插入法209
7.3.3 间隔式插入法216
7.3.4 自群同步218
7.4 网同步的基本概念219
习题与思考题222
第八章 差错控制225
8.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225
8.2 常用检错码229
8.3 线性分组码233
8.3.1 线性分组码的基本概念233
8.3.2 线性分组码的编码237
8.2.3 线性分组码的译码243
8.4 循环码245
8.4.1 循环码的基本概念246
8.4.2 循环码的编码和译码250
习题与思考题253
第九章 多路复用257
9.1 频分多路复用257
9.1.1 概念257
9.1.2 载波系统259
9.2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262
9.2.1 概念262
9.2.2 同步技术263
9.2.3 模拟和数字信号源的TDM264
9.2.4 程控数字交换复用265
9.3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268
9.4 波分多路复用271
习题与思考题271
第十章 计算机通信的标准接口274
10.1 接口特性274
10.2 EIA RS-232C/CCITT V.24标准276
10.2.1 功能特性276
10.2.2 过程特性284
10.2.3 电气特性286
10.2.4 机械特性287
10.2.5 直接连接288
10.3 USB接口291
10.4 其他标准接口295
10.4.1 蓝牙接口295
10.4.2 1394接口297
10.4.3 红外接口297
习题与思考题298
第十一章 传输控制规程301
11.1 传输控制规程的主要内容和分类301
11.2 信息交换代码306
11.3 面向字符型的传输控制规程312
11.3.1 面向字符型规程的基本特征312
11.3.2 建立数据链路312
11.3.3 传输控制字符317
11.3.4 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319
11.3.5 扩充基本型数据链路控制规程326
11.4 面向比特型的传输控制规程328
11.4.1 面向比特型规程的基本特征328
11.4.2 HDLC简介329
习题与思考题339
第十二章 计算机通信系统程序设计12.1 计算机通信程序设计方法341
12.1.1 串行通信341
12.1.2 Windows环境下串行通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342
12.1.3 利用TAPI编程346
12.2 RS-232串口通信程序设计347
12.2.1 RS-232串行通信机理347
12.2.2 基于RS-232的微机监控串行通信程序实例348
12.3 USB串口通信程序设计351
12.3.1 USB通信参考模型351
12.3.2 USB驱动程序352
12.3.3 USB驱动程序与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353
12.3.4 USB通信程序实例354
12.4 Modem通信实验设计357
12.4.1 Modem串行通信编程技术357
12.4.2 Modem通信程序设计358
习题与思考题361
第十三章 计算机通信系统362
13.1 光纤通信系统362
13.2 微波通信系统367
13.3 卫星通信系统371
13.3.1 卫星通信基本概念371
13.3.2 卫星通信系统构成373
13.3.3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374
13.3.4 VAST卫星通信系统377
13.4 移动通信系统379
13.4.1 移动通信系统基本概念379
13.4.2 GSM移动通信系统381
13.4.3 CDMA移动通信系统385
13.4.4 3G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388
习题与思考题389
参考文献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