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乡村集体企业经验的制度考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乡村集体企业经验的制度考察
  • 蔡养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80182317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宪法-汇编-中国;行政法-汇编-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乡村集体企业经验的制度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内容提要1

导言1

一、本文问题的缘起2

二、国内外有关乡村集体企业研究文献的概述7

(一)人民公社体制的回顾和研究8

(二)乡村集体企业的综合性调查研究9

(三)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和经营管理机制11

(四)乡村集体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15

(五)基层政权与乡村集体企业18

(六)集体土地所有权20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25

(一)合作社25

(二)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26

(三)制度变迁27

四、研究方法说明28

五、本文的基本脉络29

第一章 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发生31

一、1949年以前的合作理论与实践32

(一)薛仙舟的合作理论与实践32

(二)华洋义赈会的合作实践32

(三)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合作实践33

(四)国民政府的合作实践35

(五)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合作事业37

(六)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指导下的实践38

二、合作社向集体所有制的变异41

(一)理论上的准备41

(二)合作制向集体制的变异44

(三)集体制与合作制的联系与区别54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生55

(一)乡村集体企业的萌芽55

(二)社办企业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迅速发展57

(三)社队工业的整顿59

四、“文化大革命”中乡村集体企业的复苏62

(一)毛泽东的“五七指示”62

(二)农业机械化运动63

(三)邓小平提倡工业支援农业64

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乡村集体企业65

(一)发展社队企业的制度保障65

(二)农业中的包产到户66

(三)乡镇企业的概念取代社队企业的概念68

(四)乡村集体企业内部的承包经营责任制69

(五)新型乡村集体企业的形成和乡村集体企业的改制70

六、其他类型集体企业的发展简况71

(一)供销合作社71

(二)信用合作社74

(三)城镇集体企业76

七、本章的结论78

第二章 乡村集体企业所有权的结构与功能分析82

一、乡村集体企业所有权的法律结构84

(一)社队企业的所有权结构84

(二)《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规定的企业所有权结构86

(三)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乡村集体企业”所有权的法律构造87

(四)乡村集体企业的税收制度92

二、实际运行中的乡村集体企业所有权94

(一)乡村集体工业企业创办初期的所有权运行状况94

(二)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企业后的所有权运行状况103

三、法律规定与改革实践冲突的根源112

(一)乡村集体企业的所有权与国有企业所有权的差异112

(二)为什么合同结构的调整只能收一时之效?113

(三)股份合作制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114

(四)乡村集体企业改制的逻辑114

四、本章的结论115

第三章 乡村集体企业的另一面:村庄案例研究118

一、村庄概况与集体经济的兴起119

(一)天津大邱庄119

(二)河南南街村120

(三)浙江横店镇122

二、村办企业产权的特点125

(一)“魅力型企业家”控制的企业125

(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128

(三)意识形态方面的制度130

(四)公有制企业的“外部性”132

三、产权结构的再发展136

(一)大邱庄企业产权的演化136

(二)南街村企业的变化139

(三)社团型公有制的演化140

四、本章结论142

第四章 乡村集体企业私有化之后145

一、乡镇企业的支农义务146

(一)支农义务的起源、形式和理由146

(二)乡村企业的变化与支农义务法律规则的确立148

(三)支农义务的未来152

二、乡(镇)财政与乡镇办集体企业的发生155

(一)乡镇财政的确立155

(二)财政包干制下乡镇政府办企业的财政激励158

(三)乡镇政府与乡(镇)办企业的关系161

三、乡(镇)政府与乡(镇)办企业的改制164

(一)乡(镇)政府与乡(镇)办企业的力量对比的变化164

(二)乡(镇)政府在乡(镇)办企业改制中的作用165

(三)乡(镇)办企业改制后的乡镇财政168

四、村企改制与村庄自治173

(一)新中国村庄治理的沿革173

(二)村办企业与村庄公共开支177

(三)村办企业私有化之后村庄公共建设资金的来源180

五、本章结论184

第五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乡村集体企业185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在乡村企业发展中的作用186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结构与功能186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对乡村集体企业的意义191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基层政权194

二、集体土地非农化的法律控制和市场机制196

(一)集体土地非农化的法律控制196

(二)集体土地非农化的市场机制205

(三)法律控制失效的原因213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利益分配216

(一)集体所有的农用土地权益分配216

(二)集体土地被征用的收益分配216

(三)集体所有的非农用土地权益分配218

四、本章的结论220

结论223

主要参考书目226

中文著作226

中文论文234

英文文献241

网络文献2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