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电视新闻 “常态化直播” 问题与对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电视新闻 “常态化直播” 问题与对策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4962474.jpg)
- 邵晶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 ISBN: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6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我国电视新闻 “常态化直播” 问题与对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1章 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的特征和现实意义3
1.1 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的概念界定3
1.1.1 何为电视新闻直播3
1.1.2 本文对于“电视新闻直播”的概念界定3
1.1.3 本文对于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的概念界定4
1.2 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的特征4
1.2.1 电视新闻直播的常态化必须依托于规范有效的直播选题来源机制和论证机制5
1.2.2 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是“对新闻现场信息深度加工”的常规武器8
1.2.3 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的根基在于建立一个由导播、记者、策划、技术等各种熟练工种构成的人力资源平台9
1.2.4 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的良性运转,依赖于应急机制和效果监测机制的建立9
1.3 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的技术样式11
1.3.1 利用一台摄录机配上微波(光纤)设备进行现场报道11
1.3.2 同一新闻现场多机位直播,利用电视转播车进行现场报道12
1.3.3 小型卫星移动设备对突发时间的随时直播12
1.3.4 异地多点直播12
1.4 直播常态化对于增强电视媒体社会传播效果的现实意义12
1.4.1 电视新闻直播的常态化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拓展12
1.4.2 电视新闻直播的常态化为不同阶层的社会公众提供了平等的信息空间和话语空间13
1.5 推进直播常态化对国内电视媒体的现实意义15
1.5.1 受众心理对于“LIVE”的诉求15
1.5.2 新闻竞争中对于“信息主导权”、舆论主导权的争夺16
第2章 我国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的进程及所面临问题18
2.1 我国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的历程和现状18
2.1.1 我国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的历程18
2.1.2 我国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节目的现状19
2.2 我国新闻直播常态化所面临的问题之一—现行新闻宣传体制对直播常态化题材的限制21
2.2.1 宣传体制自身对“直播题材”议程设置的影响21
2.2.2 电视媒体的基层“把关人”对于“直播题材”过于敏感22
2.3 我国新闻直播常态化所面临的问题之二—“策划直播”对于电视直播的干预23
2.4 我国新闻直播常态化所面临的问题之三—电视直播控制系统的构建还不成熟24
2.4.1 计划控制盛行—导致直播选题匮乏25
2.4.2 忽视信息整合—背景知识网络的利用不足25
2.4.3 信息表达链—优秀直播记者的匮乏26
2.4.4 直播系统的运行平台—新闻频道的设置落后26
2.5 我国新闻直播常态化所面临的问题之四—技术手段相对于直播要求的滞后27
2.5.1 城市电视协作网有待建设27
2.5.2 新型直播技术手段有待开拓28
第3章、实现电视新闻常态直播的现实策略—直播栏目的设置29
3.1 舆论环境的转变,为设立电视直播栏目提供更大空间29
3.1.1 我国舆论环境的转变和把关人新闻理念的进步29
3.1.2 常态化直播对于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推动日益得到重视30
3.2 建立常态电视直播栏目对于我国电视媒体的现实意义31
3.2.1 直播栏目的收视率高31
3.2.2 成功的直播栏目带来高额商业利润32
3.3 现存的中国电视新闻常态直播代表性栏目解析32
3.3.1 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32
3.3.2 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交通路况直播33
3.4 电视新闻直播栏目化设置要素34
3.4.1 题材选择—主打“民生新闻”34
3.4.2 建立全天候的新闻频道或新闻时区35
3.4.3 专业的常态电视直播队伍。36
3.4.4 强大的信息资源库做依托40
3.5 电视新闻直播栏目的技术安全保障40
3.5.1 现场新闻延时性播出准备41
3.5.2 系统易操作、功能简单化41
3.5.3 设备选型的通用性和易互换性41
第4章 电视直播常态化的冷思考——避免负面影响 优化传播效果43
4.1 过度的常态化直播可能给电视媒体带来的困境43
4.1.1 困境一:“平庸直播”泛滥 缺乏深入的探究43
4.1.2 困境二:过于注重记者的现场表演44
4.1.3 困境三: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受到冲击44
4.2 常态化直播中的新闻道德考量45
4.2.1 “新闻本位”的标准46
4.2.2 “舆论监督”的标准46
4.2.3 “人文关怀”的标准47
4.3 常态化直播中的新闻传播效果优化48
4.3.1 常态化直播中的多媒体平台构建。48
4.3.2 常态化直播中的公众话语平台构建50
4.3.3 常态化直播中的新闻解读效果优化—背景资料平台构建51
结束语53
参考文献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