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伤寒论译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伤寒论译释
  •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239929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167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1187页
  • 主题词:伤寒论-译文;伤寒论-注释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伤寒论译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伤寒论》综述3

绪论3

太阳病篇8

一、太阳病概说8

二、太阳病的主要脉证8

三、太阳病的证候类型9

(一)中风9

(二)伤寒10

(三)温病10

四、太阳病的辨治11

(一)太阳中风表虚证11

(二)太阳伤寒表实证12

(三)微邪郁表、营卫不和证13

(四)太阳温病之表证14

五、太阳病兼证的辨治15

(一)太阳中风兼肺气上逆证15

(二)太阳表寒兼经俞不利证16

(三)太阳病兼里有郁热证16

(四)太阳病兼水饮证17

(五)太阳病兼水气停蓄证19

(六)太阳病兼下焦蓄血证19

(七)太阳病兼里虚不足证20

六、误治变证的辨治22

(一)误汗变证的辨治22

(二)误下变证的辨治27

(三)误火变证的辨治34

七、太阳病类似证的辨治35

小结36

阳明病篇39

一、阳明病概说39

二、阳明病的脉证40

(一)主要脉证40

(二)阳明热证40

(三)阳明实证41

三、阳明病的辨证41

(一)不恶寒41

(二)发热41

(三)汗自出42

(四)口渴42

(五)腹满疼痛42

(六)大便秘42

(七)小便利43

(八)神昏谵语43

四、阳明病的治法43

(一)清法44

(二)下法45

五、阳明病变证的辨治48

(一)发黄证48

(二)蓄血证50

(三)虚寒证50

六、合病、并病的辨治50

(一)太阳阳明合病50

(二)太阳阳明并病51

(三)少阳阳明并病51

七、阳明病的预后52

小结52

少阳病篇54

一、少阳病概说54

二、少阳病的主要脉证55

(一)口苦、咽干、目眩55

(二)往来寒热55

(三)胸胁苦满55

(四)嘿嘿不欲饮食55

(五)心烦喜呕56

(六)脉弦细56

三、少阳病的治法56

四、少阳兼变证的辨治57

(一)兼太阳表不解证治57

(二)兼阳明里实证治58

(三)兼里虚不足证治59

(四)兼饮停阳郁证治59

(五)邪气弥漫虚实夹杂证治60

(六)上热下寒证治60

五、合病、并病的辨治61

(一)太阳少阳合病61

(二)阳明少阳合病61

(三)太阳少阳并病62

六、热入血室的辨治62

小结63

太阴病篇65

一、太阴病概说65

二、太阴病的主要脉证65

三、太阴病的治法66

四、太阴病的预后66

五、太阴病兼变证的辨治67

小结68

少阴病篇69

一、少阴病概说69

二、少阴病寒化证的脉证69

(一)无热恶寒69

(二)脉微细70

(三)但欲寐70

(四)四肢厥冷70

(五)下利清谷70

三、少阴病寒化证的辨治71

(一)阴盛阳虚证治71

(二)阴盛格阳证治71

(三)阴盛戴阳证治72

(四)阴邪与阳药格拒证治72

(五)阴盛阳虚,寒湿郁滞证治73

(六)阴盛阳虚,水气浸渍证治73

(七)虚寒下利,滑脱不禁证治74

四、少阴病热化证的辨冶75

(一)阴虚阳亢证治75

(二)阴虚水热相搏证治75

(三)阴液下泄,虚火上浮证治76

五、少阴病类似证的辨冶76

(一)热厥轻证76

(二)肝胃气逆证77

(三)客热咽痛证77

(四)创伤咽痛证77

(五)客寒咽痛证78

六、少阴病兼证的辨治78

(一)少阴阳虚兼太阳表实证治78

(二)少阴阴虚兼阳明里实证治79

七、少阴寒化证的预后79

小结80

厥阴病篇81

一、厥阴病概说81

二、阴阳胜复辨证81

三、厥阴病的辨治82

(一)寒热夹杂证82

(二)寒格胃热证83

(三)邪陷正伤,阳郁气滞证83

(四)肝热下迫证84

(五)血虚寒凝证84

(六)肝寒上逆证85

四、厥阴病变证的辨治85

(一)邪转少阳证85

(二)热结旁流证85

(三)余热扰膈证86

五、各种厥逆证的辨治86

(一)寒厥证治86

(二)热厥证治86

(三)蛔厥证治87

(四)脏厥证治87

(五)水厥证治87

(六)痰厥证治88

六、厥阴病的治禁88

(一)不可攻下88

(二)不可发汗89

(三)痈脓致呕,不可治呕89

七、厥阴病的预后89

(一)辨欲愈、不愈89

(二)辨死候90

小结90

下编《伤寒论》95

卷第一95

辨脉法第一95

平脉法第二154

卷第二220

伤寒例第三220

辨痓、湿、暍脉证第四261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280

卷第三354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354

卷第四555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555

卷第五668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668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797

卷第六809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809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825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907

卷第七1002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1002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1018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1031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1049

卷第八1060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1060

辨不可吐第十八1066

辨可吐第十九1067

卷第九1073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1073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1103

卷第十1120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1120

附录1135

附一 略论“六经钤百病”1135

附二 《伤寒论》名实考1143

索引1153

条文索引1153

第一部分1153

1~34辨脉篇1153

35~79平脉篇1154

80~113伤寒例篇1154

114~129痓、湿、暍篇1154

第二部分1154

1~178太阳篇1156

179~262阳明篇1157

263~272少阳篇1157

273~280太阴篇1157

281~325少阴篇1158

326~381厥阴篇1158

382~391霍乱篇1158

392~398阴阳易差后劳复篇1158

第三部分1159

1~32不可发汗篇1159

33~79可发汗篇1159

80~112发汗后篇1160

113~116不可吐篇1160

117~123可吐篇1160

124~169不可下篇1160

170~215可下篇1161

216~287发汗吐下后篇1162

方剂索引1163

主要参考书目11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