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海省志 城乡建设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青海省志 城乡建设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4942981.jpg)
- 《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2502011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5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海省志 城乡建设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 主要建筑19
第一节 古代建筑21
一、古代城池21
二、寺庙宫观26
(一)佛教寺庙26
(二)清真寺31
(三)宫观35
三、窟坛拱北冢墓37
(一)洞窟38
(二)坛39
(三)拱北39
(四)冢墓40
四、塔坊42
(一)塔42
(二)坊43
五、亭榭楼阁书院44
(一)亭榭44
(二)楼阁44
(三)书院贡院社学45
六、古代文化遗址中的居室46
第二节 近、现代建筑47
一、民居47
(一)庄廓47
(二)帐房50
(三)碉房50
(四)四合院50
二、堂馆宅第51
三、公共建筑54
四、工业建筑63
五、教堂67
第二章 主要城镇69
第一节 设市城市72
一、西宁市72
二、格尔木市77
第二节 东部农业区城镇79
一、平安镇79
二、桥头镇81
三、川口镇83
四、碾伯镇84
五、湟源县城关镇85
六、鲁沙尔镇87
七、威远镇88
八、积石镇90
九、巴燕镇91
十、河阴镇92
第三节 牧区及西部工矿区城镇95
一、恰卜恰镇95
二、浩门镇96
三、隆务镇97
四、大武镇99
五、结古镇99
六、德令哈镇100
七、大柴旦镇102
八、冷湖镇102
九、花土沟镇103
第三章 城市规划110
第一节 城镇布局与规划111
一、城镇布局的形成111
二、城镇布局规划的要求112
三、城镇职能及发展方向113
(一)城镇职能113
(二)城镇发展方向113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114
一、主要内容114
二、规划原则115
三、各城镇总体规划115
(一)西宁市115
(二)格尔木市118
(三)德令哈镇120
(四)恰卜恰镇121
(五)浩门镇122
(六)鲁沙尔镇122
(七)湟源县城关镇123
(八)桥头镇124
(九)威远镇125
(十)川口镇126
(十一)碾伯镇127
第三节 住宅小区中心区规划127
一、西宁市住宅小区规划128
二、格尔木市中心区和副中心区规划129
第四节 城市规划管理130
一、管理原则130
二、管理机构131
三、管理法规132
四、管理实施133
(一)城市用地规划管理133
(二)城市建设规划管理134
(三)违章建筑检查处理134
第四章 市政工程135
第一节 城市道路与桥梁136
一、城市道路137
(一)西宁市137
(二)格尔木市148
二、城市桥梁151
(一)西宁市151
(二)格尔木市157
第二节 城市照明与广场158
一、城市照明158
二、路灯管理163
三、城市广场165
第三节 城市排水166
一、排水设施166
(一)西宁市167
(二)格尔木市171
二、排水设施的维护172
第四节 城市防洪172
一、城市洪水灾害172
二、城市防洪工程173
(一)西宁市173
(二)格尔木市186
第五节 市政基础设施管理186
一、设施管理187
二、市政管理187
第五章 城市公用事业189
第一节 城市供水190
一、西宁市190
(一)水源190
(二)水厂191
(三)输配水管网192
(四)水质检验194
(五)用水管理194
二、格尔木市203
(一)水资源203
(二)给水系统203
第二节 城市公共交通204
一、公共汽车204
二、社会客运205
三、服务206
四、安全206
五、管理与车辆保修207
第三节 城市供热210
一、分散供热210
二、集中供热211
第六章 城市园林绿化与风景名胜区212
第一节 城市园林21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城市园林建设21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城市公园214
三、街心花园224
四、城市雕塑225
五、园林管理227
第二节 城市绿化228
一、道路绿化230
二、单位庭院绿化232
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237
一、风景名胜237
二、保护与管理250
第七章 市容与环境卫生252
第一节 环境卫生254
一、公厕建设254
二、街巷道路清扫255
三、垃圾清运处理256
四、环卫设备258
(一)环卫机具258
(二)环卫设施258
五、环卫管理260
(一)机构260
(二)专业队伍261
(三)管理264
第二节 市容管理265
一、街路管理266
二、市场管理267
第八章 城镇房地产269
第一节 住宅建设270
一、公房建设270
二、私房建设271
三、住房改革272
四、住宅小区建设275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276
一、开发方式277
二、开发成果278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278
一、土地管理278
二、私有房产管理279
(一)私房交易280
(二)私房租赁281
(三)私房维修282
(四)私房改造283
(五)落实政策285
三、公房管理288
(一)公房来源288
(二)公房租赁289
(三)公房修缮293
(四)产权产籍管理294
第四节 房地产市场管理301
一、商品房销售301
二、房屋互换302
第五节 房屋拆迁管理302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拆迁安置302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拆迁安置303
三、建还费304
四、法规制定305
第六节 机构与职工队伍307
一、机构307
二、职工队伍308
第九章 村镇建设309
第一节 自然村庄与村镇规划310
一、自然村庄310
二、村镇规划311
三、规划实例315
(一)民和县官亭集镇315
(二)湟中县总寨集镇318
第二节 村镇住宅与公共设施建设319
一、村镇住宅319
二、公共建筑320
三、基础设施建设321
(一)供电、照明321
(二)道路322
(三)供水322
四、重点集镇建设323
第三节 牧业区定居点326
一、季节性定居点326
二、冬春草场定居点327
三、五配套建设328
第四节 村镇建设管理329
一、管理机构329
二、建设管理330
第十章 建筑施工技术332
第一节 土建施工技术336
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336
(一)机械碾压法337
(二)强夯法337
(三)井桩基础338
(四)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339
(五)大型设备基础339
二、主体工程施工技术339
(一)钢筋焊接340
(二)混凝土工程340
(三)模板工程340
(四)砌体工程340
(五)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340
(六)钢筋混凝土构件连接341
(七)全装配墙板体系342
(八)大板住宅体系342
(九)“内浇外砌”施工工艺343
(十)整体吊装法343
(十一)升板法施工343
(十二)脚手架技术344
三、高层及大跨度建筑施工技术345
(一)现浇柱(墙)、预制梁板、现浇叠合层施工345
(二)大模板工艺345
(三)滑模工艺346
(四)无井架螺旋顶升滑动模板在高层施工中的应用347
四、屋面防水工程技术348
五、钢筋耐热混凝土施工技术350
六、装饰装修工程技术350
(一)内、外墙(柱)面装饰350
(二)顶棚及楼地面装饰351
(三)门窗装饰351
七、构筑物施工技术352
(一)砖烟囱352
(二)钢筋混凝土烟囱353
(三)钢筋混凝土水塔353
(四)地下筒体工程353
八、防腐工程技术354
第二节 机械化施工与安装技术355
一、建筑机械与机械化施工技术355
二、安装技术359
(一)锅炉安装360
(二)水源供水工程360
(三)重级吊车梁制作360
(四)双塔机抬吊361
(五)选矿厂安装361
(六)风管安装361
第十一章 建筑业企业364
第一节 建筑业企业管理体制372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建筑企业管理37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建筑企业管理体制373
三、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机构374
第二节 全民所有制施工企业376
一、省属主要企业376
二、州(地、市)、县属主要企业386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主要施工企业390
第四节 省外施工、安装393
第十二章 建筑业管理398
第一节 管理机构400
一、民国时期的管理机构400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管理机构401
第二节 工程承发包409
一、承发包方式409
(一)承发包409
(二)投资大包干410
(三)经常费制度411
(四)工程预算包干411
(五)招投标413
二、承包合同管理414
(一)签订经济合同415
(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合同管理415
(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合同管理415
第三节 工程造价管理416
一、工程造价416
(一)发展过程416
(二)主要内容417
二、概预算定额418
第四节 施工管理423
一、管理体制的改革423
二、现场管理424
(一)施工组织设计424
(二)全面质量管理425
第五节 建筑机械设备管理426
一、管理规章与体制426
二、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427
三、机械设备检查与维护428
第六节 质量安全管理429
一、机构与职能429
二、质量检查431
三、优质工程评定433
四、工程质量事故管理433
五、建筑施工安全管理434
第七节 劳动工资管理436
一、劳动工资436
二、定额工资437
三、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438
第八节 财务管理439
一、利税440
二、财务计划441
三、流动资金442
四、固定资产444
五、专用基金445
六、管理费用446
第十三章 工程勘察设计456
第一节 工程勘察设计队伍458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勘察设计队伍458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勘察设计队伍459
三、各行业勘察设计的发展467
(一)建筑工程设计467
(二)市政工程设计473
(三)工程勘察475
(四)工程测量477
(五)专业勘测设计478
四、省外驻青勘测设计队伍480
(一)黄河上游水电站勘测设计480
(二)兰青及青藏铁路勘测设计482
五、主要勘察设计单位483
(一)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院483
(二)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484
(三)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485
(四)青海省石油管理局规划设计处486
(五)青海省电力设计院487
(六)青海省林业勘察设计院488
(七)青海省劳改局设计室488
(八)西宁市城建设计处489
(九)青海省煤矿设计研究院490
(十)核工业部青海工程地质勘察公司490
第二节 优秀勘察设计491
第三节 勘察设计工具495
第四节 标准设计与建筑设计标准497
一、标准设计管理497
二、标准设计498
三、建筑设计标准499
第五节 勘察设计管理503
一、勘察设计单位资质510
二、设计审查511
三、勘察设计单位经营体制513
第六节 抗震防灾516
一、地震烈度区划517
二、抗震设防与抗震设计518
三、抗震加固519
第七节 省外建筑设计521
第十四章 科技与教育523
第一节 建筑科技523
一、科技队伍及机构524
(一)建筑科研单位524
(二)科技管理525
(三)土木建筑学会526
二、技术引进及应用527
(一)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技术527
(二)建筑安装施工534
(三)建筑材料及制品538
三、科技成果539
第二节 职工教育545
一、职工教育的发展545
二、职工培训546
(一)文化和基础知识教育546
(二)技术培训和提高教育547
(三)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549
三、学校教育550
(一)青海省建筑工程学校550
(二)青海省建工建材学校551
(三)青海大学建筑工程系552
编后记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