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铸造成形手册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铸造成形手册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4923007.jpg)
- 柳百成,黄天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5323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938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949页
- 主题词:铸造-成型-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铸造成形手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概论1
1 铸造行业及铸造技术的作用与地位3
2 辉煌的历史3
3 巨大的成就5
4 铸造技术发展趋势7
4.1 铸件的轻量化8
4.2 铸件的精确化——新一代的精确铸造技术9
4.3 数字化铸造——铸造过程的模拟仿真11
4.4 网络化铸造11
4.5 洁净化铸造——绿色铸造13
5 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4
第2篇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15
第1章 铸铁及其熔炼17
1 铸铁的基础知识17
1.1 铁-碳相图17
1.2 铸铁的种类及组织与性能特点20
1.3 铸铁的凝固结晶过程20
1.4 连续冷却过程铸铁的固态相变30
1.5 影响铸铁铸态组织的主要因素31
2 灰铸铁37
2.1 灰铸铁的牌号及金相组织37
2.2 灰铸铁的性能43
2.3 灰铸铁的生产51
3 球墨铸铁57
3.1 球墨铸铁的牌号及金相组织57
3.2 球墨铸铁的性能67
3.3 球墨铸铁的生产72
3.4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79
4 蠕墨铸铁82
4.1 蠕墨铸铁的牌号及金相组织82
4.2 蠕墨铸铁的性能特点84
4.3 蠕墨铸铁的生产及其控制87
4.4 蠕墨铸铁的应用89
5 可锻铸铁92
5.1 可锻铸铁的牌号及金相组织92
5.2 可锻铸铁的性能特点94
5.3 可锻铸铁的生产96
6 特殊性能铸铁104
6.1 抗磨铸铁104
6.2 耐热铸铁115
6.3 耐腐蚀铸铁121
7 铸铁的熔炼125
7.1 冲天炉的基本结构及一般操作过程126
7.2 冲天炉熔炼的基本原理127
7.3 冲天炉熔炼过程的控制134
7.4 常用冲天炉及其主要结构参数的选择148
7.5 感应电炉熔炼156
7.6 双联熔炼163
7.7 炉料及修炉材料165
第2章 铸钢及其熔炼179
1 铸造碳钢179
1.1 铸造碳钢的牌号及性能179
1.2 铸造碳钢的凝固过程和铸态组织180
1.3 铸造碳钢的铸造性能及常见缺陷181
1.4 铸造碳钢的常用热处理184
2 铸造低合金钢及中合金钢187
2.1 常用合金元素对组织性能的影响187
2.2 铸造低合金钢的牌号及性能189
2.3 低合金钢的铸造性能特点194
2.4 低合金钢铸件的热处理194
3 铸造不锈钢195
3.1 钢的耐腐蚀原理195
3.2 不锈钢的牌号及性能(化学成分)195
3.3 不锈钢的铸造性能196
3.4 常用不锈钢196
4 铸造耐热钢200
4.1 钢在高温下的失效机制200
4.2 耐热钢牌号及性能202
4.3 常用耐热钢204
4.4 常用热强钢205
5 高锰钢209
5.1 高锰钢的牌号及性能特点209
5.2 高锰钢的生产213
5.3 高锰钢的热处理214
5.4 高锰钢的发展215
6 低温用铸钢216
6.1 材料在低温下的失效216
6.2 常用低温钢及其力学性能226
7 铸钢的熔炼238
7.1 电弧炉炼钢238
7.2 感应电炉炼钢249
7.3 铸造用钢的炉外精炼252
第3章 铸造非铁合金及其熔炼258
1 铸造铝合金及其熔炼258
1.1 铸造铝合金的分类及牌号258
1.2 铸造铝硅合金261
1.3 铸造铝铜合金270
1.4 铸造铝镁合金274
1.5 铸造铝锌合金276
1.6 铸铝件的热处理277
1.7 铸造铝合金的熔炼281
2 铸造铜合金及其熔炼287
2.1 铸造铜合金的分类及牌号287
2.2 铸造锡青铜288
2.3 铸造铝青铜292
2.4 铸造其他青铜294
2.5 铸造黄铜296
2.6 铸造白铜300
2.7 铸造铜合金的熔炼302
3 铸造镁合金及其熔炼307
3.1 铸造镁合金的牌号及性能307
3.2 镁铝锌合金309
3.3 镁锌锆合金313
3.4 其他镁合金315
3.5 镁合金的熔炼特点317
3.6 镁合金的热处理及表面化学处理323
4 铸造锌合金及其熔炼327
4.1 铸造锌合金的牌号及性能328
4.2 工业用锌合金331
4.3 锌合金的熔炼333
4.4 锌合金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335
5 铸造轴承合金336
5.1 轴承合金的牌号及分类336
5.2 锡基和铅基轴承合金337
5.3 铝基轴承合金343
5.4 铜基轴承合金346
6 铸造钛合金及其熔炼350
6.1 铸造钛合金牌号及其性能350
6.2 铸造钛合金的熔炼360
6.3 铸造钛合金的热处理363
6.4 铸造钛合金的工艺性能371
6.5 铸造钛合金的工程应用374
7 铸造高温合金及其熔炼379
7.1 铸造高温合金的分类与牌号379
7.2 合金元素在铸造高温合金中的作用381
7.3 铸造高温合金的显微组织383
7.4 铸造高温合金的性能385
7.5 铸造高温合金的热处理396
7.6 铸造高温合金真空感应熔炼398
7.7 铸造高温合金的发展前景403
参考文献404
第3篇 铸造成形工艺技术基础407
第1章 液态金属和合金的结构409
1 金属的熔化和气化过程409
2 气、液、固三态物性比较409
2.1 金属熔化时体积的变化409
2.2 熔化热、熔化熵和蒸发热、蒸发熵410
2.3 熔化前后金属原子间距和配位数410
3 液态金属的结构410
4 液态合金结构411
5 金属和合金液态结构的测定411
第2章 液态金属和合金的基本物理性质413
1 液态金属和合金的密度413
1.1 基本概念413
1.2 影响密度的几个因素413
1.3 液态金属和合金密度的测量414
2 液态金属和合金的黏度415
2.1 黏度的定义415
2.2 影响黏度的因素415
3 液态金属和合金的扩散417
3.1 液态金属和合金的扩散系数417
3.2 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417
3.3 扩散系数的测量方法418
4 液态金属和合金的表面张力418
4.1 表面张力的定义418
4.2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419
4.3 表面张力的测量方法420
第3章 铸造成形过程中的液态金属流动428
1 液态金属充型过程的流动428
1.1 液态金属的水力学特性428
1.2 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428
2 液态金属与铸型的相互作用433
2.1 热作用433
2.2 物理、化学作用434
2.3 机械作用434
3 凝固过程中的液态金属流动434
3.1 凝固过程中的流体流动分类434
3.2 凝固过程液相区流体流动434
3.3 枝晶凝固过程两相区中的液体流动435
第4章 液态金属的凝固437
1 凝固过程的基本原理437
1.1 相图与凝固437
1.2 晶体的形核439
1.3 晶体的长大方式与生长速率440
2 凝固过程的传热与传质441
2.1 凝固过程的传热441
2.2 凝固过程中的传质444
3 单相合金的凝固445
3.1 固-液界面前方的局部温度分布445
3.2 单相合金凝固过程中的成分过冷446
3.3 界面前方过冷状态对单相合金凝固过程的影响446
3.4 界面稳定性理论450
4 共晶合金的凝固450
4.1 概述450
4.2 规则共晶凝固451
4.3 非规则共晶凝固453
5 包晶合金的凝固454
5.1 包晶合金的凝固特点454
5.2 包晶相形核455
5.3 包晶相的生长455
5.4 亚、过包晶成分合金凝固455
6 偏晶合金的凝固456
6.1 偏晶合金特点456
6.2 偏晶合金的形核特点456
6.3 生长457
6.4 Ostwald熟化457
6.5 第二相沉积458
6.6 碰撞、聚集和凝结458
第5章 铸件凝固组织的形成及控制460
1 铸件凝固组织的形成460
1.1 凝固区域及凝固方式460
1.2 铸件宏观凝固组织及形成过程461
2 铸件典型宏观凝固组织形态的控制463
2.1 等轴晶的晶粒细化464
2.2 单向凝固——柱状晶组织及单晶生长465
2.3 共晶合金结晶组织的控制468
第6章 铸件凝固组织中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470
1 树枝晶凝固时的溶质再分配470
1.1 胞晶凝固的溶质再分配470
1.2 有枝晶间液体流动时的溶质再分配471
2 枝晶凝固组织中的微观偏析及控制471
2.1 微观偏析471
2.2 微观偏析的控制472
3 宏观偏析473
3.1 枝晶间液体的流动对宏观偏析的影响473
3.2 正常偏析475
3.3 逆偏析475
3.4 V形和逆V形偏析475
3.5 减少宏观偏析的措施475
第7章 铸件中的气体与非金属夹杂物477
1 铸件中的气体477
1.1 概述477
1.2 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和析出478
1.3 析出性气孔482
1.4 反应性气孔485
2 铸件中的非金属夹杂物486
2.1 概述486
2.2 非金属夹杂物的生成487
2.3 夹杂物的长大、分布和形状490
2.4 排除和减少非金属夹杂物的途径491
第8章 铸件的收缩及其引起的铸造缺陷493
1 铸造合金的收缩493
1.1 收缩的基本概念493
1.2 铸钢和铸铁的收缩494
1.3 铸件的收缩495
2 铸件的缩孔和缩松496
2.1 集中缩孔496
2.2 缩松497
2.3 灰铸铁和球墨铸铁铸件的缩孔和缩松500
2.4 防止铸件产生缩孔和缩松的途径502
3 铸件的热裂503
3.1 概述503
3.2 热裂形成的温度范围和形成机理504
3.3 影响热裂形成的因素和防止铸件产生热裂的途径507
4 铸造应力、变形及冷裂纹510
4.1 概述510
4.2 铸件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应力510
4.3 影响铸造残余应力的因素及减少和消除铸造应力的途径512
4.4 铸件的变形和冷裂513
第9章 铸造成形过程中的流变行为516
1 绪论516
1.1 流变学的一些基本概念516
1.2 铸造成形过程中的一些流变学问题516
2 材料的简单流变性能517
2.1 胡克弹性体流变性能517
2.2 牛顿黏性体流变性能518
2.3 圣维南塑性体流变性能519
3 材料的复杂流变性能520
3.1 开尔芬体流变性能520
3.2 麦克斯韦体流变性能521
3.3 宾汉体流变性能522
3.4 普朗特体流变性能523
3.5 流动中黏度不保持常数的黏性体流变性能524
4 流变性能的测量525
4.1 转筒式黏度计的流变性能测量525
4.2 毛细管黏度计的流变性能测量527
4.3 其他类型的流变性能测量529
5 铸造涂料流变性能530
5.1 涂料涂覆操作对涂料流变性能的要求530
5.2 涂料分散体系特点及组成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531
5.3 熔模铸造涂料的流变性能534
5.4 砂型铸造涂料流变性能536
5.5 一种新的涂料悬浮性测试法——沉降率测试法537
6 型(芯)砂的流变性能539
6.1 型(芯)砂的黏结性特点及其在紧实过程中的流动现象539
6.2 不同情况下的型(芯)砂流变性能研究539
6.3 型芯砂流变性能的机械模型546
7 铸造合金的流变性能547
7.1 易熔伍德合金(Wood's Metal)的流变性能547
7.2 含有卵状晶半固态合金的流变性能548
7.3 含树枝晶半固态合金的流变性能552
8 铸件缺陷的流变学研究555
8.1 流变学研究成果在铸件热裂研究中的应用555
8.2 缩松形成的流变学特点557
8.3 沉浮流动型铸造缺陷的流变学特点559
9 其他铸造中的流变学问题562
9.1 熔模模料的流变性能562
9.2 熔融酚醛树脂的流变性能563
9.3 泡沫聚苯乙烯的流变性能564
9.4 不致密铸件的流变性能565
参考文献567
第4篇 砂型铸造569
第1章 黏土型砂571
1 概述571
2 黏土砂用原材料572
2.1 原砂572
2.2 黏土582
2.3 煤粉及其复合添加剂588
2.4 淀粉类附加物589
3 与型砂质量有关的铸件缺陷及其预防591
3.1 气孔591
3.2 粘砂593
3.3 砂眼596
3.4 夹砂597
3.5 胀砂599
4. 湿型黏土砂的性能及其控制600
4.1 黏土砂各种材料的选用600
4.2 湿型砂的配比和性能控制601
4.3 黏土湿型砂的混制606
4.4 旧砂循环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606
4.5 干型(芯)砂和表面烘干型砂607
第2章 芯砂611
1 概述611
1.1 砂芯的分类611
1.2 制芯方法分类及其选择612
1.3 黏结剂的分类及其选择612
2 加热硬化芯砂613
2.1 植物油砂613
2.2 合脂砂616
2.3 改性渣油砂617
2.4 其他油砂618
2.5 热芯盒砂619
2.6 温芯盒砂623
2.7 覆膜砂623
2.8 其他加热硬化芯砂626
3 冷法硬化芯砂627
3.1 气硬冷芯盒法627
3.2 CO2-聚丙烯酸钠砂630
3.3 甲酸甲酯-碱性酚醛树脂砂631
3.4 其他冷法硬化芯砂631
第3章 造型、制芯及砂处理设备633
1 造型设备633
1.1 概述633
1.2 震实造型机633
1.3 震压造型机636
1.4 中低压压实造型机639
1.5 高压造型机641
1.6 射压造型机643
1.7 气力冲击造型机650
1.8 静压造型机653
2 制芯设备658
2.1 概述658
2.2 热芯盒射芯机659
2.3 壳芯机665
2.4 冷芯盒射芯机668
2.5 制芯中心671
2.6 芯砂混砂机674
3 黏土砂处理设备676
3.1 概述676
3.2 黏土砂混砂机676
3.3 混砂机加料定量装置681
3.4 旧砂冷却装置681
4 砂处理系统的计算机控制686
4.1 水分自动控制系统687
4.2 型砂性能的在线检测687
4.3 物料加入量的计算机控制689
4.4 型砂质量分析与控制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689
5 铸造车间除尘设备690
5.1 概述690
5.2 铸造车间除尘设备种类和特点、选用原则690
5.3 铸造车间常用除尘设备690
第4章 水玻璃砂型693
1 概述693
1.1 水玻璃砂的发展历程693
1.2 水玻璃砂特点693
1.3 水玻璃砂硬化方式及其分类693
2 CO2吹气硬化水玻璃砂693
2.1 工艺原理693
2.2 对原材料的要求694
2.3 混合料配比及其混制工艺695
2.4 型砂性能特点697
2.5 CO2吹气硬化工艺及其装置699
2.6 常见缺陷及其防止措施700
2.7 CO2水玻璃砂的新发展(VRH法、复合硬化法)702
3 有机酯水玻璃自硬砂703
3.1 工艺原理703
3.2 对原材料的要求703
3.3 混合料配比及其混制工艺704
3.4 型砂性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704
3.5 酯硬化工艺主要装置705
3.6 型砂常见缺陷及其防止措施707
4 微波硬化水玻璃砂708
4.1 微波硬化的工艺原理及型砂性能708
4.2 微波硬化水玻璃砂典型设备708
4.3 微波硬化水玻璃砂展望708
5 水玻璃旧砂的再生回用708
5.1 水玻璃旧砂的性能特征708
5.2 水玻璃旧砂再生方法分类709
5.3 干法再生工艺及其装备709
5.4 湿法再生工艺及其装备711
6 石灰石CO2吹气硬化水玻璃砂713
6.1 石灰石原砂713
6.2 混砂及硬化工艺713
6.3 石灰石水玻璃砂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714
第5章 树脂自硬砂砂型716
1 概述716
1.1 自硬树脂砂的特点716
1.2 分类716
2 酸固化树脂自硬砂716
2.1 原材料选用716
2.2 混合料配比及混制720
2.3 树脂自硬砂的硬化特性721
2.4 工艺性能723
2.5 造型(芯)和浇注工艺723
2.6 对模样和芯盒材料的要求724
2.7 旧砂再生及再生砂质量控制724
2.8 酸自硬树脂砂的常见缺陷及预防措施729
2.9 环境卫生729
2.10 生产应用实例729
3 酚醛脲烷树脂自硬砂731
3.1 酚醛脲烷自硬树脂砂731
3.2 醇酸油脲烷树脂(alkyd-oil-arethane)砂733
3.3 多元醇脲烷树脂(Polyol-arethane systems)砂734
4 酯固化碱性酚醛树脂自硬砂734
4.1 特点及应用范围734
4.2 原材料选择734
4.3 配比、混砂工艺及硬化特性734
4.4 工艺性能735
4.5 旧砂再生735
5 各种自硬树脂的性能及应用范围对比735
第6章 砂型(砂芯)涂料737
1 涂料的作用737
2 涂料的性能及检测方法737
2.1 涂料的物理化学性能737
2.2 涂料的工艺性能738
2.3 涂料的工作性能740
3 涂料的基本组成及主要原材料741
3.1 耐火填料741
3.2 载体743
3.3 悬浮剂744
3.4 黏结剂745
3.5 助剂746
4 涂料的分类及配比746
4.1 涂料的分类746
4.2 常用涂料的配比746
5 涂料的制备方法及设备750
5.1 膏状涂料的制备750
5.2 浆状涂料的制备750
5.3 原材料的预处理751
6 涂料涂敷方法及设备751
6.1 刷涂法751
6.2 浸涂法751
6.3 流涂法752
6.4 喷涂法752
6.5 涂层转移法753
7 涂料的质量控制753
7.1 涂料生产质量控制753
7.2 涂料使用中的质量控制753
8 涂料常见问题及对策753
第7章 砂型铸造工艺、工装设计757
1 概述755
1.1 概念755
1.2 设计依据755
1.3 设计内容和程序755
1.4 审查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756
2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762
2.1 造型、制芯方法的选择763
2.2 浇注位置的确定767
2.3 分型面的选择768
2.4 砂箱(型)中铸件数量及排列的确定770
3 工艺设计参数772
3.1 铸件尺寸公差772
3.2 铸件重量公差773
3.3 机械加工余量773
3.4 铸造收缩率(模样放大率、缩尺)775
3.5 起模斜度777
3.6 最小铸出孔及槽778
3.7 工艺补正量779
3.8 工艺肋780
3.9 反变形量781
3.10 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783
3.11 分型负数783
3.12 砂芯负数(砂芯减量)783
4 砂芯设计783
4.1 砂芯的分类783
4.2 砂芯设置的基本原则784
4.3 芯头设计785
4.4 芯撑和芯骨791
4.5 砂芯的排气、拼合及预装配794
5 浇注系统设计795
5.1 基本类型795
5.2 基本组元799
5.3 浇注系统结构尺寸的计算808
5.4 铸铁件的浇注系统813
5.5 铸钢件的浇注系统820
5.6 非铁合金铸件的浇注系统822
5.7 特殊形式浇注系统824
6 冒口、冷铁设计836
6.1 概述836
6.2 通用冒口补缩原理836
6.3 铸钢件冒口的设计与计算840
6.4 铸铁件冒口的设计849
6.5 非铁合金铸件的冒口866
6.6 特种冒口及出气孔871
6.7 冷铁875
7 模样、模板设计882
7.1 模样设计882
7.2 模板设计886
8 芯盒890
8.1 类型和材质890
8.2 芯盒结构设计890
8.3 热芯盒和壳芯盒896
9 砂箱及其他905
9.1 设计和选用砂箱的基本原则905
9.2 类型905
9.3 砂箱结构908
9.4 其他工艺装备914
10 设计实例及工艺符号、工艺卡片915
10.1 铸造工艺符号及表示方法915
10.2 铸造工艺图915
10.3 铸件图(毛坯图)920
10.4 工艺卡921
10.5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924
参考文献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