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罗马法史 2009年校订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罗马法史 2009年校订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4904650.jpg)
- (意)格罗索;黄凤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3525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罗马法-法学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罗马法史 2009年校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1.法的历史1
2.罗马法研究的地位2
3.基本脉络2
4.时间限度和时期划分3
5.研究的史料和方法5
6.参考书目简介6
第一章 起源问题8
7.城邦的起源问题8
8.有关较小和较大群体的问题8
9.罗马家庭及其原始特点9
10.氏族和有关氏族的理论10
11.氏族与家庭的历史联系,“不分遗产共同体”和“共同法家庭”11
12.氏族的历史地位12
13.氏族的结构13
14.比城邦大的早期群体,同较小群体的历史联系以及城邦的形成14
15.拉丁人的最初地位15
16.帕拉蒂诺的方城和七山节17
17.城邦的出现,同较小群体的共处,由此产生的限制和反应18
第二章 拉丁人和埃特鲁斯人的君王制18
18.有关君王制的传统说法和王政的两个阶段21
19.拉丁君王制:王的地位和氏族组织22
20.“王”的特点、权力和继承23
21.王政时期的元老院25
22.库里亚和库里亚民众会议26
23.库里亚民众会议的职能28
24.祭司和占卜官,其他僧侣30
25.各种历史要素的变迁和确定32
26.埃特鲁斯君王制33
第三章 从君王制向共和国的过渡33
27.传统史料的描述36
28.过渡的渐进性37
29.埃特鲁斯统治的没落和罗马城邦的确立38
30.关于宪制转变发展阶段的研究40
31.综合观察43
32.地域部落的制度44
33.百人团制度45
34.关于元老院48
第四章 平民以及平民与贵族的斗争48
35.平民及其起源问题49
36.库里亚制度和百人团制度中的平民51
37.最初的两元状态,统一的进程和斗争的初始阶段52
38.护民官的出现及其基础53
39.护民官的数目、任命和权力,平民营造司,十人法官团55
40.斗争的经济方面56
第五章十人立法委员会和《十二表法》56
41.《十二表法》及其传统记载58
42.针对《十二表法》传说及其意义的抨击,古罗马历书的可信性问题60
43.《十二表法》的基本内容61
44.十人委员会与宪制改革64
第六章 平民与贵族的平等化进程64
45.瓦勒里和奥拉兹执政官的“复辟”65
46.《卡努勒亚法》66
47.行使执政官权力的军团长66
48.监察官的起源67
49.李其尼和赛斯蒂法68
50.裁判官和贵族营造司的起源,平民担任这类官职69
51.平民会决议获得与法律相同的效力70
第七章“法”及其渊源70
52.城邦和“法”72
53.“法”的特点,“神法”和“法”,家庭相对于“法”的地位73
54.“法”在城邦中被吸纳的进程74
55.对法的解释,祭司的垄断及其衰落,向世俗法学的转变76
56.作为法的渊源的法学理论及其意义77
57.“法律”的地位及其同“法”的关系79
58.公法以及“公”与“私”之间的对立82
59.早期的家庭和“要式买卖权”83
60.所有权的产生84
61.有关原始的土地所有权问题84
62.公有田85
63.役权和其他物权的出现86
64.最初的债87
65.法律行为的形式主义88
66.罗马遗产继承的起源问题89
第八章 民事诉讼,早期的刑法和刑事诉讼89
67.“法律诉讼”的程序92
68.最古老的诉讼方式93
69.最初的宗教特色,罗马民事诉讼基本特点的出现94
70.诉讼程序的世俗化以及后期的法律诉讼形式95
71.最初的刑法96
72.最初的宗教色彩:献祭刑96
73.报复刑97
74.私犯及其最初的制裁98
75.王权的体现100
76.“敌对行为”100
77.《严酷条款法》,申诉和早期的争斗比赛101
78.向民众申诉制度的发展以及民众诉讼102
79.在最初由宗教报复义务主宰的领域中出现的历史发展105
80.小结107
第九章 共和国宪制:官制107
81.划分108
82.贵族官职和平民官职,正常官职和非常官职108
83.高级官职和下级官职109
84.治权和拥有治权的执法官109
85.支配权,“平等或较高支配权”111
86.共和国官制的基本特点112
87.否决权,禁止权,中止一般执法活动114
88.城内治权和军事治权115
89.对治权的基本限制——向民众申诉116
90.司法权和治权117
91.强制权和治权118
92.官职的外部标记,官职的无偿性119
93.执法官的选拔:历史发展120
94.各种官职121
95.任职制度的逐步确定125
96.官职的世俗化和僧侣职位126
第十章 共和国宪制:元老院126
97.从贵族元老院到贵族-平民元老院128
98.元老院议员的任命129
99.与现任官职的关系129
100.元老院的职权130
101.元老院开会的程序133
第十一章 共和国宪制:民众会议133
102.库里亚民众会议134
103.百人团民众会议134
104.同军事制度的关系137
105.百人团民众会议的改革138
106.部落民众会议140
107.百人团民众会议和部落民众会议的功能:选举职能142
108.立法职能143
109.平民会决议与法律的等同144
110.官定法律145
111.民众会议的司法职能145
112.民众会议诉讼和申诉制度146
113.民众会议召集、举行和决议的程序147
114.法律的组成部分及其效力149
第十二章 共和国宪制:总结149
115.各种成分的并存和平衡151
116.治权的连续性,民众选举,显贵阶层对官职的垄断151
117.作为国家的“罗马共同体”和民主化进程152
118.元老院的地位153
119.小结153
120.罗马的扩张154
第十三章 意大利和各行省的组织154
121.问题的提出155
122.罗马和拉丁人,《卡西安条约》,后来的变迁,拉丁人的地位及其不同类别155
123.联盟制度的发展,平等条约和不平等条约157
124.直接通过兼并的扩张,自治市制度158
125.自治市制度的多样性,“执法长官”和大区159
126.自治市的内部制度161
127.较小的罗马市民聚居地161
128.罗民城邦殖民区和拉丁殖民区162
129.殖民区的建立及其制度163
130.行省地域及其组织问题164
131.各种不同制度的并存166
132.行省的治理167
133.行省土地的地位168
第十四章 万民法程式诉讼和荣誉法168
134.异邦人的地位173
135.罗马人与拉丁人的关系:《卡西安条约》174
136.罗马人与异邦人的关系:与迦太基的条约175
137.异邦人的地位和“信义”的价值176
138.国际贸易的扩展以及一系列新行为和新关系的发展177
139.“诚信”在罗马人与异邦人关系中的意义178
140.在市民间关系中的适用179
141.万民法概念180
142.裁判官的司法裁量权181
143.程式诉讼的出现182
144.同异邦人的诉讼182
145.市民之间的适用情况183
146.《爱布兹法》和《尤利法》184
147.程式诉讼的基本特点186
148.裁判官在程式诉讼中的裁量权187
149.永久告示188
150.荣誉法189
151.多元化的发展进程190
第十五章 法学理论的发展152共和国法学195
153.法学理论的活动197
154.法在法学解释中的发展以及法学理论对于裁判官的作用199
第十六章 刑法和刑事诉讼程序的发展199
155.索贿犯罪和刑事法庭的产生201
156.公诉制度的确立203
157.刑事法庭的程序204
158.执法官强制权的运用206
159.极刑和流放206
160.犯罪形式207
第十七章 共和国宪制的危机207
161.危机的各个方面及其原因210
162.意大利人问题212
163.危机的其他因素213
164.提比留·格拉古214
165.卡尤·格拉古215
166.格拉古死后的情况:土地问题218
167.军队的改革和将领的地位219
168.意大利人问题219
169.苏拉221
170.苏拉的改革223
171.苏拉改革的失败,庞培,前三头同盟,凯撒与元老院的冲突,凯撒的胜利226
172.凯撒的改革229
173.庞培和凯撒带来的观念230
174.共和国的临终抽搐232
第十八章 君主制232
175.问题的提出233
176.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以前的权力233
177.公元前27年发生的宪制事件235
178.公元前23年的情形237
179.结论239
180.对奥古斯都君主制的界定239
181.继承问题241
182.王政特征的进一步明显242
183.君主制中的共和国宪制组织:官制243
184.民众会议,专门的选举大会244
185.元老院246
186.皇帝的官员247
187.各种“长官”249
188.皇帝的文秘官员250
189.保佐人251
190.君主顾问委员会252
191.意大利的行政管理252
192.行省的行政管理253
193.小结254
第十九章 法的渊源:古典法254
194.法律256
195.荣誉法256
196.法学理论和“经君主批准的解答权”257
197.元老院决议259
198.君主谕令260
199.古典法学理论的特点及其活动263
200.萨宾学派和普罗库勒学派及其创始人264
201.从奥古斯都到图拉真时期的主要法学家266
202.哈德良时代的法学家268
203.安东尼时期的法学家268
204.塞维鲁时代的法学家271
205.概览272
206.古典法学274
第二十章 民事诉讼刑法和刑事诉讼274
207.意大利的司法组织275
208.“非常审判”程序在民事领域的出现275
209.行省民事诉讼程序的改变277
210.刑事诉讼程序的发展,“非常审判”程序的发展278
211.控告制与纠问制的对立279
212.刑罚的严格性和可裁量性280
213.元老院在刑事方面的管辖权280
214.申诉制度281
215.刑罚制度281
216.刑法的发展282
第二十一章 帝国的危机和专制君主制282
217.君主制历史进程的顶峰284
218.塞维鲁时代及其意义,《卡拉卡拉告示》284
219.发生在继承原则中的危机285
220.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287
221.戴克里先的“四头统治”及其后来的变迁288
222.帝国官职和行政区域的划分289
223.早期机构的残余291
224.地方行政管理291
225.社会的凝固状态292
226.君士坦丁的宗教政策,基督教成为帝国的官方信仰294
第二十二章 法的渊源294
227.关于法的渊源的新理论,法律和习惯296
228.君主谕令的形式297
229.法律和法学的划分299
230.古典法学的没落299
231.关于法学理论应用的规定和所谓援引法300
232.盖尤斯的运气,保罗的《论判决》,《乌尔比安论著要目》以及其他的概要作品301
233.《格雷哥里安法典》、《赫尔莫杰尼安法典》和《狄奥多西法典》303
234.从西部流传下来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的汇编305
235.从东部流传下来的作品306
236.蛮族的罗马法律307
237.西部和东部各学派及其理论贡献309
第二十三章 民事和刑事诉讼程序309
238.非常审判在民事诉讼中的普及311
239.行使司法权的机构312
240.刑法和刑事诉讼313
第二十四章 私法及其演变的历史因素313
241.《卡拉卡拉告示》及其效力315
242.法学在东部和西部经历的磨难317
243.通俗法学319
244.基督教的影响321
245.新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323
246.希腊世界和东方法的影响324
247.拜占庭的思维方式325
248.代表衰退的经验主义325
249.诉讼程序演变的影响326
250.对各种因素的综论327
251.同早期态度和观点的对应及巧合328
第二十五章 优士丁尼的编纂活动330
252.优士丁尼330
253.第一部优士丁尼法典的编纂330
254.《学说汇纂》的编辑331
255.《学说汇纂》的结构333
256.《学说汇纂》的编辑方法,先存的汇编335
257.《法学阶梯》的编纂338
258.《新优士丁尼法典》339
259.新律339
260.关于手抄本和评注本340
261.意大利的优士丁尼法341
262.拜占庭的文献342
263.有关“添加”问题的研究343
264.辨别“添加”的标准,有关研究的一般成果345
罗马史编年表347
索引367
译后记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