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中医消化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洪文旭,洪泓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ISBN:7543306557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71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7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中医消化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篇1
第一章 发展简况1
第一节 奠基阶段(远古~汉代)1
引言1
第一节 口 咽10
一、解剖形态10
第六节 急性咽炎100
第七节 慢性咽炎103
第一节 噎 膈106
第九章 食管病证106
第二节 返流性食管炎107
二、生理功能(咀嚼作用、搅拌作用、吞咽作用)11
第三节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110
第四节 食管憩室113
第五节 食管癌115
一、纳 呆118
第一节 常见证候118
第十章 脾胃病证118
二、生理功能(传输作用)12
第三节 胃 腑12
一、解剖形态12
一、解剖形态12
第二节 食 管12
二、食 亦120
三、恶 心121
四、呕 吐123
五、干 哕125
六、嗳 气127
七、吞 酸129
二、生理功能(受纳作用、腐熟作用、通降作用)13
八、嘈 杂131
九、痞 满133
十、呃 逆135
十一、反 胃137
十二、胃 痛139
十三、吐 血143
十四、水 肿146
十五、眩 晕148
十六、疰 夏149
一、解剖形态15
第四节 脾 脏15
第二节 急性胃炎151
附:急性糜烂性胃炎154
第三节 慢性胃炎155
二、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脾能统血、脾主肌肉)16
附:药物性胃炎162
第四节 碱性返流性胃炎163
第五节 消化性溃疡166
附:幽门梗阻169
第六节 上消化道出血171
第七节 胃粘膜脱垂症174
第八节 胃肠道功能紊乱177
第五节 肝 胆18
一、解剖形态18
第九节 胃下垂180
第十节 胃扭转182
第十一节 胃石症184
第十二节 胃 癌187
附:胃手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溃疡、输入袢综合症、倾倒综合症、术后营养障碍)191
一、胁 痛193
第一节 常见证候193
第十一章 肝脏病证193
二、黄 疸196
三、臌 胀199
二、生理功能(肝主藏血、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肝主筋膜)20
四、积 聚201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204
一、急性肝炎206
第六节 胰 腺21
一、解剖形态21
二、重型肝炎211
三、瘀胆型肝炎215
四、慢性肝炎218
二、生理功能(分泌胰液)22
附:中毒性肝炎223
第三节 肝硬变225
一、解剖形态23
第七节 大小肠23
第四节 肝脓肿230
第五节 脂肪肝234
第六节 肝糖原储积病237
二、生理功能(化物作用、分清泌浊、传导功能)24
第七节 肝豆状核变性240
第八节 肝性血卟啉病244
第九节 肝囊肿247
第十节 肝 癌249
第十二章 胆系病证254
第一节 常见证候254
一、胆 胀254
二、胆 痒256
第二节 胆囊炎257
一、六 淫26
第一节 自然因素26
第三章 病因病机26
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262
第三节 胆石症264
第四节 胆管炎266
第五节 胆道蛔虫病269
第六节 胆道出血271
第七节 胆道术后综合症274
第一节 急性胰腺炎277
第十三章 胰腺病证277
二、疫 疠28
第二节 生活因素28
第二节 慢性胰腺炎281
第三节 胰腺癌283
第十四章 肠道病证287
第一节 常见证候287
一、腹 痛287
二、泄 泻289
一、饮 食29
二、劳 倦29
三、便 秘292
四、便 血295
五、脱 肛297
第二节 十二指肠炎299
第二节 形成阶段(隋代~元代)3
第三节 情志因素30
第三节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302
第四节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症304
第五节 肠道易激综合征306
第六节 溃疡性结肠炎309
第四节 内生因素31
一、痰 饮31
二、瘀 血31
第五节 其他因素(虫积、用药不当、术后并发症)31
第七节 细菌性痢疾312
第八节 急性肠梗阻318
第九节 急性阑尾炎321
附:慢性阑尾炎324
第十节 大肠癌325
第一节 望 诊33
第四章 诊法概要33
一、望神色33
第一节 诊断研究330
一、舌诊的现代研究330
进展篇330
第十五章 基础研究330
二、腹诊的研究进展338
二、望形态34
三、望眼部34
三、脉图与辨证的研究概况340
四、闻诊的研究概况341
五、检查诊断的研究进展(X线诊断、胃电图诊断、胃镜诊断)343
一、脾虚证的现代研究349
第二节 脏象研究349
五、望舌部35
四、望耳廓35
一、闻声息36
第二节 闻 诊36
二、脾阴虚证的现代研究360
三、肝郁证的现代研究365
二、嗅气味37
第三节 问 诊37
四、肝阳上亢证的现代研究371
五、肝气虚、肝阳虚的研究概况374
六、“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研究378
第四节 切 诊38
一、脉 诊38
第十六章 临床研究383
一、慢性唇炎的临床进展383
第一节 口咽病症383
二、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进展386
二、腹 诊39
三、牙周病的临床进展392
四、牙痛的临床进展398
五、口腔异常的临床进展(口味异常、口感异常)402
六、慢性咽炎的临床进展405
第二节 食管疾病412
一、食管炎的临床进展412
二、食管贲门癌的临床进展415
第三节 胃部病证422
一、胃脘痛的临床进展422
二、胃脘痛的外治法进展428
附:(一)有关诊断方法43
三、呃逆的临床进展430
四、急性胃肠炎的临床进展435
五、慢性胃炎的临床进展438
六、慢性胃炎的针灸治疗进展451
七、碱性返流性胃炎的临床进展454
(二)有关血液检验46
八、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进展462
九、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进展468
十、胃下垂的临床进展476
十一、胃扭转的临床进展486
十二、幽门螺旋菌感染胃病的研究进展491
十三、胃癌前病变的临床进展496
第三节 充实阶段(明代~近代)5
十四、胃癌的临床进展502
十五、幽门不全便阻的临床进展508
第一节 症状鉴别51
三、疼 痛51
二、汗 出51
一、发 热51
第五章 证候鉴别51
一、急性肝炎的临床进展512
第四节 肝脏疾病512
二、重型肝炎的临床进展519
四、胀 满52
五、呕 吐52
六、泛 酸52
三、肝性昏迷的临床进展529
八、出 血53
七、黄 疸53
十、便 秘53
九、泄 泻53
四、瘀胆型肝炎的临床进展534
五、慢性肝炎的临床进展538
二、叹息与短气54
一、头晕与头重54
第二节 类证鉴别54
六、病毒性肝炎血清检验指标异常的临床进展549
五、吐酸与泛酸55
四、恶心与干哕55
三、纳差与纳呆55
七、嘈杂与胃痛56
六、嗳气与呃逆56
七、病毒胜肝炎的针灸治疗进展561
八、肝硬变的临床进展565
八、痞塞与胀满57
九、噎膈与反胃57
十、吐血与咯血57
九、肝脓肿的临床进展574
十二、泄泻与痢疾58
十一、痞块与积聚58
十、肝代谢病的临床进展(脂肪肝、肝糖原储积病、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血卟林)580
十一、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进展587
第五节 胆胰病证594
一、胆囊炎的临床进展594
第一节 辩证方法60
一、分清标本60
第六章 辩证治则60
二、辨明主次60
二、胆石症的临床进展602
三、同中求异61
四、审证求因61
第二节 治疗原则61
五、中西合参61
三、胆绞痛的临床进展613
四、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进展618
二、调整阴阳62
一、燮理升降62
五、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进展625
三、补虚泻实63
一、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临床进展634
第六节 肠道病证634
四、攻补兼施64
第三节 用药宜忌64
一、益气温阳切忌大热64
二、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进展640
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进展646
四、清热解毒切忌苦寒65
三、疏肝理气切忌香燥65
二、补血养阴切忌滋腻65
四、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进展658
六、通便导滞切忌峻下66
五、活血化瘀切忌攻伐66
五、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进展663
第四节 药物选择67
一、胃肠病药67
六、肠梗阻的临床进展671
七、排便异常的临床进展(慢性泄泻、便秘、便血)676
二、肝胆病药68
八、大肠癌的临床进展681
第七节 其他病证687
一、癌性疼痛的临床进展687
三、抗癌药物69
二、其他消化病证的临床进展(口咽病证:口腔扁平苔藓、急性咽炎;692
食管病证:食管贲门失弛缓症;692
胃部病证:胃石症、溃疡病急性穿孔、胃粘膜脱垂、胃肠道息肉、呕吐、吐酸嘈杂、胃部手术后并发症;692
肝脾病证:肝囊肿、肝脏血管瘤,脾肿大、肝病继发脾功能亢进、外伤性脾破裂;692
胆系病证:胆管炎、胆道出血、胆囊道术后综合症、胆囊息肉、胆心综合症;692
胰腺病证:慢性胰腺炎、胰腺结石、胰腺囊肿、胰肿瘤;692
肠道病证: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壅积症、十二指肠憩室、结肠脾曲综合症、滴虫性肠炎、阿米巴痢疾、肠粘连、直肠脱垂)692
第四节 提高阶段(现代)7
第七章 预防调养71
第一节 预防保健71
一、生活规律71
二、精神乐观71
三、寒温适度71
第二节 饮食疗法72
一、胃病食疗72
五、加强锻炼72
四、饮食合理72
二、癌症宜忌76
一、基本法则78
第三节 气功疗法78
二、具体功法79
一、口味异常82
第一节 常见证候82
第八章 口咽病证82
证 治 篇82
二、舌体肿痛85
三、齿龈出血86
四、牙齿疼痛88
第二章 解剖生理9
第二节 慢性唇炎90
第三节 口腔溃疡93
第四节 牙周病95
第五节 牙髓病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