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冠心病中西医诊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冠心病中西医诊疗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8/34885892.jpg)
- 蔡忠生,宗先祯,张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0897915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59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6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冠心病中西医诊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3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3
第二节 中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9
第二章 冠状动脉解剖和循环23
第一节 冠状动脉解剖23
第二节 冠状循环的生理和病理26
第三章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32
第一节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概述32
第二节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33
第三节 冠心病的预防措施42
第四章 冠心病的病理生理46
第一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46
第二节 冠心病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与冠心病的病理特点52
第五章 脂质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59
第一节 血脂59
第二节 血浆脂蛋白62
第三节 载脂蛋白66
第二篇 诊疗篇70
第六章 冠心病心绞痛70
第一节 概述70
第二节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70
第三节 心绞痛疼痛的发生机理71
第四节 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71
第五节 冠心病心绞痛的分型73
第六节 心绞痛的分级73
第一节 初发劳力型心绞痛75
第七章 劳力型心绞痛75
第二节 稳定劳力型心绞痛76
第三节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90
第四节 卧位型心绞痛92
第八章 自发型心绞痛96
第一节 变异型心绞痛96
第二节 自发型心绞痛99
第九章 混合型心绞痛101
第一节 概述101
第二节 发病机制101
第三节 临床分型及诊断要点101
第四节 鉴别诊断102
第五节 治疗102
第二节 发病机制104
第三节 诊断104
第十章 梗塞后心绞痛104
第一节 概述104
第四节 鉴别诊断105
第五节 治疗105
第六节 诊治进展106
第七节 转归与预后106
第十一章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监测与护理107
第十二章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11
第一节 概述111
第二节 发病机制112
第三节 临床特点及诊断113
第四节 治疗115
第五节 预后120
第十三章 X综合征123
第一节 概述123
第二节 发病机制123
第三节 临床表现124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24
第五节 预后和治疗125
第十四章 急性心肌梗塞127
第一节 概述127
第二节 发病机制128
第三节 诊断130
第四节 鉴别诊断137
第五节 急性期病情评估138
第六节 治疗139
第七节 诊治进展149
第十五章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153
第一节 概述153
第二节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153
第三节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155
第四节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162
第五节 预防与护理166
第十六章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169
第一节 概述169
第二节 发病机制169
第三节 诊断173
第四节 鉴别诊断177
第五节 治疗177
第六节 治疗进展190
第七节 常用中药193
第八节 转归与预后194
第九节 预防与护理195
第十七章 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损伤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其诊治197
第一节 再灌注对缺血心肌化学与离子的影响197
第二节 再灌注对缺血心肌组织的影响198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198
第四节 再灌注心律失常的诊断202
第五节 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202
第十八章 急性心肌梗塞的监测与护理207
第一节 病因病理212
第二节 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212
第十九章 缺血性心肌病212
第三节 治疗和预后213
第二十章 冠心病心律失常215
第一节 概述215
第二节 病理生理216
第三节 快速型心律失常218
第四节 缓慢型心律失常222
第五节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现代研究226
第二十一章 冠心病心力衰竭231
第一节 概述231
第二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232
第三节 临床表现236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238
第五节 治疗241
第一节 冠状动脉的超声检查242
第二节 心绞痛的超声检查245
第三节 心肌梗塞的超声检查247
第四节 心脏功能检查249
第六节 研究进展256
第七节 预后与预防258
第二十二章 冠心病猝死261
第一节 概述261
第二节 发病机制262
第三节 发生特点和临床表现263
第四节 诊断和急救263
第五节 预测和预防268
第三篇 临床检查篇274
第二十三章 冠心病的物理检查274
第一节 一般检查274
第二节 血压与脉搏275
第三节 心脏检查275
第四节 中医四诊276
第二十四章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的生化诊断280
第一节 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288
第二十五章 冠心病的心电检查288
第二节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诊断310
第三节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应用315
第四节 心电图负荷试验318
第五节 心电向量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329
第六节 心室晚电位335
第二十六章 冠心病超声心动图检查342
第一节 正常心脏,大血管的X线解剖356
第二十七章 普通X线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356
第二节 冠心病的普通X线征象358
第三节 心肌梗塞合并症的X线征象359
第四节 冠状动脉钙化及其意义361
第五节 普通X线检查对冠心病的进展与展望361
第二十八章 磁共振成像和CT在冠心病诊断上的应用363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的应用363
第二节 CT的应用366
第二十九章 冠心病的核医学检查369
第一节 概述369
第二节 心肌灌注显像369
第三节 AMI阳性显像376
第四节 核素心室造影377
第五节 心肌代谢显像380
第三十章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和左心室造影382
第一节 SCA适应证382
第二节 SCA和左室造影的禁忌证384
第三节 术前准备384
第四节 SCA的操作方法与步骤384
第五节 左心室造影术389
第六节 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造影391
第七节 冠状动冠痉挛激发试验392
第八节 冠状动脉造影的投照体位393
第九节 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95
第十节 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及术后处理396
第十一节 冠状动脉造影的并发症及其处理397
第十二节 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的结果分析及报告书写400
第三十一章 冠心病的血管镜检查术417
第一节 血管镜的结构和种类417
第二节 血管镜的操作方法418
第三节 血管镜术在介入性治疗技术中的应用419
第三十二章 冠心病监护病房的设置及护理421
第三十三章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测定方法原理及应用428
第一节 冠状动脉血流及储备测定方法原理428
第二节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测定在临床的应用430
第三十四章 冠心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432
第一节 适应症和禁忌症432
第二节 监测方法433
第三节 监测指标434
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血液动力学分型436
第四篇 现代治疗技术篇440
第三十五章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440
第一节 概述440
第二节 适应症441
第三节 禁忌症442
第四节 常用药物443
第五节 临床应用445
第六节 疗效评估450
第七节 局限性及展望452
第八节 监测与护理452
〔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453
第一节 抗凝治疗456
第三十六章 冠心病抗凝治疗及活血化瘀疗法456
第二节 活血化瘀疗法461
第三十七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介入性治疗464
第一节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465
第二节 植入性血管内金属支架术487
第三节 其它几种冠状动脉再通的介入性治疗490
第三十八章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495
第一节 IABP的作用原理及生理效应495
第二节 IABP的适应症496
第三节IABP的禁忌症497
第四节IABP术前准备497
第五节IABP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497
第六节IABP的并发症及其防治498
第七节IABP依赖及撤离指征499
第一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00
第三十九章 冠心病的外科治疗500
第二节 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外科治疗504
第三节 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505
第四十章 冠心病心脏手术的麻醉511
第一节 冠状循环的病理解剖和生理511
第二节 术前对病人病情的估计512
第三节 术前药物治疗514
第四节 麻醉处理515
第四十一章 冠心病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520
第四十二章 冠心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524
第一节 麻醉前评估524
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525
第四节 麻醉选择526
第三节 麻醉前用药526
第五节 麻醉处理基本原则528
第六节 麻醉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处理529
第四十三章 冠心病临床用药532
第一节 血管扩张剂532
第二节 钙拮抗剂537
第三节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545
第四节 抗凝血药和溶栓药552
第五节 强心病559
第六节 利尿剂564
第七节 抗休克药物570
第八节 抗心律失常药574
第九节 营养心肌药583
第十节 降压药584
第十一节 调血脂药物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