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代六言诗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代六言诗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0405428.jpg)
- 唐爱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8391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古体诗-诗歌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代六言诗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六言诗体的起源和形成19
第一节 六言诗的概念19
一 六言诗应通篇都是六言19
二 四句以上为一首完整的六言诗21
三 六言诗应包括骚体六言21
第二节 六言诗的起源23
第三节 两汉:六言诗体的形成27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六言诗31
第一节 魏晋诗人对六言诗体的探索31
一 诗人的诗集中各体皆有33
二 在拟古乐府过程中探索和发展六言诗34
三 用六言诗重复其他诗体中相似的内容40
第二节 魏晋时期六言诗的发展43
一 魏晋六言诗的题材丰富43
二 句式确定44
三 技巧提高47
第三节 南北朝时的六言诗:形式凝固48
一 文学观念的转变与六言诗的内容49
二 讲究音律和对偶51
三 句数逐渐凝固52
四 句式逐渐固定53
五 讲究辞藻53
第三章 唐代六言诗55
第一节 唐代六言诗概述55
一 唐代六言诗的作者和作品55
二 唐代六言诗的题材内容57
三 唐代六言诗的律化57
四 唐代六言诗的句式62
第二节 作为歌辞的六言诗63
一 佛偈、佛颂63
二 郊庙歌辞65
三 流行音乐的歌辞66
第三节 徒诗作品76
一 山水田园隐逸诗76
二 羁旅行役诗和抒情诗79
三 文人之间的酬答、送别诗80
四 情诗83
五 哲理、咏物等其他题材诗84
第四节 唐代六言诗的艺术技巧86
一 用典妙化无痕86
二 对偶精工86
三 应用叠字、连绵字和复沓的修辞手法87
四 应用色彩字88
五 用新异的地名引起人的联想:“借景”89
六 浑融的意境89
小结90
第四章 宋代六言诗91
第一节 宋代六言诗的作者与作品91
一 文人与文人式的诗91
二 六言诗创作的几个高峰期93
三 僧人成为创作的一大主体,道士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95
四 金代六言诗96
第二节 宋代六言诗的体裁形式、题材内容、应用范围97
一 体裁形式97
二 题材内容100
第三节 宋代六言诗的艺术技巧与特色116
一 用典116
二 用熟语、化用前人语120
三 用口语122
四 用叠字、连绵字123
五 意象并置124
六 对偶125
第四节 宋代六言诗在句法上的新变128
一 散文化句法128
二 突破“二、二、二”式普通节拍129
小结131
第五节 宋人对六言诗的理论总结132
一 记录六言诗佳作,评论六言诗优劣133
二 开始总结六言诗的文体特点134
三 论六言诗要“自在”:从理论上研究怎样把六言诗写好135
四 创作实践上:通过与其他诗体的对比来探索六言诗的诗体特性,开拓六言诗的题材领域137
五 出现普及六言诗的著作和选本141
小结141
第五章 元明清六言诗143
第一节 元明清六言诗概况143
第二节 元明清六言诗的体裁与题材内容145
一 体裁145
二 句式:绝大多数为普通句式148
三 题材内容149
第三节 明清六言诗理论155
一 明清六言诗选本扩大了六言诗的影响155
二 明清的六言诗理论156
小结158
第六章 六言诗的文体特点与没有流行的原因159
第一节 六言诗的文体特点159
一 六言诗的节奏与句式159
二 六言诗中的“自在”161
三 五言、七言诗的文体特点166
四 六言诗与五言、七言诗相比较169
五 诗体特点对题材的限制172
第二节 六言诗未能盛行的原因174
一 音节死板174
二“六言难工”175
三 政治文化原因176
四 更深层的原因:文学形式的演进与人性发展的关系177
小结179
第七章 六言诗与音乐180
第一节 六言诗的起源与音乐180
一 源于音乐:由配乐歌唱的六言句,产生了全篇的六言诗180
二 汉乐府歌辞向六言诗的演变181
第二节 南北朝时音乐的民族融合185
一 我国古代的音乐系统一直都处在动态发展过程中185
二 南北朝时音乐方面的民族融合与胡乐之广受欢迎186
三 隋唐音乐系统中,胡乐比例较重190
第三节 六言诗作为歌辞得到发展191
一 南北朝时期的六言歌辞191
二 初唐的六言歌辞192
第四节 胡乐对六言诗体的影响194
一《回波乐》《三台》《倾杯乐》等胡乐性质的曲子194
二 胡乐的音乐特点与应用196
三 从胡乐的六言歌辞看胡乐对六言诗体的影响199
小结206
第八章 六言诗向词的演变207
第一节 唐代六言声诗调演变为词调207
第二节 由唐代《三台》演变来的一组词调221
一《三台》与《三台令》《调笑令》《古调笑》《宫中调笑》《转应词》222
二《三台》与《伊州三台令》233
三 宋代万俟咏的《三台·清明应制》234
四《三台》与《三台春》234
五《三台》与《开元乐词》235
六《三台》与《长干三台》236
第三节 六言诗向词转化的技术手段237
第四节 以六言诗为词的观念240
参考文献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