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简明中国近百年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简明中国近百年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4868596.jpg)
- 赵矢元,陈瑞云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11091·89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简明中国近百年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严禁鸦片的正义斗争1
战前的国内外形势1
第一讲 第一次鸦片战争1
鸦片流毒中国3
林则徐与禁烟运动6
二 英国发动可耻的鸦片战争8
鸦片战争爆发8
清政府从抵抗到求和10
三元里抗英斗争12
三 中国开始半封建半殖民地化14
炮口下签订的南京条约14
中国开始向半殖民地沦沉15
一 从金田起义到奠都天京17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7
第二讲 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17
向南京胜利进军19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20
二 革命高潮与天京悲剧22
太平军的北伐西征22
风起云涌的各地起义23
天京悲剧25
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27
英法发动侵略战争27
沙俄鲸吞我国大片领土30
西太后垂帘听政与中外反动派勾结31
四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33
太平天国后期的艰苦斗争33
太平天国的失败说明什么34
所谓“同光中兴”37
第三讲 中国近代工业的出现37
一 洋务运动37
洋务派与洋务运动39
洋务运动必然破产的命运44
二 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46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46
初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47
反映新阶级的社会改革要求48
三 早期的中国无产阶级50
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50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51
无产阶级的早期斗争52
一 边疆危机与中法战争54
中国边疆的危机54
第四讲 中日甲午战争与瓜分危局54
中法战争55
不败而败的结局57
日军不宣而战58
避战求和与被迫应战60
平壤陆战与黄海海战61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63
壮烈的台湾保卫战64
三 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67
资本输出和掠夺路矿权67
二 中日甲午战争68
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68
“门户开放”政策70
一 维新运动进入高潮72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72
第五讲 救亡图存的戊戌维新运动72
从强学会到保国会74
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76
二 百日维新77
光绪帝宣布变法77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79
新旧势力的激烈斗争81
三 封建顽固派发动政变82
西太后重新垂帘听政82
“六君子”的血没有白流83
资产阶级改革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85
第六讲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89
一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89
义和团起山东89
义和团的组织与口号91
封建统治者的“剿”和“抚”92
二 抗击八国联军的英勇战斗94
八国联军的入侵94
清政府的“宣战”与中国军民的抵抗95
八国联军与沙俄的暴行97
三 从瓜分到“保全主义”98
空前沉重的枷锁——辛丑条约98
“义和团有功于中国”100
第七讲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103
一 知识分子的觉醒103
孙中山与兴中会103
“洋人的朝廷”105
知识分子由爱国走向革命107
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12
革命与保皇的大论战116
二 思想论战和武装起义116
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118
保路风潮引出武昌起义的枪声120
三 武昌起义天下应122
武昌起义的胜利122
革命浪潮席卷全国124
帝国主义宣布“中立”125
袁世凯东山再起127
四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128
建立临时政府的斗争128
革命的南京临时政府130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32
五 辛亥革命的流产133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33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救不了中国136
第八讲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139
一 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幻灭139
“议会政治”的幻想139
“二次革命”的失败141
孙中山建立中华革命党142
二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143
“国民公仆”名义下的专制独裁者143
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45
洪宪帝制的丑剧147
讨袁的护国运动148
三 军阀割据与护法运动152
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152
短命的张勋复辟153
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155
无产阶级成长壮大157
四 中国的新曙光157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60
十月革命的影响163
第九讲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立165
一 五四爱国运动165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65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167
六三工人大罢工168
二 中国共产党建立170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70
中国共产党筹备组织出现17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73
三 确定中国革命的方向175
中国共产党制定反帝反封建纲领175
二七革命风暴176
先进中国人向往共产党178
第十讲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181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181
共产党实行革命统一战线策略181
孙中山的伟大转变182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84
二 大革命高潮的到来185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185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187
农民运动的兴起190
三 北伐革命的胜利进军192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
全国农民运动掀起高潮194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195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8
第十一讲 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201
一 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201
中外反动派的“政治南伐”201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203
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204
二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206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206
国民党蜕变209
大革命成果的丧失211
第十二讲 中国工农红军的斗争213
一 共产党以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大屠杀213
白色恐怖下的共产党人213
八一南昌起义216
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218
广州起义221
二 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223
红四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23
各地的红军和革命根据地226
打土豪 分田地228
三 红军反“围剿”斗争231
四次反“围剿”的胜利231
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233
第十三讲 全国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236
一 抗日民主运动兴起236
九一八事变236
全国人民的抗日反蒋怒潮237
遍及白山黑水的抗日武装斗争239
二 工农红军北上抗日242
方志敏和北上抗日先遣队242
主力红军开始长征244
遵义会议245
八一宣言247
在爬雪山过草地的日子里248
三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251
华北事变251
一二九运动253
逼蒋抗日254
张学良、杨虎城西安兵谏255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57
第十四讲 抗日战争爆发,抗战初期的两个战场260
一 抗日战争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260
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260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262
全面抗战和片面抗战263
华北正面战扬的抗战265
二 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的抗战265
南京失守和日寇的大屠杀267
台儿庄战役268
武汉保卫战269
三 敌后解放区战场的抗战270
平型关大捷270
八路军开辟华北敌后战场271
新四军开辟华中敌后战场273
东北抗日联军的苦战奋斗274
第十五讲 国民党消极抗日,解放区战场成为抗日主要战场276
一 国民党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278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新方针278
汪精卫集团的叛逃及傀儡政府的建立279
沦陷区人民的悲惨境遇281
国民党对内对外政策的变化282
国民党战场上的溃败283
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284
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和第三次反共高潮286
二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288
三 解放区军民抗击大部日伪军290
百团大战290
解放区军民行举的大智大勇292
“新中国的雏型”294
四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297
解放区军民举行对日反攻297
两个大会,两个中国之命运298
日本战败投降300
第十六讲 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302
一 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斗争302
战争与和平的抗争302
毛泽东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304
政治协商会议306
二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共产党进行自卫战争308
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308
人民解放军英勇自卫310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313
三 共产党领导人民向国民党反动派猛烈进攻315
刘邓大军过黄河315
土地改革316
新政协运动318
伟大的战略决策319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322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322
国民党南京政府灭亡324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325